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吊腳樓

在去龍脊梯田的路上,尤其是進入龍勝縣平安村一帶,我看到了很多的吊腳樓。聽朋友介紹說,吊腳樓是壯族的傳統民居,主要分布在在廣西、湘西、鄂西、貴州等地區。在當地也有人把吊腳樓稱作吊樓的,當然這只是稱謂的不同。

第一次知道吊腳樓是在沈從文的一篇文章《鴨窠圍的夜》里。此次寫廣西旅行日記時,我又重新找出沈從文的這篇文章再次閱讀,讀過之後猛然發現他描寫的那些吊腳樓都是湘西的,我不知道湘西吊腳樓和廣西吊腳樓是否存在很大差異。不過,不管差異如何,還是先讓我們看一看沈老先生是如何描述湘西吊腳樓的:“在黃昏里看來如一種奇蹟的,卻是兩岸高處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腳樓。這些房子莫不儼然懸掛在半空中,借著黃昏的金光,還可以把這些希奇的樓房形體,看得出個大略。這些房子同沿河一切房子有個共通相似處,便是從結構上說來,處處顯出對於木材的浪費。房屋既在半山上,不用那么多木料,便不能成為房子嗎?半山上也用吊腳樓形式,這形式是必須的嗎?然而這條河水的大宗出口是木料,木材比石塊還不值價。因此,即或是河水永遠長不到處,吊腳樓房子依然存在,似乎也不應當有何惹眼驚奇了。但沿河因為有了這些樓房,長年與流水鬥爭的水手,寄身船中枯悶成疾的旅行者,以及其他過路人,卻有了落腳處了。這些人的疲勞與寂寞是從這些房子中可以一律解除的。”

我引述的這段文字似乎有點過長了,不過詳細的描述卻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通過這段文字,至少讓我們知道了修建吊腳樓的幾個要素:首先是在選材上,大多不用磚石而用木材,而且還是大量地使用木材;其次是在選址上,建吊腳樓一定要依山傍水。而依山傍水則必然會遇到複雜的地形,而吊腳樓能懸空,不受地形影響,這也許就是吊腳樓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理由吧(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我在龍勝縣附近拍攝到的吊腳樓)。

以我的理解,把住宅建築稱作吊腳樓,那它就一定要離開地面,即使不是全部離開地面,也要局部離開地面。那么當地百姓為何要把房子吊離地面呢?這就又回到了我們前面講的第二個信息,即它修建於依山傍水的複雜地形上。廣西、湘西、貴州這些吊腳樓密集的地方都具有下面兩大特點:一是盛產木材;二是缺少平地。於是,當地的百姓就因地制宜,磚石貴就用便宜的木材,土地少就把房子吊起來,我覺得這也許就是吊腳樓存在的重要理由吧。

我在和懂得吊腳樓建築特點的朋友請教後,也略微知道了廣西吊腳樓的一些情況。據說以前的廣西人很窮,因此,當時的人們在修建吊角樓時既不用磚也不用瓦,他們只用茅草或杉樹皮蓋頂,條件好的家庭也有用石板當瓦蓋頂的。不過,現在的情況已好多了,隨著日益富裕以及建築材料的更新,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吊角樓都是用泥瓦覆頂的,再也看不到過去的那種簡陋和破敗了。

另外,在房屋內部結構上,吊腳樓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比如它的正屋一定要建在實地上,而廂房既有建在實地上的,也有懸空的,建在實地上的廂房通常要和正房相連。而其餘的廂房皆為懸空,必須靠柱子支撐。我猜想讓吊腳樓懸空除了節省土地之外,還有很多好處,那就是既可以保證房屋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另外樓板的懸空處還可以放置雜物。

我們在途中看到的那些吊角樓大多和我上面描述的情況差不多。我曾留心觀察過,發現那些依山而建的吊腳樓通常都分上下兩層,也有三層的。上層是住人的居室,這種居室給人的感覺是通風好、乾燥、防潮;而下層要么是豬圈牛圈,要么是堆放雜物。似乎家家都是如此。另外,我還看到很多吊腳樓都設有繞樓的曲廊,曲廊上再配有欄桿,既安全又美觀。

不過,在欣賞吊腳樓時有一點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那就是壯族人在建吊腳樓時也和我們一樣——講求風水。比如他們在選擇地勢和地形時,一定要選那種虎坐地形,還要選那種“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才是最佳的建屋場地。

同時,在建吊腳樓時還非常講究朝向,要么坐西向東,要么坐東朝西,極少有朝南的,這也許和南方天氣比較酷熱有關,也和南方屬火有關。當然,這是我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