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如何寫好中考作文:妙用題記

在文章題目之後、正文之前加上一兩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話,這就是題記。題記的內容或簡要點題,或揭示主旨,或交代背景,或渲染氣氛。其特點是具有抒情性和哲理性。題記的使用不僅能使文章結構呈現全新形式,而且會給閱卷老師全新的視覺衝擊。那么怎樣去擬題記呢,在這裡介紹幾種擬題記的方法:

一、用比喻,形象含蓄

示例一:日子像手中的細沙,一不留意,就紛紛從指間流逝,而且義無反顧。——《翻檢日子》

示例二: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戈壁灘,而我們一生的努力,就是讓那裡開滿鮮花。——《生命是一朵常開不敗的花》

點評:

示例一,將日子比作滑滑的掌中細沙,這本身就很富有動感和美感,點出日子之本質,貼切而又飽含哲理,接著,正文中小作者又以意識流的手法翻檢日子中的零亂碎片,以自省的姿態思考成長的話題,與題記渾然一體。

示例二,將人生喻為花朵,鮮明生動地亮出觀點,統領全文,使文章增加了濃郁的詩意與深邃的哲理,說理精彩,善於用詩化語言抒懷議論,顯示了考生開闊的視野與豐富的積累。

二、用詩句,增強底蘊

示例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獨上高樓》

示例二: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那時花開》

點評:

示例一,考生借王國維對詞中境界的描述,暗示了“獨”

與“高”並存,表達了自己對生命境界的理解。當清醒的“自我認識’’與世俗的“他人期望”不能一致時,“獨上高樓”便成了考生心中理想的選擇,考生巧用詩詞作題記,不僅體現了本文的主旨,而且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示例二,考生巧妙地用泰戈爾名言佳句,與話題“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非常吻合,不僅增加論證的可信度,更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

三、對比反襯,凸顯主旨

示例一:高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冷漠越來越多,溫情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正以它清淡卻足以令人動容的方式,詮釋人文的內涵。——《感動,點一瓣心香》

示例二: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是誰在讚美皇帝的新裝》

點評:

示例一,考生採用兩組對比,客觀而冷靜地展示了殘酷的現實,表現了物質空間與心靈空間雙重狹小的處境。但考生高揚主鏇律,看到了時代的亮色,“悲”而不“怨”,“暗”中有“亮”,在這樣的危機之中,凸現了“感動”的意義,令人眼前一亮。文章用題記的形式,開篇即亮出自己的觀點,為讀者閱讀全文提供了明晰的思路。示例二,為突出主旨,考生用對比的方式層層推進,先言錢之重要,繼而寫健康之重要,最後一句用“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將考生的思想一目了然地推到了讀者的面前,便於讀者巨觀把握。

四、層遞排比,增強語勢

示例一:庸者,相信別人,懷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別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示例二:年幼時,父親是一道港灣;年輕時,父親是一尊偶像;中年時,父親是一段歲月;年暮時,父親是一部史書。——《如山父愛》

點評:

示例一,從形式看,採用了層遞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說理的語勢;從內容看,將“庸者”、“愚者”、“智者”進行對比,強調了智者的辯證與正確:庸者迷失自己,愚者迷信自己,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示例二,從句式上看,簡潔整齊;從內容上看,富有詩情畫意;從修辭上看,全句構成排比,每個分句又是一個精美的比喻,它形象地道出了父親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的重要影響與作用,反映了考生對父親的尊敬與感激之情,排比造勢,酣暢淋漓。

五、點晴一筆,照亮全文

示例一:朝陽與落日總是更能令人感動,只是因為那一刻他將正午的鋒芒熔成了圓潤的輝光。——《圓潤鋒芒》

示例二:我是這耀眼的瞬間/是划過天邊的剎那火焰/我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我在這裡啊/就在這裡啊/驚鴻一般短暫/像夏花一樣絢爛——《生如夏花》

點評:

示例一,正文通過兩幅圖畫展開聯想,列舉了大量少年才華橫溢的詩人最後成為漸臻圓滿、真正成熟起來的文人,提示了年少時的鋒芒,在成長中會使自己圓潤、豐盈的人生哲理。題記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將文章的旨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示例二,通過流行歌曲——朴樹的《生如夏花》中的歌詞,表達了在短暫的中學時光中,也要創造輝煌的主題,開篇揭旨,鳳頭展彩。

除了以上所列舉,還有諸多形式的題記,但不管采有何種形式,目的都是突出中心,提升品味,讓人耳目一新,讀有所獲。因而我們在構思題記時,一定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確定,要有深刻的思想、廣博的知識,要認真構思、反覆推敲,力求表達恰切妥當、精練有力,讓你的考場作文——靚麗奪目,光彩照人。

六、設定懸念激發興趣

以題記創設一個富含懸念的氛圍,能吊起人們的胃口,使讀者在閱讀正文之前就產生一種迫不及待往下讀的興趣。

安徽一考生在《帶著感動出發》一文中有這樣的題記:

我自認為我是一個不易被感動的人,但是今年的五月,我卻有生以來第一次被深深感動了。

此考生在這個題記中故意設定懸念:今年的五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一個不易感動的人受到了感動?為什麼說“有生以來第一次”?這樣的題記刺激了讀者的閱讀欲望,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河南一考生寫的《不拋棄,不放棄》,其題記是:

生死不離,你的夢在那裡?想著生活繼續,天空失去美麗,你卻等待明天站起。無論你在哪裡,我都要找到你。

這則題記同樣通過設定懸念吸引讀者:“你”怎么了?“我”為什麼要苦苦尋找?“我”能找到“你”嗎?要解開這些疑問就必須細讀全文。

類似的題記如:《一生的思索》中“可笑的我啊,竟要用一生來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渴望生病的女孩》中“如果我告訴你有人是那么渴望生病,而且是轟轟烈烈地生一場大病,你是否會相信呢”?《那山,那月,那人》中“一面是貧困的小山村,一面是繁華的大都市,這位剛剛畢業的師範生將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七、點題揭旨開宗明義

以題記來揭示主旨,不但在結構上提挈全文,而且讓讀者對文章承載的思想與情感有明確的領會和把握,從而對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山東一考生在《春來草自青》一文中有這樣的題記: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作者以此為題記點明了文章的主旨:生活要順其自然,不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簡短的一句話,明確點出了自己從容淡然的生活態度,使讀者迅速準確地把握了文章主題,為充分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礎。

四川一考生寫的《堅強創造生命的奇蹟》,其題記是:

大難生大愛。每一點愛可成就堅強,每一絲堅強,也可成就夢想,創造奇蹟。

這則富有哲理的題記展示了文章主旨,揭示出“愛——堅強——奇蹟”的內在聯繫,盛讚了“大難”中有“大愛”的良好社會風尚,引領人們堅強、樂觀地面對現實,迎接挑戰。

類似的題記如:《追逐》中“我不一定是在快樂的活著,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中的快樂”。《指間的世界》中“時間之河從指間輕輕流過,留下曾經煊赫的昨天,留下即將成為昨天的今天:世界從指縫間匆匆流過”。《化蝶》中“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