講給幼兒聽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生動凝練的語言形式,他們之所以在漢語中久經不衰,是因為其特有的語言效果!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講給幼兒聽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絕倫超群

三國時期,劉備非常注意任用人才。他擔任平原相的時候,手下有兩員猛將,一個叫關羽,一個叫張飛。劉備對他們非常重視,與他們親如兄弟。後來劉備吃了敗仗,依附荊州劉表,他們不嫌劉備勢力小,仍然忠心耿耿地輔佐他。

曹操率軍攻打荊州時,劉備為了保存實力,只得率部南下,準備渡過長江,再作打算。他派關羽率領幾百戰船的先走,與他在江陵會合。曹操一心想擒拿劉備,在他身後窮追不捨,一直追到當陽長坂。在危急的情況下,劉備丟棄妻子,往東北方向狂奔,恰好關羽的船隊趕到,將劉備接走。從此,劉備對關羽更加信任了。

劉備在長坂退走後,與孫權的聯合,在赤壁打敗曹操,使其退走。

赤壁之戰後,劉備統率不斷征討,奪取荊州全境。關羽因為能力出眾,被任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守於長江北岸。

劉備得了荊州後,又占領了蜀地,收降了名將馬超。關羽聽說馬超的本事很大,就寫信給軍師諸葛亮,請他向自己介紹一下馬超的能力。諸葛亮了解關羽,知道他不願意看到別人取代自己的位置,便給他回了封信:“馬超文武雙全,非常勇猛,是一代英雄,與漢初大將黥布、彭越等人相仿佛,與張飛的本事不相上下。但是,他絕對不能和你這個超出眾人、獨一無二的美髯公相提並論。”

◎成語釋義

比喻超過眾人,同輩中沒有人比得上。超群:超出眾人。絕倫:獨一無二。

◎故事出處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孟起兼資文武……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出處譯文

馬超文武雙全,非常勇猛……與張飛的本事不相上下。但是,他絕對不能和你這個超出眾人、獨一無二的美髯公相提並論。

唯我獨尊

在佛經中,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右肋出生。他出生以後馬上就能獨立走七步路,他向周圍看了一番,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聲宣告:“在天上與地下所有的物體中,只有我最偉大。”

◎成語釋義

這個成語原來是推崇釋迦牟尼的話,現在用來形容極端自高自大,認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

◎故事出處

《長阿含經·大本經》:“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出處譯文

(釋迦牟尼)向四面八方觀察了一遍,舉起手說:“在天上與地下所有的物體中,只有我最偉大。”

盛氣凌人

戰國時期,秦國派出攻打趙國,這時趙太后執掌趙國的軍政大權。趙太后見勢不妙,就向齊國請求救援,但齊國提出,要想讓他們出兵,除非讓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去當人質。趙太后心疼長安君,不願意答應齊國的要求。大臣們覺得,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趙國就有覆亡的危險,於是紛紛勸諫。趙太后執意不肯。

老臣觸龍知道這種情況,也來見趙太后。趙太后何等聰明,知道觸龍肯定是來勸自己的,因此心中非常厭惡,露出惱怒的神色,驕傲蠻橫,氣勢逼人。沒想到,觸龍並沒有提長安君的事,只是和她說起了家常話。太后找不到發泄點,又想到觸龍畢竟是個老臣,語氣便慢慢和緩起來。

觸龍見到氣氛不那么緊張了,便向太后提出要求,要把自己的小兒子安排在王宮衛隊。而且表示,因為自己對小兒子非常疼愛,所以請太后照顧一下。趙太后一聽,以為觸龍此來只是為了拉關係,就對他不再設防了。太后還笑嘻嘻地問,你是不是也喜歡最小的兒子,並說自己向來都是如此。

