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讀書筆記

毛遂自薦出自平原君列傳。讀毛遂自薦,大家寫了哪些心得筆記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毛遂自薦讀書筆記,希望你喜歡。

毛遂自薦讀書筆記篇一

毛遂自薦,一個常用的成語,意為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去做某項工作。

毛遂自薦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長平之戰之後。

秦國在長平大敗紙上談兵的趙括,坑殺40萬趙兵,大隊人馬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危在旦夕。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國公子平原君趙勝,值此危亡之際,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出使楚國請求援助的任務。

趙勝出訪之前在自己的門客中想挑選出20個有本事的人,結果他挑出19個後,就再也挑不出來了。

這時的毛遂自告奮勇地挺身而出,說就讓我來做第20個人吧。

趙勝一看是毛遂,就說你已經來我這裡3年了都沒有什麼作為,如果真是有才能的人,如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早就露出來了。看起來你不像一個有才能的人,你還是留下吧。

毛遂說那是因為以前我一直沒有處在囊中,我現在才要求進入囊中。只要我一進入囊中,我的鋒芒都會露出來。

結果趙勝勉強同意毛遂前往。

後面的情況也不用細說了。毛遂在說服楚王答應出兵救趙中起到關鍵作用。毛遂向他自己說的那樣鋒芒畢露。

通過前面的講述,我們可以知道要想毛遂自薦,還要達到以下的一些條件:

①要有勇氣。面對別人的質疑你不會因此怯懦不前。

②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任務。

③掌握自薦的時機。選擇對方比較最容易接受你的時刻。毛遂自薦的時候,正是平原君自己沒有合適人選,而且任務要求的又非常緊急。

④要有好的口才。能夠說服別人接受你。

⑤要有真才實學。你一定要完成你爭取來的任務,否則只能貽笑大方!

所以說不是誰都能夠毛遂自薦的。

毛遂自薦讀書筆記篇二

這是平原君列傳里最好讀的一個故事。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

(平原君門下食客三千,十九人後再無一文武兼備者,真是可悲。同時也告訴讀書者,毛遂沒有文韜武略之才。說明毛遂無過人知處)

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自薦開始,很謙恭的:請允許我去湊個數吧——好比我們現在的預備隊員的身份?)

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在平原君門下呆了三年,平原居然漠然不知,可見毛遂無能亦無名,勢蓄得好;比喻也好,沒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這話里的話才噎人)

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毛遂辯得好!幸虧是毛遂,常人哪受得了這份辱!尤其後一筆傳神:十九人相視而笑,毛遂可憐,同行二十一人,沒有人了解他,沒有人同情他,更沒有人支持他。有的只是張張輕蔑的認為毛遂不自量力的笑。“廢”有的書亦作“發”,意思是沒有笑出聲來)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

(司馬遷是不是為了暗示讀者毛遂後來的非凡表現呢,我以為是這樣。)

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稱之先生,看來確實服了。)毛遂按劍歷階而上(一步一個腳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大膽狂徒!)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

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

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以聲威快劍震之。)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用歷史、小豎子挫其銳)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精彩對白!有理、有力、有節,居高臨下,有膽有識,陳辭慷慨,變被動為主動這與毛遂自薦時候的表現簡直判若兩人。)

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羞辱過毛遂的平原君,一言不發;堂堂楚王,諾諾連聲;曾經暗笑輕視毛遂的十九位能文能武的隨從現在只剩下言聽計從——好一個毛遂,難怪他敢自薦!)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毛遂本為上客,無囊不得出頭。平原君倒也知過能改。)。

毛遂自薦讀書筆記篇三

今天下午閱讀課,張老師給我們在多媒體上放了一個《毛遂自薦》的成語故事,開頭是有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小男孩說:“我要去博物館當教師。”小女孩說:“喔,原來你是想去博物館參觀呀!”小男孩說:“不是不是,我是要去當教師。”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戰國時期趙國想聯合楚國攻打秦國,趙國派平原君帶20人去楚國遊說,平原君已經選了19人,還差1人,先誰呢?這時,毛遂出來說:“我可以去”。可是平原君說:“我都沒見過你,你在這呆了幾年了?”毛遂說:“我已經在此呆了3年了。”平原君又說:“那你有什麼才能呢?”毛遂說:“你把我們裝在囊中,我的特殊才能就顯出來了。”他們便說那就一起去吧。到了那裡,平原君與楚國國王談聯合攻秦的事,整整談了一天還沒有結果,這時毛遂在門口用了幾句話就讓楚國國王同意攻打秦國了。

通過這個成語故事我懂得了:只要自己有本事,有信心,有勇氣,就一定能做好所有的事;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時候,要敢於自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