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支撐的古村落

登高俯瞰覃家壩,典型的川東北民居隨山取勢,錯落有致地點綴在竹林田地之間,頗為優雅祥和。據萬源文管所考察,目前曾家鄉明清時期古院落約26處,大部保存較為完好,各村均有分布,其中以古柏大院、巨家大院、潘家大院、覃家壩老房子大院、嚴家院為代表。這些古院落呈四合院或三合院布局,單檐懸山式穿斗木結構,建築內壁面全用木質裝板,天井為青石板幔地,布局分為門房、正房、廂房、倒座房及相鄰廊道,均對稱分布,門、窗木雕及柱礎浮雕生動形象,堂屋穿方及垂柱多飾以淺浮雕花草人物圖案,頗具古意,藝術價值較高。文管所的張霞女士考察後認為,煙霞山區域的古民居整體保存較為完整,風格質樸典雅,構造精巧、布局合理,極具大巴山民居特色,完整地體現了傳統建築上的精髓,對研究明清時期當地人民的建築、雕刻等工藝水平及民間民居建築風格特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煙霞山的民居一般是祖先根據家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底蘊來決定固有的建築格式,以正堂屋為中心左右延伸,可長三間、長五間,正堂屋的左右連線的多少決定四合院的初建規模。四角轉廈是一個家族兄弟分枝後各自的生活中心,以轉廈為支撐點,內連石地壩、環堂屋,左邊廂房連朝門,右邊廂房可任意發展,連天井,根據地勢還可以建成“品”字形或多套形的四合院。一院一戶,幾代同堂同院,按照長幼輩分各居其室,各守其位,相互照顧其樂融融。這恰好和儒家思想講究天人合一,追求仁、義、禮、智、信、中庸與和諧,講究等級秩序是一致的。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仁,克己復禮是仁,使民如承大祭是仁,愛人也是仁,如果把仁的思想反映在建築物中就是煙霞山的四合院了。並且,煙霞山的四合院恪守和諧統一。古人認為如果誰家房子高過別人,誰家的房子像大刀一樣劈向別人,都容易產生官司口舌。古人也許是無法理解某些小城高樓林立如利劍一般充滿煞氣,生活在這樣的城市,人不免惶恐而煩躁不安。

煙霞山不僅在建築的造型上融合儒家精神,還在教育上向村民灌輸儒家的思想。覃家壩祠堂舊址至今還保留兩塊碑刻,石碑高0.7米,長3.1米,雋秀的柳體楷書,刻於鹹豐1857年,其中一塊是著名理學家朱柏廬的《治家格言》。眾所周知《朱子家訓》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它精闢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據覃社長介紹,以前覃家壩村的村民們都會聚集在祠堂,一起誦讀碑刻文字,若有村民觸犯相關條款,特別對不守婦道者,還會捆綁在祠堂外面的木柱上以示懲處和警示。與此同時,煙霞山還建有羅太太墓前的神道碑和貞潔牌坊,對當地女性從一而終,堅貞不二的品格進行表彰。雖然時光已經把煙霞山的民眾從歷史帶入新的時代,但當地人淳樸厚道,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依然,無論你從什麼地方去,一旦走進他們的院落,總會獲取甜甜的招呼聲和燦爛的笑顏。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過著自給自足,悠然自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