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讀書筆記

《致橡樹》這首愛情詩主要表達了詩人的愛情以及愛情觀。學生在欣賞此詩的時候,筆記都寫了些什麼?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致橡樹讀書筆記,希望你有所收穫。

致橡樹讀書筆記篇一

《致橡樹》是完全沒有朦朧意味的愛情詩,詩人運用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表達了明麗雋美的意象,在中國新詩八十年的發展史上,也許再沒有其它任何一首愛情詩比它更優秀。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創作於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後最早的愛情詩。 愛情,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課題,也是古今中外詩歌描寫最為廣泛的題材。朦朧詩人的傑出代表舒婷,深感現實生活中崇高精神的喪失而追慕先賢們偉大愛情的堅貞,用其《致橡樹》向人們提出了一個愛情的高標準。她在這一詩篇中塑造的愛情形象,鮮明地昭示了一種獨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對方的存在意義又珍視自身生存價值的愛情觀。

致橡樹讀書筆記篇二

詩人以橡樹為表達對象表達出了愛情的熱烈、堅貞和真摯。在這首詩中,作者用了象徵主義表達手法,詩中的橡樹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詩人理想中的象徵。所以說,這首詩不僅是單純的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描寫出來的,在一定程度上,採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致橡樹》的主題包含了作者的現代愛情觀的表達,女性意識的覺醒以及對人的獨立地位和價值的思考,對人與人之間美好情感的追尋。在這首詩中,作者較多的運用了不同的意象和象徵的手法,無論是“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等等意象,在詩人眼中都充滿了一定的愛情意義,作者將自己的思想情感都寄托在這些景象上,通過這一系列的描寫,表達出了他否定任人擺布、失去自我、虛榮、攀慕、依賴他人的愛情觀,就像那攀援的凌霄花和那痴情的鳥兒,同時,作者也肯定了平等、獨立、關懷、摯愛的愛情觀,就像詩人筆下的木棉與橡樹一樣,“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底下,葉,相觸在雲里。”就表現了作者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除此之外,作者對一位奉獻犧牲自我的“泉源”、“險峰”、“目光”、“春雨”的愛情觀有所保留,在詩人眼裡,這種愛情觀自己一定好有所好準備,做好選擇!

詩人種種愛情觀的表達都寄托在不同的意象上面,所以說,我們在以後的寫作過程中也可以採用意象的方法,為作品增加更多的意蘊。詩的最後一句“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深深地表達出詩人對愛情的堅貞與執著,同時,這也是對愛情的一種尊重!

致橡樹讀書筆記篇三

一首內涵深刻的愛情詩歌,近日重讀這首詩,更加感受到它的深刻與魅力所在;作者讚美了一個堅貞的、熱烈的愛情,頌揚了一個不僅純真的、炯熱的愛,並且是一個高尚的、偉大的愛;作者以橡樹為對象,把自己比作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與之站在一起,同甘共苦、風雨同舟;上至枝葉,下至根基緊緊相融;枝葉的擺動,相互的致意,沒有人能夠聽得懂,只有他們兩人明白的這種無聲的語言。

他們的心靈相通,無語的意會,這種愛情達到了極致,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啊?這首韻味生動的詩。經著名配音演員丁建華動情的朗誦,以及優美的鏇律加之襯托,更加豐富了作者的情感和這首詩的魅力。效果極佳,為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