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事跡介紹

古代的清官故事大家又知道多少個?除了“包青天”包拯這種鐵面無私的,還有很多很多為政清廉的好官。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清官事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曾子不受封邑

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耕田,他在當時已經很有名氣。魯國的國君覺得這樣的名人穿著破舊的衣服耕田,有失魯國的體面,於是,就派人對曾子說,國君要封給你一塊采邑,用來供給你的衣食之用,請添置幾件像樣的衣服吧。可是,曾子並不接受。使者往返了多次,曾子都堅持不受。使者對曾子說:“這又不是你向人要求的,而是別人贈送給你的,你為什麼不接受呢?”曾子回答道:“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不畏乎?”最終還是沒有接受。孔子知道了這件事,說:“曾參的好品德,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子罕以不貪為寶

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正卿和司城,主持國政。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玉,為了巴結子罕,將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獻玉的人說:“我曾經將這塊美玉獻給治玉的人看,治玉的人認為是寶貝,所以才敢將它獻上。”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而你以美玉為寶。如果你將美玉給我,而我又因此蒙上了貪婪的惡名,咱們就都喪失了彼此珍愛的寶貝,與其如此,倒不如大家彼此都保留各自的寶貝。”

唐太宗勸廉 “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為勸誡臣下恪盡職守,廉潔勤政,給文武百官寫下了《百字箴言》:“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之言,富貴功名可久。”此《百字箴言》可謂用心良苦,語重心長,至今對我們仍有教益。

公儀休拒魚

春秋時期的魯國,有一位名叫公儀休的博士,因為德、才兼優而被選拔為魯國的宰相。公儀休喜歡吃魚,有人就送魚給他,他拒而不受。送魚的人說:“聽說你喜歡吃魚,為什麼不肯接受我送的魚呢?”公儀休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魚!我現在做宰相,自己可以買魚吃,如果我因為接受了你送的魚而被免去宰相之職,我自己從此就買不起魚了,你難道還會再給我送魚嗎?這樣一來,我還能再吃得到魚嗎?因此,我是決不能接受你送的魚的。”

蕭何拒置豪宅

西漢開國丞相蕭何,受封食邑一萬餘戶,利祿豐厚,權傾朝野。憑著蕭何的權勢,足以在京城內大興土木,置辦田產。可是蕭何只在終南山下買了幾間沒有院牆的茅屋。有人問他為何不在京城置辦豪宅?蕭何說,我居住茅屋,如果我的子孫賢良,可傳我的儉樸家風;如果子孫不賢,房子再好,也要被權貴侵奪去。

“布被丞相”公孫弘

漢武帝時還有個“布被丞相”公孫弘,他食不重肉,夜蓋布被。主爵都尉對皇帝說:“公孫弘位在三公,俸祿很多,然而卻蓋布被,說明他很狡詐。”公孫弘卻說,我蓋布被是學習管仲,因為這樣可以過小吏一樣的日子。漢武帝首肯公孫弘的節儉美德,自此,“公孫布被”傳為美名。

不使心靈留污點的司馬遷

司馬遷任太史令時,朝中最得勢的將軍李廣利派家人給他送來一對珍貴的玉璧。司馬遷之女妹絹見到這對晶瑩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歡,驚呼:“太美了,真是稀世之寶啊!”司馬遷亦撫摸著玉璧讚嘆道:“如此圓潤光潔,真是白璧無瑕啊!”女兒見父親讚賞玉璧,更是高興得愛不釋手。不料司馬遷卻語重心長地開導女兒說:“玉璧貴在無瑕,人也應當如此。我是一個平庸而且地位低下的史官,從不敢以壁自喻。如果我收下這對玉璧,心靈上就會留下斑污,並要受制於人。”妹娟聽了父親的話,爽快地同意父親將玉璧退了回去。

“懸魚太守”羊續

東漢時,羊續任廬江太守。一天,羊續的下屬府丞焦儉見羊續生活太清苦,便給他送了一條活鯉魚。面對這條“禮魚”,羊續左右為難:不收吧,對不住焦儉的一片好心;收吧,有違自己為官清廉的道德規範。但眼前焦儉的盛情難卻啊,無奈之下,只好暫且收下。等焦儉一走,他就讓下人把魚掛在庭檐下。沒過幾天,魚成了一條枯魚乾,在屋檐下飄來盪去,羊續也不讓人取掉。有一天,焦儉又笑嘻嘻地拎著一條更大的鯉魚來拜訪羊續,羊續笑著指了指懸掛著的那條魚,輕輕地搖了搖頭。焦儉看著這條枯魚乾,領悟到了太守的一片苦心,紅著臉返了出去,從此再也不敢給羊續送東西了。這件事傳開之後,府吏們為羊續的高風亮節所折服,以後再也不給他送禮賄行了,羊續就有了“懸魚太守”的雅號。

