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智莫大焉

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種變化往往要求先退一步,才能再進兩步。

——喬治·奧尼爾

面對交通擁堵,交警用的方法是讓擁堵的車輛後退,因為只有向後退,前方才有空間,車輛才可依次順利通過。這看似簡單的方法實則體現了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以退為進,智莫大焉。

南北朝時期的布袋和尚曾做過一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農民在插秧時,邊插邊退,每插完幾株就得後退一步,但這樣的後退,是另一種更大的進步——田在農民的退步中,漸漸插滿,一行不落。

退步,原來是向前;“退步”是插秧的智慧,生活中何嘗不充滿這樣的智慧呢?真正的行者,首先要懂得以退為進,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尊重現實、迂迴前進。

一位留美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前想後,他決定收起所有學歷證明,以“最低身份”再去求職。很快,他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式輸入員,這對他來說實在是大材小用,但他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闆發現他能看出程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亮出學士學位證書,老闆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對口的崗位。過了一段時間,老闆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學位證書,於是老闆又提拔了他。再過一段時間,老闆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此時他才拿出博士學位證書,老闆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面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小步的退後是為了大踏步的前進,這何嘗不是自我實現的智慧與藝術呢?以退為進,自有海闊天空。

以退為進,方可絕處逢生。古語有云:“大丈夫能屈能伸。”越王勾踐在被吳王夫差滅國後,忍辱負重,臥薪嘗膽,過著連奴隸都不如的生活。最終,他得到機會以三千越甲吞吳,復興了越國。反觀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半生豪氣金戈鐵馬,時至今日幾人能及?然而在垓下之圍後,他放不下自己的尊嚴,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在烏江自刎。秉持信念正直地走下去雖然沒有錯,不過如果因此而無法行動的話,倒不如試著變通一下,以退為進——想必,楚霸王並不知道,拳頭只有收回來,打出去才更有力量。

鋸子一直向前,會有到頭的那一刻,適時退回才能再次發力;弓始終繃緊,會有拉斷的時候,適時將弦放鬆,才能讓箭快速離弦。退,不是放棄,而是邁向成功必經之路;退,不是認輸,而是待發前的蓄勢;退,不是滿足,而是人生路上的又一個起點。退,是智慧。

以退為進,智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