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白《送友人》的教學筆記

編者按:《送友人》是李白送別友人的一首詩。詩中不經意的文字間,都包含詩人李白的感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教學筆記吧。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每次讀李白的這首詩,都會想起徐志摩的“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揮手作別的瞬間,看上去總是那么灑脫,但轉過身去,你會看到連背影都是傷感的。

李白是瀟灑的,狂放不羈的,同時他又有著濃濃的人情味,“謫仙人”畢竟不是仙人,在他的筆下,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仙境一般的瑰麗世界,同樣也能體會到凡人俗世的點點情愫。譬如他所寫下的大量送別詩,總是能在看似不經意的文字間,觸動讀者內心的弦。還記得那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嗎?長江之上,雖有千帆遠行,然而在我的眼裡,只看得到你所在的那一個,“我的眼裡只有你”,那種濃烈的深情卻藏在不動聲色的一個“孤”字當中,其生花妙筆可見一斑;又一個“盡”字,不僅寫出了孟浩然在江天一色中漸行漸遠、漸漸消失的情態,更讓李白自己佇立江邊、長久目送、再多看一眼的不捨之情躍然紙上。如此的款款深情,感人肺腑,但是如果你不去細細地咀嚼,詩仙樸素文字之後藏著的真意,你是永遠體會不到的。

我們要讀這首“送友人”,也需要去細細咀嚼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努力讀出文字背後的畫面、故事和情感,惟其如此,方有可能真正體悟到詩仙的高妙之處。

還是從幾個意象入手吧。首聯,青山對白水,色彩鮮明,營造出濃郁的畫面感,其景清新怡人,並沒有落入送別詩哀景哀情的窠臼。與此同時,這兩種事物還蘊含著“青山永在綠水長流”的永恆情誼,流露出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如果你再細心一點,你會發現,詩人送別友人,從“北郭”送到了“東城”,“繞”的不僅是綿延的白水,又何嘗不是詩人一路相送、遲遲不肯分離的綿綿深情呢?

第二聯,作者選用了“孤蓬”這個意象。蓬者,一種野草,根易折,風吹求,它就隨風飛鏇,既不知道該往何處去,也無法自主決定該走還是該留。自從友人告別我們而去,孤身一人踏上未知的旅程,他就失去了“根”,他就被未知的命運拋向了無邊的曠野。用“孤蓬”來比喻友人,其中含有無限的關心與擔憂之情。

正因為有了如許的深厚友誼基礎,有了如此的牽掛與擔憂,因而在不得不真正分離的時候,那種難捨難分的情緒才更加濃郁。遊子如“浮雲”般飄飄而去,瀟灑當中有一些無奈;故人的依依別情卻如“落日”一般,緩緩而下,還努力在最後的時光放出最美的光芒,似乎要在最後一刻大聲喊出心底的留戀與不捨。

然而,中國詩人畢竟是含蓄的,他終究什麼也沒有說,“揮一揮衣袖”,你朝東去我朝西回,跨上自己的馬,各自奔前程。這樣的結尾,挺美好的,就像王勃所說“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揮揮手,微笑著分別,留下最美好的記憶。但是,李白畢竟是李白,他在最後留下了神來一筆,班馬蕭蕭,打破了沉默,讓悄悄的離別有了笙簫。這聲音是馬鳴,馬猶如此,人何以堪!這聲音更是詩人內心的呼喊,伴隨著馬鳴,透過瀟灑的背影,你一定能看到詩人濕潤的眼眶。

作者: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