“四知太守”楊震

東漢華陰人楊震,在居官荊州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推薦王密做昌邑縣縣令。數年之後,他調任東萊太守路過昌邑縣,晚上下榻於館驛。夜深人靜之時,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正聲說道:“豈可暗室虧心,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一聽,羞愧難當,只得收起金子,謝罪而去。此事傳開,大家稱讚楊震為“四知太守”。

“與其濁富、寧比清貧”的姚崇

姚崇曾先後在唐朝三位皇帝手下任宰相,並協助唐玄宗實行改革,除掉弊政,為實現“開元盛世”做出過重要貢獻。但他自奉儉約,清廉寡慾,曾作《五誡篇》,提出“為政以公,毫釐不差”,“其身既正,不令而行”,“與其濁富,寧比清貧”等主張,帶頭移風易俗。他身為宰相,卻不置府第,住在離朝廷很遠的地方。他上朝處理完公事,往往因路遠,天黑前不能回家,就住在附近的罔極寺里。唐玄宗批准他全家搬入四方館(屬中書省)居住,但他以那裡有眾多文書,不適合家人去為由,始終住在舊址。開元四年,姚崇因兒子廣通賓客,受人饋贈,覺得自己身為宰相,愧對國家,加上中書省主簿趙誨“受胡人賂”,便自請辭職。開元九年,姚崇因病去世,留下遺囑,要求自己死後入殮,只穿平常衣服,一切從儉,並告誡子孫:“汝等身沒之後,亦應由子孫依吾此法。

孔奮:處膏腴不自潤

孔奮,字君魚,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人。東漢名臣,曾任河西大將軍竇融幕府議曹掾、姑臧縣長、武都郡丞、武都郡太守。所到之處廉潔自律,獎善懲惡,愛憎分明,為政清平,深得百姓敬重。

東漢建武五年(20xx年),孔奮任姑臧縣長。姑臧因與羌胡通商,是個富縣,以前到姑臧當縣長的,不到幾個月,就能積聚很多財富,而孔奮任職四年,財產毫無增加。因他身處膏腴之地卻不能以財自潤,所以為眾人所嘲笑,但孔奮堅守節操,不改初衷。離任時,河西守令裝載財物的車輛充斥道路,只有孔奮毫無資財,腳踏車上路。當地吏民羌胡為報恩,聚集追贈財物千萬以上,孔奮唯謝而已,一無所受。

諸葛亮“鞠躬盡瘁”

諸葛亮輔佐劉備轉戰南北,屢建奇功,建立了蜀國。他一生位高權重,卻自奉甚簡,不謀私利。生前,他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去世後,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內無餘帛,外無盈財”。

諸葛亮病危時,曾立下遺囑,要求死後把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樸,依山造墳,墓穴只求能容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穿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田豫“不收懷金”

田豫,三國時期官拜魏國大將軍。田豫是位難得的清官,據《三國志》記載,他清廉節儉,賞賜給他的東西,常常分送給將士們。凡是胡、狄部落偷偷送給他的財物,他都記錄在冊並送入官倉,從不拿到家裡去,所以他家非常清貧。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中記載了田豫不收懷金的故事:鮮卑族素利等部落,常來拜見田豫,並送上牛馬等禮物,田豫就把這些禮物轉送給官府。這些部落的使節認為以前送給田豫的禮物太顯眼,不如送黃金,就秘密地懷藏三十斤黃金,對田豫說:“希望避開左右的侍從,我有話要說。”田豫讓身邊的人迴避,部落來使跪下說:“我們看到您十分清貧,所以送您一些牛馬,但您卻把它們交給了官府。今天秘密地送些黃金給您,可以作為您家中的財產。”田豫暗想,如果當面拒絕,恐怕會傷了和氣,於是就故意張開寬大的衣袖,收下了黃金,並感謝他們的好意。等到部落使節回去後,田豫立即將這三十斤黃金全部交給官府的庫房。魏文帝了解這一情況後下詔表彰他說:“春秋時有個魏絳,為表示與戎族友好,光明正大地接受他們送來的禮物。現在你舉袖接受鮮卑送來的黃金而交公。你這種做法,我十分讚賞。”魏文帝還賞賜他絹五百匹。他分一半藏在公家的小倉庫里,以備獎賞給立功的將士,另一半則送給部落使節,以答謝他們送來黃金的情意。

