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端午節作文400字三篇

篇一

端午節快要到了,我很興奮。最近我們家都開始吃粽子了,像我特別愛吃粽子的,胃口可大了,一下子能吃掉兩個呢。

今天晚上我剛一到家就聞到一陣奇香,好熟悉的香味喔。一看是粽子,這不,我的“鬥志”上來了,為什麼呢?因為粽子皮是我的敵人。我每次都弄不好它,有的時候把手都纏進去了。經過幾次實踐,我終於發現了它的薄弱環節。其實有一根線系在粽子上面,我只要把線剪斷,就可以輕鬆地打開了,打開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吃了。我咬了一大口,哇!好燙!害得我把嘴裡的全部都吐了出來。於是我打開了電風扇,粽子漸漸地“涼快”了,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這粽子在嘴巴裡面軟軟的,鹹鹹的味道真是太好吃了。

這些來之不易的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可知道喔。首先拿粽葉捲成一個甜筒的形狀,用手捏緊它,接著把米裝進去,直到裝得快滿為止,再拿兩片粽葉從上面蓋住封口,裹成一個三角形。用線系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後就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上一個通宵,早上起來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美味的粽子了。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古時候人們包粽子投到江里,是為了不讓魚兒吃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後來,人們在過端午節時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

聽了我的介紹,你會和我一樣喜歡吃粽子嗎?

篇二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節”。外面下著雨,但絲毫不影響人們過節的熱情。

大街上人來人往,擺滿了過節日的東西。有艾草、菖蒲、雄黃,當然少不了粽子。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過節。快到外婆家的時候,我發現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著“寶劍”,有幾戶人家的門上還插著幾根艾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些東西是乾什麼用的?”媽媽輕聲地說;“這是用來辟邪的,希望家裡人平平安安的。”到了外婆家,我看見鄰居媽媽在擺弄著一些五顏六色的布,就湊過去看了看,原來是在做香囊。她們把大的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小的串成手鍊戴在孩子的手腕上,希望小孩平安,快快地長大。小孩們看著這些漂亮的香囊開心極了,還到處展示。快到中午12點了,家裡有小小孩的人家拿來雄黃酒,用手指沾了一下,塗在小孩的頭上、耳朵上。聽大人們說這也是辟邪的。

接下來就是享受美食的時刻了。媽媽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我用筷子戳了一個粽子,蘸了一點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可真有趣,還有蘊含著那么多的傳統文化知識。

篇三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說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著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裡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粽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隨著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是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屍體,而把粽子扔進了江中。聽著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擇的品種也多。但是吃著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