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牆隔聖俗

一排“人”字形的大雁從樓上“嘩啦啦”撲扇著厚重的翅羽襲過,黃昏中夾雜著千古佳句中描繪的“鐘聲”,儘管我並沒有在遠離市廛的“夜半客船”上,但這空靈的鐘聲似乎從千古之前而來,悠悠然在我耳畔蕩漾。密密匝匝的人穿過那堵淺黃色的牆,來來往往卻不出聲。

在這個幽靜的寒山寺,四周瀰漫著裊裊的青煙,偶爾路過的和尚像是脫俗的仙人漫步於柔柔的雲端。今天香火很旺,裡頭一個負責幫小孩子開智慧的老和尚樂得眉毛都彎了。來訪的人年齡相差甚大,從走路還一搖一擺的兩歲小兒至步履蹣跚的老頭老太,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所有人都沉默著,哪怕我剛才還看到的一個聽著音樂的“爆炸頭”小伙,穿過那道淺黃色的院牆後也大氣不敢出。所有人此時都是虔誠的信徒,不論美醜貧富,他們的靈魂都赤裸裸地立在佛祖面前。

當時我覺得這是一件極好玩的事情,一堵顏色素淨,甚至在我看來奇醜的牆是怎么做到把市廛俗塵和超凡仙境隔開來的?難道這是一堵聖牆?直到之前我在報紙上看到老人摔倒卻沒有人敢扶的訊息,可憐那些老人卻又和那些路人共鳴。我發現人心為利慾驅使,心中善與惡的分界線在褪色,在長出雜草。心中純淨的處女地已染上了污穢,就如當人們穿過寺院的牆時還在嬉笑,沒有對佛與菩薩最基本的尊重,人們對於內心的善良、美德也失去了根本的尊重與順從。如果說善惡之間在人之初有一道厚實堅硬的牆,那么,當人們直窺內心柔軟的善良時,會有一種本能的順從與敬畏,就如人們對聖佛的敬畏。而牆畢竟只是牆,會有叫“名利”和叫“金錢”的小偷挖牆根,翻牆頭,使這牆搖搖欲墜。就算沒什麼人搗亂,上面長出的藤蔓也會使膚淺的米黃色被覆蓋。

如此脆弱的一堵牆,雖有隔開善惡的能力,卻仍需人們悉心維護,及時修剪橫生亂枝的樹藤,去加固這堵心中的“牆”。余光中在《不朽,是一堆頑石》中提到,“天人之間原應有一堵牆,哪怕只是一對空框”。這裡的“牆”不是用磚磚瓦瓦堆砌而成,甚至不是由空氣組成的,而是人們從心理上自發地在自己與上天之間豎起的一道牆,以示敬畏。而我認為,人們更要在心中為善惡之間立一道牆,哪怕只是用石塊和糯米砌成的,並要用心維護,千萬不能使其荒廢了。

再簡陋、再脆弱的牆,只要你有希望,它就能保證你心中有純淨的一方土。寺院的牆並非神牆,只是人們在心中把它神化了,若於心豎一牆隔善惡,何愁喪失道德底線?冬日,窩在屋子中喝咖啡的同時,也應記得把心牆上的雜藤亂花剪去,把牆加固一下。僅以一牆隔善惡,僅以一牆斷塵念,牆塌了,聖俗、美醜也就無分界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