陸績“廉石”壓艙

三國時東吳廉吏陸績,官至鬱林太守。當時,鬱林轄境廣闊,包括了現在廣西除桂林、梧州之外的大部分地區。歷任鬱林太守,離任時都寶物充斥,滿載而歸,但陸績為官清

廉,不義之財,一毫不取。他當了幾年太守,任期屆滿,辭官歸鄉之時,行李空空。艄公見貨物太輕,便說:“船裝得大輕,遇到風浪,容易翻船。你一家四口,所帶的東西還不如一介寒士。船太輕,得想辦法增加重量才行。”陸績與艄公商量,買了兩大瓮鹹菜和一擔筍乾搬上船。但船還是吃水很淺,不敢開行。情急之中,陸績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塊大石頭,足有七八百斤重,於是便請人把它搬上船。有了重石壓艙,船便開始遠航。船到家鄉,訊息傳開,那塊石頭便被當地士人收藏起來,並吟詩讚頌,稱之為“廉石”。

王恭身無長物

東晉王恭從盛產竹子的會稽任職期滿回到建康,王忱來看他,發現他用的竹蓆很好,便向他討要。他把竹蓆送給王忱,自己坐草蓆。王忱說:我以為你從會稽回來,一定會有很多的竹蓆,所以才向你討要一條。王恭說:你不了解,我把這條竹蓆送給你,便“無長物”(沒有多餘的東西)了。後來以“無長物”比喻清貧廉潔。白居易曾寫詩讚道:“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山濤陳絲藏閣

西晉山濤曾任吏部尚書,執掌全國官吏的任免升降大權。有個名叫袁毅的貪官,給山濤送來了100斤蠶絲,以求庇護提挈。山濤正顏厲色地說:“送禮納賄,污濁官場,敗壞吏治,徇情枉法,均由此而起,故歷來為正人君子所不齒,更為我平生所惡,此戒斷不可開。”袁毅留下蠶絲,抽身走了。山濤便喚來篆吏,將百斤蠶絲的來由敘說一篇,並當眾將絲高置於閣樓上,說:“自今日起,但見饋送者,均以此為率。”若干年後,袁毅出了事,被抓了起來。這時,山濤令人從閣樓上取下“積年塵埃,印封如初”的百斤蠶絲,交給了官庫。

徐勉“誓將清白留子孫”

徐勉,南北朝時梁朝東海郡郯縣(今山東郯城北)人。他一生身居高位,但從不營置家產。平時所得的俸祿,大都分給了親族中的窮困者,因此家裡沒有積蓄。他的門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勸他為後代置點產業,他回答說。“別人給子孫留下財產,我給子孫留下清白。子孫如果有才能,他們自會創家業;如果他們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財產,也會轉到別人手中去。”徐勉曾寫信告誡兒子徐崧說:“我們家世代清廉,所以平常日子過得清苦。至於置辦產業這件事,從來就沒有提及過,不僅僅是不經營而已。……古人說:‘以清白的名聲留給子孫,不也是一份很豐厚的遺產嗎!’又說:‘把整筐的黃金留給子孫,不如教他們攻讀一門經書’。仔細研究這些言論,的確不是空話。我雖然才能低下,但有自己的心愿,幸得遵奉古人這個教訓去做,就不敢半途而廢。自從我身居高位以來,將近三十年,一些門人和老朋友極力勸我趁有職有權時見機行事,有人勸我購置田園;有的人勸我開設商店客棧,或者搞點水上運輸,也會經營生利,發財致富。像這樣一些意見,我都拒絕採納。這並不是我要學漢朝的公儀休那樣不與民爭利,只是想避免後代為爭奪財產而鬧得一塌糊塗……”徐勉終生潔身不貪,言傳身教,為子孫樹立了榜樣。更有遠見的是,他不為子孫置辦產業,而是將寶貴的清白遺給後代,讓後人享用無窮。

