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自我作文1000字

馬克思勞動理論中有一段著名的異化理論,即勞動者在致力於辛勞時所創造出的脫離自我的異我,他們漸漸讓自己離開自我本體,最終的結局是淪為情感麻木的軀殼。而今計算機的時代,人類沉溺其中,正有這種在虛擬中異化自我的趨勢,而人類思維方式的計算機化似正為有力證據。

正如蘋果總裁庫克所擔心的那樣,人類的後果大有可能是失去自我本質中的價值觀和同情心,以致各自為營,卻又與自己神貌離合。

社會演變至今,科技凝聚了人的無數智慧,並且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進步著,人工智慧甚至大有趨近人類之勢。這等成就令我們更加依賴外界的進步,於是我們所見證的並不僅僅是新蘋果手機發布時的人潮洶湧,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前的歡欣鼓舞。更多地,人類將對外界進步的追求代替了外界的變化。我們的思維,情感便會反向趨於計算機化,對人內在的冷暖和價值取向置若罔聞。

人類的結局是會像赫胥黎的《美麗的新世界》那樣,靈魂空虛,為外界所縛,在繁榮中走向末路;亦或是如加繆的《局外人》中那樣,與一切事物脫節,連自己也置身事外呢?如今我們都尚未可知,只是人類對內在進步的忽視卻顯露端倪,今之人有了如計算機這樣強大的外物支持,本身卻並未比千年之前的古人有更高層次的升華,反而因信息的爆炸,人類的思維方式已從關注自我轉向關注外物,從修身求道轉向離開人性本質。漸漸地,隨著人類與社會、科技的連線緊密,人類在這世上的存在方式更異化為人的對立面——那個存在於外界的自己,而不存在於內在的自己,就若社會發展和科技蓬勃是湖面,我們點水獨立於湖鏡之上,湖中之影漸漸清晰,而水面上的實體卻漸漸模糊。我們嘗試著將自己寄託於各種外物,卻未曾真正將自己寄託於自己。人類對自身價值的體現更多地是呈於外物的進步和創造,而非內在境界的提升,這豈非更像是對自我的刻意逃離么?如梭羅所言:“當窮人擁有了房子,他反而更窮了。是房子擁有了他。”亦然,當我們擁有了科技,我們反而變得更貧瘠了,是科技擁有了我們,我們失去了自己。當每個人都不再是自己,社會又何來溫暖,何來同情呢?結局只是漸漸離開自己,漸漸離開世界。

科技本身並無過錯,內在豐盈與外在豐富並不衝突,只是而今的人類在社會演變過程中對自我意識的淡化和外界進步勢頭過猛使然,毫無疑問,這種以離開自我為結局的發展已與科技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外物應是提升內在的工具,而非剝奪內在的機器。

但幸好還有如伊隆·馬斯克,比爾·蓋茨,特斯拉這些坐擁科技財富卻依舊保持自我的人在,甚至連科技前沿的蘋果總裁庫克都認識到了這點,我們也該倍感欣慰了,或許而今和未來幾年的困境會是撥雲見日前的一夕風雨罷了。人類能否堅守自我,找回自我,而不在時代浪潮中異化,分裂,這些都是對社會和我們自身的巨大考驗。

無論如何,就如鷹的價值應體現在飛翔而非天穹之景上,人類的價值也應體現在內在而非外界的進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