觸龍卻嚴肅地說道,太后一定是喜歡女兒比喜歡小兒子更多一點兒,並仔細給她分析:“你喜歡你的女兒,所以把她嫁到燕國做皇后,還整日向上天虔誠祈禱,希望她生個兒子成為燕國的太子。這樣看來,你是在為女兒的長遠利益考慮。可是你又是怎么對待長安君的呢?儘管你給了他大量的錢財,卻不給他為國立功的機會,以後他在眾人心中必定一點兒威望、一點兒地位也沒有!這樣看來,你處處考慮燕後的前途,卻處處不考慮長安君的前途,所以說你更喜歡女兒一些。”

趙太后聽了這番理直詞正的話,覺得應該讓長安君吃點苦,接受一些鍛鍊了。於是,她接客群人的意見,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齊國果不食言,真的發來了大隊人馬相助趙國。眾百姓都知道齊軍來援是長安君做人質換來的,心中對長安君非常感激。

◎成語釋義

驕橫傲慢,氣勢逼人。盛氣:囂張的氣焰。凌:欺侮、侵犯。

◎故事出處

《戰國策·趙策四》:“左師觸龍願見,太后盛氣而胥之……”

◎出處譯文

左師觸龍自願晉見趙太后。趙太后心中非常厭惡,露出惱怒的神色,驕傲蠻橫,氣勢逼人……

言過其實

馬良、馬謖兄弟,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著名將領。馬謖很有口才,特別喜歡談論軍事,分析戰局,而且總是能談到點子上。丞相諸葛亮覺得他才能出眾,很器重他。

可是,蜀漢昭烈帝劉備覺得馬謖這個人太愛吹噓,做起事來不能腳踏實地。於是劉備在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說起話來很浮誇,一點兒也不踏實,甚至超過了他的實際能力。對於這種人,絕不可以重用,否則會造成不可預計的損失。丞相一定要小心留意!”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帶領討伐魏國,派馬謖鎮守街亭,防備魏軍。結果,馬謖一味逞強,竟然不聽從指揮,在山上紮營,導致街亭失守,北伐失敗。

到了這時,諸葛亮才想到劉備是何等英明,自己信任馬謖又是何等愚蠢。自己由於沒有聽從先帝的遺言,終於造成北伐的失敗,實在太不應該了。

◎成語釋義

比喻言語浮誇,所吹噓的超過了本人的實際能力。也指說話誇張失實,使人無法相信。言:言語。實:實際情況。

◎故事出處

《三國志·蜀書·馬良傳》:“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出處譯文

先主(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說起話來很浮誇,一點兒也不踏實,甚至超過了他的實際能力。對於這種人,絕不可以重用。丞相一定要小心留意!”

眾叛親離

春秋時,衛國君主衛桓公有個弟弟,名叫州吁。公子州吁有滿身的武藝,就想篡奪兄長的位置。

周平王死了,衛桓公到洛陽參加喪禮。州吁為兄長餞行,敬酒給桓公。桓公依照禮節,向弟弟回敬一杯酒。州吁趁哥哥沒注意,突然拔出事先準備好的匕首,將桓公殺死,篡奪了國君之位。

州吁即位之後,覺得國人對自己不服。為了不讓大家有反對自己的機會,他發動戰爭,聯合陳、宋、蔡三國去攻打鄭國,想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可是,鄭國的防守非常嚴密,所以州吁打了敗仗。

魯國國君隱公問大臣們:“州吁這樣做,能長久嗎?”

一位大臣說:“州吁只知發動戰爭,四處樹敵,老百姓不會對他效忠。他為人心狠手辣,誰都不敢親近他。正因為如此,老百姓反對他,親信的人背離他,這樣的政權如何長久得了?其實,兵跟火是一樣的,一味地用兵,卻不懂得收斂和節制,就與玩火自焚差不多。我覺得,州吁很快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果然,不到一年,衛人就藉助陳國之力,將州吁殺死,報了殺害先君之仇。

◎成語釋義

眾人反對,親信背離。眾:大眾。叛:背叛。親:親信。

◎故事出處

《左傳·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出處譯文

州吁倚仗手中握有兵權而安於做殘忍的事情,握有兵權作威作福,不會有人跟隨他,安於做殘忍的事情,親信的人會背離他。老百姓反對,親信的人背離,這樣的政權如何長久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