吳隱之飲“貪泉”以明志

東晉元興初年(402~404),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當時,廣州富商雲集,富甲一方。歷任廣州刺史都乘機聚斂財富,離任時個個腰纏萬貫。吳隱之南下廣州赴任,途徑石門。石門有個泉水叫“貪泉”。據說,過往官吏一飲此水,便貪心大發。吳隱之走到泉邊,掬泉而飲,自信不能改變自己的廉潔操守,並賦詩一首:“古人云此水,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以古代賢人伯夷、叔齊自勵,以明心跡。在廣州任上,他生活儉樸,任滿乘舟北歸,行囊空空。其妻劉氏攜帶沉香一斤,吳隱之發現後,命投入水中。後世追慕其廉潔,稱石門下游沙洲為沉香浦。後人在“貪泉”建碑,以警貪官污吏。

任昉“不以一物還故鄉”

任昉,字彥升,樂安博昌(今屬山東)人。南朝蕭梁時曾任新安太守。任昉一到新安,就經常訪查四鄉。他衣著普通,手持拐杖,帶著幾名隨從,徒步在鄉間小道上。遇到百姓申訴,就在路邊迅速處理。任昉關心民眾疾苦,他有這樣的規矩:凡郡內八十歲以上的老者,每年都派遣郡、縣屬官上門訪貧問苦,了解情況,遇有困難,馬上解決。郡內產有楊梅等山珍,歷來每年都要為太守採辦一些。任昉看到採辦危險很大,就下令停止。老百姓都高興地說:這真是百餘年來沒有過的好事呀。很不幸的是,任昉因病在任上去世。臨終留下遺言:“不許以新安一物還都!”他的後事也十分簡單:雜木為棺,舊衣入殮。辦完喪事,他家裡除了還有二十石桃花米之外,就別無他物了。

蘇焯為官先治心

蘇焯是西魏時期的廉吏,權大不貪,堪稱當朝楷模。

大統十年(544),蘇焯任大行度支尚書,領著作兼司農卿,管財政,司文墨,可謂位高權重。官這樣大,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安危,並向朝廷提出了6條建議,全部被採納,並作為“六條詔書”頒發。這6條之首是為官要“先治心”,他把“清心”列為第一要務。“清心”,就是不貪財。他說到做到,自己帶頭畢生奉行。

蘇焯認為,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其關鍵在於自奉儉約。為此,他不為自己謀置宅地田產,嚴禁家人仗勢聚斂錢財,保持清廉潔白的家風。由於他家教嚴明,他的兒子蘇威做了隋朝的重臣後,仍然秉承父命,“行已清儉,以廉慎見稱”,被史家所稱頌。

蘇焯“心如清水,形如白玉”,便成了朝中楷模。當時,西魏的大權握在丞相宇文泰手上。宇文泰敬重蘇焯的人品,對他十分信任,每次外出,便預先留下一些署過自己印章的空白公文紙,讓蘇焯“隨事施行”,允許他以丞相之名行使臨時處置的權力。但樁樁件件,蘇焯都秉公辦事,絕無偏私。

蘇焯49歲去世時,人們發現,他家無餘財。秉承蘇焯的遺志,宇文泰用一輛素車,將他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啟程之日,宇文泰率滿朝文武徒步跟在車後,哭送靈車達於郊外。到靈柩下葬的當天,宇文泰又派專人,以祭祀的最高規格——“太牢”祭奠他,並親自寫了祭文,盛讚蘇焯。

“清慎太過”的陸贄

唐朝宰相陸贄一生清正廉潔,分外之財,分毫不取。唐德宗見他一貫“苛求”自己,便下發一道密旨,責備他“清慎太過,諸多饋贈,一皆拒絕,恐事情不通過”,並說“如不接受貴重禮物,細小物品如鞭靴之類,受亦無妨。”但陸贄卻回復道:收重禮是受賄,收薄禮也是受賄,“賄道一開,展轉滋甚”,“利於小者必害於大”,“涓流不息,溪壑成災”,肅清賄賂之風要從上面做起,率先垂範。陸贄母親去世,按制要守墓3年。各地藩鎮有意巴結這位“內相”,都紛紛贈送厚禮。但是陸贄說:“我母親去世,是我私人的事,諸位與我非親非故,厚饋的奠禮我是絕對不收的,請諸位拿回去吧!”結果陸贄一無所取。守墓時,陸贄生活相當貧困。為了節省開支,他一直蝸居在洛陽篙山豐樂寺里,靠著好友韋皋的按月資助,才度過難關。身為宰相高官,連母親的喪葬費用也要靠友人接濟。陸贄為官的清正廉潔,由此可見一斑。

