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範文700字 讀呼蘭河傳有感

大作家茅盾先生曾經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評價為“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首淒婉的歌謠。”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篇一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便沉醉在這本書中了,它把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蕭何的筆下,卻寫得如此生動獨特。

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連續三個月不下雨的時候,車夫和馬翻過好幾次車,而翻了之後,過路的人看著他們似乎也起不來,便來幫幫忙。有時因為拖不出馬,而準備走人。但看看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過來再次幫忙,還不時的喝彩“噢!噢!”。鬧得非常熱鬧,也使居民說長道短,得以消遣。當這個坑淹死了豬後,有些人會把死豬拿去賣,並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說這是“瘟豬肉”,並且是在許多家長面前說的,便會被家長打。我看後,覺得蕭紅是在諷刺這些貧苦的勞動人民,讓人感到淒涼、悽苦。許多人說過一些不會掉進坑裡的辦法,如:有的說拆牆,有的說種樹,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它讓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

茅盾曾經說過: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於它於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

這本經典的小說生動、形象地諷刺了人們的無知、愚昧,同時,蕭紅用了幽默的語言,描繪了如此讓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蘭河傳》這部作品是蕭紅後期的代表作,她通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文章的開頭覺得還是非常輕鬆的,但是,讀到後面,會覺得非常沉重。在尾聲的時候,蕭紅寫了她的祖父已經死了,而後花園的主人也不見了,讓我讀了,覺得更加悽慘、悲傷……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篇二

這是一條彩色的河,在無際的沙漠中緩緩流動,變幻著顏色。我赤足站在河邊,用透明的玻璃瓶盛滿我喜歡的色彩。這,便是呼蘭河的顏色,更是珍惜幸福生活的顏色......題記

在一個午後,享受著慵懶的陽光,品著一杯果汁,看著手中的書《呼蘭河傳》。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首淒婉的歌謠。”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評價。女作家蕭紅以她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東北邊遠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也展示了她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中,“我”是個不諳世事、天真無邪的孩童,用一雙清澈的眼睛打量一切。祖父、後花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小說的開端。在這小小的縣城裡,有著淳樸的居民和純淨的鄉村生活,雖不如大城市那般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作者描寫了童年時最愛的花園,我特別喜歡那一段。童話般的意境,詩般的語言,簡單又活潑,寫得多好!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

現在,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然而,我們卻不曾想到,在家中長輩的那一個年代,是那么貧苦。記得小時候,在我吃晚飯時,總愛是把米粒飯菜吃的遍地都是,桌子上也是一片狼藉,明明碗裡還有大半碗飯菜沒吃就倒進了泔水桶。每每這時,媽媽便像唐僧一樣的來教育我。我雖然表面上很不耐煩,但卻牢牢的把媽媽的話記在了心裡。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那么困苦,媽媽很小的時候便要去田裡乾農活。常常是一天忙到晚,餓得肚子咕咕叫卻還是吃不上一頓飽飯,僅有的那一點食物還不夠塞牙縫的,卻要分給一家五口人吃。在我們奢侈的揮霍水果時,你可曾想到,在那個年代,被說新鮮可口的水果了,就是爛的都沒有。冬天,在我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卻還嚷嚷著冷時,那時候的人們卻只穿一件薄衣站在風霜雨雪中不停的幹活。

而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像一首詩,像一幅畫,沒有煩惱,沒有紛爭。

但文中小團圓媳婦的童年也是那么悲慘,她短暫的生命讓我感到深深的痛楚。一個和我一般大的女孩,竟因家中貧苦,被千里迢迢送去當童養媳。她剛入門不久,就被婆婆折磨。在她做錯事情時,她的婆婆便狠心的把她吊在房樑上,用燒得通紅的鐵塊烙她的腳底板,而她的公公也在一旁助紂為孽,用皮鞭抽打她瘦小的身子。在她生病時,婆家人給她用開水洗澡。當時的人們因為相信迷信、土方法,竟都跑來看熱鬧。看著她在水裡痛苦地掙扎,沒有人來救她。當她昏死過去時,人們才跑過去,有人還留下了眼淚。也許是因為愚昧的村民不懂得科學,只懂得用封建迷信的方法來“救人”。當他們看到昏死的小團圓媳婦,心裡掩埋的良知,憐憫之心才被喚醒。可最終,她還是難逃悲慘的結局。每每讀到這裡,我總會義憤鷹填的久久不能自已。

平復了心情,合上書本,天邊已燃起了火燒雲,我閉上雙眼,細細地回憶著書中的每一個字眼兒。整篇小說既樸素又流暢,讀著它,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不論是小城的扎彩鋪、放河燈、跳大神、野合子戲,還是北方大自然的風霜雨雪,作者蕭紅筆下充滿生機的圖畫,令人讀後掩卷長思,滿口余香,回味無窮......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篇三

成年人在回顧童年之時,向來不是懷著輕 松的心情的。更何況,蕭紅童年生活的呼蘭河 畔,善良的勞動人民如此的貧苦、無望、愚昧、 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難發現,那許多藏在 表面平實甚至歡快的故事下的寂寞淒婉。風 景寂寞:蜂蝶在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著,“不 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人更 寂寞:受不住風霜雨) 的,被自然拉著默默離 開人世,“至於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 ) ,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

這些傷痛在作者 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 寞蒼涼的調子,在未來的生命中久久回放 ……在無數灰白的日子裡,祖父家的花園便是“我”生命中最亮麗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螞 蚱是綠的”,“花園裡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 綠,新鮮漂亮”……祖父是最關心“我”的人,他 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 月,給“我”帶來無盡的喜悅和幸福。祖父教詩, 祖父烤鴨子,祖父慈愛的話語,都是“我”心頭 最溫暖的感動。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愛的 祖父長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時間在流逝, “我”在長大,祖父在變老,終於有一天,“祖父 幾乎抱不動我了”,幸福的時光原來也在漸漸 離我遠去。祖父家的後花園,就像一座象牙 塔,為“我”的靈魂提供了一片美麗的棲息地。 然而園外的世界,終究是殘酷的——這就更 為作品增添了一層無奈的感傷。

人,總是要走 出童年的精神家園 的。《呼蘭河傳》這 “回憶的詩學”,給 予了我們片刻的精 神的回歸。回首童 年,確有千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