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三種境界

人生活在世間,總要承受三種不同的狀態,即經歷最初的“忍受”,然後是“接受”,最後達到“享受”的階段。但是,這三個不同的狀態考驗著人們的毅力,也見證著人們對於生活的不同感受,當然也目睹了不同的人生狀況。

首先走進“忍受”,感受這個階段的不平凡。它不僅僅是經歷生活的磨難,承受困苦的挑戰,同時也是一種責任,一種“臥薪嘗膽”的品質。比如學生學習、讀書,最初就要忍受讀書的磨礪,砥礪自我的意志,不能因為自我的喜惡而改變了讀書的方式,甚至放棄讀書。讀書對於個人來說,是提高自我素養,迎接明天拼搏的籌碼。沒有今天的苦讀,就不會換的明天的輝煌前程。因此,就必須忍受一切世間浮躁,擯棄生活的誘惑,懷揣一份虔誠,走進讀書世界。就好像當年“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只有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方能進入“忍受”境界,才能為未來的提升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聆聽一下“接受”的聲音。“接受”是表明自我由原來的無奈、無助,開始能夠接受對方,這是雙方互相體驗的結果。打個比方,剛結婚的夫妻,從面相和接觸來看,雙反存在差距,只能忍受著對方,漫漫地在雙方相互責任的促使下,也在感受著彼此帶來的快樂,主見能夠接受對方。還是說一下學習與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地為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並且不斷地體驗到期中的樂趣,也就逐步的接受書籍的魅力。接受的過程是學習的提升階段,也是由“忍受”到“接受”的分水嶺。達到這個階段,意味著學習不再是一種折磨,反而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因此,在這個樂趣的引領下,接受了這個讓自己曾經困惑的課程。

最後達到“享受”階段,這裡你將聽到優美的華章,可以盡情釋懷自己的感悟。關係已經達到如膠似漆,甚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書學習如沐春風,每天徜徉於書海,吮吸甘飴。這是讀書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無需嬌柔作姿,更不需把攬書籍以示路人,有讀有字之書到讀無字之書,縱覽世事皆文章。這就是“享受”的味道,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