“清風肅然”的杜暹

唐朝名臣杜暹,初補授婺州參軍,唐玄宗時任鄭縣縣尉、監察御史、安西副都護、光祿大夫、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在補授婺州參軍期滿離任時,同僚們送給他一萬張紙。當時紙很貴,人們常以存紙多少來表示富有。可杜暹只取了100張,以示領受了同僚們的情誼。公元720xx年,杜暹遷升監察御史。當時,安西副都護與西突厥可汗發生矛盾,雙方均上奏朝廷指責對方。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朝廷便命杜暹前去處理。杜暹先到西突厥調查,西突厥見朝廷派人來,設宴招待,並拿出許多金子贈送杜暹。杜暹再三推讓,隨從見此情況,委婉地勸杜暹:“來到邊陲,不可失去當地人的情誼,否則會影響邊疆的穩定。”杜暹不得已收下。等到席散人空後,杜暹命隨從把贈金埋在了自己住的帳篷下面。幾天后,杜暹離開西突厥,行至半路後,用公文通知可汗,讓他們將埋在帳篷下面的金子收回。西突厥可汗既吃驚又感動,對他的清廉非常敬佩,上奏朝廷希望杜暹到安西任職。朝廷得知後,即命杜暹為安西副都護。杜暹在任副都護的四年里,“綏撫將士,不憚勤苦,甚得民心”。公元740年,杜暹病重彌留之際,對兒子說:“我死後,不要收人弔祭的財物。”史家稱他“清風肅然”。

“一錢太守”劉寵

東漢劉寵任會稽太守,期滿升調時,從山陰縣趕來了五、六位白眉皓髮的老人,他們帶著山民們湊的一百文錢,前來為劉寵送行。劉寵感動地說:“父老們何苦這樣勞累自己?”老人們說:“我們從小在山谷中土生土長,從未見過郡府官邸。以前那些太守動不動就派官吏到民間索取錢財,不分白天黑夜,弄得雞飛狗叫,使百姓不得安寧。自從您到任以來,夜裡再也聽不到狗叫,百姓們也很少見官。我們這把歲數能遇到您這樣的聖明清官,真是萬幸!現在聽說您要棄我們而去,我們不能不來送送您。這點錢算是大傢伙的一點心意。”

劉寵見他們如此誠懇,不忍辜負了這份情意,但又不忍拿走他們來之不易的血汗錢,於是從這一百文錢中選取了一枚最大的收了下來,算是接受了他們的好意,其餘的全部奉還給了老人們。從此,“一錢太守”便被傳為佳話。

劉寵出了山陰縣界,就把這枚錢投到了江里,表明他的清廉自守。為紀念這位勤政清廉、為民造福的太守,人們遂稱此地為“錢清”、稱此江為“錢清江”。劉寵去世後,人們在紹興修了個“一錢太守劉寵廟”來紀念他,並在臨江構築一亭,取名清水亭,當地人稱選錢亭、一錢亭。

清廉儉樸、後世景仰的晏嬰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主貴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風盛行。齊國丞相晏嬰卻清廉儉約,深為後人所稱道。

晏嬰平時只穿粗布衣服,一件狐皮大衣,也只是在出使他國或參加盛典時穿,並且一直穿了三十多年。他每日吃的是粗茶淡飯。一天,他正要吃午飯,齊景公派人來見他,他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來人共進午餐。景公知道這件事後,立即命人給晏嬰送去黃金千兩,以供他接待客人的開支。不料晏嬰不肯接受,景公命人送了三次,他還是執意不肯收下。他向景公解釋說:“作為一個大臣,將國君的賞賜用於百姓身上,是以臣代君治理百姓,忠臣是不這樣做的;不用在百姓身上而收藏起來,那就變成一個裝東西的箱子,仁義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上對不起國君,下對不起百姓,只乾守財奴的事,聰明的人是不會幹的。所以,請您千萬不要再賞賜臣下了。”景公不解,問:“想當年,管仲不也接受了桓公封賞的五百個村莊嗎?你為什麼要推辭呢?”晏嬰便以“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的話相對答,並認為自己雖然愚笨,但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可能是正確的。景公見他把話說到如此地步,也只好作罷。

晏嬰平時上朝,總是乘坐一輛劣馬拉的破舊車子,有時甚至步行。景公覺得他乘坐的車馬與他的身份太不相稱了,便多次派人送去新車駿馬,卻都被他拒絕了。景公很不高興,責問他為何不收。晏嬰說:“您讓我管理全國的官吏,我深感責任重大。平時,我反對奢侈浪費,要求他們節衣縮食,以減輕百姓的負擔。我若乘坐好車好馬,百官們便會上行下效,奢侈之風就會流毒四方。假如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就再也無法禁止了。”

晏嬰的相府地處鬧市,且陰暗狹窄。齊景公提出要為他修造僻靜寬敞的新宅院,也被晏嬰婉拒。齊景公並不死心,趁他出使他國之際,為他新建了一處豪華的府第。晏嬰回國後,馬上從新相府搬回了原來的住處,同時將新相府加以改造,分配給了原來住在那兒的人。

晏嬰到了晚年,不僅不再接受任何新的賞賜,還向齊景公提出將原來賜他的封地退回去。晏嬰一生以實際行動實踐了他所大力倡導的清儉節約的作風。司馬遷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假如晏子還活著,我就是為他執鞭駕馬,也是心嚮往之啊!”

貞白無私第五倫

第五倫,字伯魚,西漢時,其祖父第五次被遷徙到京兆長陵(今陝西鹹陽東北),遂以遷徙次序為姓氏。第五倫早年曾當過京兆尹的主簿,後來舉孝廉,被光武帝劉秀先後任命為扶夷(今湖北武崗)縣令、會稽郡(今江蘇蘇州)太守、蜀都太守。章帝劉炟即位後,調入朝內任司空,成為“三公”之一。

第五倫生性正直,同情百姓。無論在哪兒做官,都以為民解憂為己任。早在他擔任京兆尹主簿時,具體負責長安城內的市場交易。他認真校正秤、斗、尺等度量衡器具,嚴格市場管理,很少發生缺斤缺兩的事。即使買賣雙方有時出現爭執,只要他一出面,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擔任會稽太守時,他發現當地素有迷信鬼神的風俗。每逢過節,民間都大量殺牛祭神,從而影響了農業生產。於是,他明令禁止,違者懲處。如此一來,流行多年的歪風很快杜絕,勞苦大眾無不由衷地感激。在蜀郡太守職位上,他鑒於郡府中的屬吏從官皆多豪富,有的錢財竟達上千萬。他們上下班都乘著華麗的車子,騎著高大肥壯的駿馬,耀武揚威,神氣十足。在他們的影響下,其他人也都競相擺闊氣,講排場,致使百姓叫苦連天。於是,他又毅然採取措施,將富戶出身的官吏全部裁汰,另選清貧正直之士替代,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反腐倡廉。從此,當地不正之風漸漸消停,吏治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他還認真考核每一個屬吏,向上舉薦了很多德才兼備者,其中不少人,後來都受到朝廷重用。

第五倫一身正氣,凡事秉公而行,從不曲意逢迎。漢章帝時,外戚當權,先是馬皇后之兄馬寥、馬防、馬光同時身居要職,手執大權,威震朝野;後是竇皇后之兄竇憲掌管禁軍,出入朝廷,紅極一時。不少仕宦之人猶如牆頭草,隨風搖來擺去,毫無個人主見。第五倫卻出污泥而不染,始終保持著一身清白。他認為:戚族過盛,應防止他們驕奢擅權,危及朝政。便屢屢上書,抨擊時弊,要求抑制外戚勢力。他還明確提出:“對外戚可封侯以富之”,但不能“職事以任之”。結果,得罪了不少有權勢的人。這些人同流合污,常常在章帝面前進讒言,致使他一度受到皇帝的冷落。但他毫不氣餒,依舊剛正不阿,不入俗流。為此,時人將他同西漢時期的諍臣貢禹相媲美。

第五倫雖然身居高位,俸祿優厚,但他從來不驕不奢,不淫不逸,生活十分節儉。在他擔任太守時,常常自己動手割草餵馬,妻子親自下廚房燒火做飯。每領到俸糧,除留下自己一家食用之需,全部贈送或以最低價格賣給百姓中較為貧困的人。升為司空後,他依然“不修威儀”。除上朝時乘著一輛瘦馬拉的舊車外,平時穿布衣,吃糙米,徒步而行。比起一般人來,第五倫還有一個獨到之處,那就是勇於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評。有一次,有人問他:你一向盡心公事,難道就沒有私情雜念了嗎?他誠懇地回答道:有。並且舉例說:以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馬,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逢三公選拔人才,我心裡總不能忘記那個人。儘管那人最終並沒有被錄用,卻說明我仍然有私心。再就是:我的侄子生病時,我一夜曾去看他10來次;我的兒子生病時,有一次沒能去看他,竟落得徹夜未眠。若是其他人的孩子生了病,我就不可能會這樣。這不說明我還有私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