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關於英雄的議論文600字

高二關於英雄的議論文600字篇一

是非成敗,僅僅是結果,而世人眼中,這仿佛是一切。其實,真正的贏家,是那些享受過程,永不言敗的人。我們應該明白,莫以成敗論英雄。

勝利者,往往會被人抬得很高很高:奧運會頒獎台上,站得的是冠軍,人們的第一束目光也是投向他。當人們不知道比賽結果時,第一個問題總是“冠軍是誰?”一切仿佛是為冠軍而準備的。高考放榜後,年年如是,掀起萬丈狂瀾般的“狀元熱”。而因一分半分之差屈居於狀元之下的高手,卻與狀元天壤之別,十里八鄉,無人知曉。這是競爭的殘酷,結果的無情:有贏的,也有敗的;有歡喜的,也有憂愁的。在世人眼下,視乎獨占鰲頭的人才能稱得上是英雄。

就因為這樣,人們心目中逐漸形成英雄的模樣:永遠不敗的“戰神”。勝利者與失敗者一樣,也浸泡於汗水中——英雄的汗水,換來的是讚嘆;敗者的汗水,換來的是冷漠。因此,一切參與者都有同一個夢想——勝利。

然而,那些與第一擦肩而過的人就不能稱得上是英雄嗎?楚漢之爭,劉邦把項羽逼到垓下,夜聞四面楚歌。而江的對面,就是項羽的故鄉,回去可能可以東山再起,至少也能窮且偷生。但他認為自己沒顏面看見江東父老了,於是把劍自刎。李清照詞贊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雖敗,但也是英雄。

所謂失敗者,其實他們並沒失敗,他們也有能力成為冠軍。海明威說得對:“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你不能打敗他。”

放開成敗論英雄的觀念吧!當失敗時,請回頭看看: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時你會發現,原來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高二關於英雄的議論文600字篇二

三國里,劉備是英雄,曹操是英雄,孫權是英雄。水滸里,宋江是英雄,吳用是英雄,武松是英雄。而現代中國的英雄,更是不計可數。

而在眾多的英雄里,唯獨一個讓我讚嘆不已,他就是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

小時,他就熱愛學習,發憤圖強,加上父母的啟發與教育,使他考中了理想的大學。但那時正是中國實力弱小、遭受侵略的時期,生活在這個社會背景下的錢學森看見人們慘遭刀槍的樣子,就立志要讓祖國繁盛,便來到美國,並以優異的成績,換來了很高的地位。但他始終沒忘記祖國的使命,便在學業有成的時刻,回到祖國。但美國政府咬住不放,將錢學森關了起來。但最後在中國的強烈要求下,美國政府才不情願的放了錢學森。回到國後,他便勵精圖治、日日夜夜的工作,先後發明了“兩彈一星”,使中國逐漸強大。

英雄是什麼?在我認為,英雄是保衛祖國,服務祖國,建設祖國的人。而錢學森則是英雄,在祖國危難之際用去其它國家學來的知識,來發明“兩彈一星”,保衛祖國,並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毫不保留的傳授給學生,指導他們,一起來服務祖國,建設祖國。

錢學森,你是堅強的。在發明飛彈之時,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你便堅強地站起來,靠自己的雙手來完成;錢學森,你是不屈的。在被美國壓留的日子裡,他們每10分鐘開一次燈,但你不肯屈服,抱著一顆愛國之心,驅散黑暗;錢學森,你是無私的;在領取榮譽時,你總是希望讓年輕人去,讓他們也成為偉大的科學家,一起來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觀英雄之事,品英雄精神!

高二關於英雄的議論文600字篇三

陶淵明不為三斗米折腰,我以為絕妙;岳飛以胡虜肉匈奴血為美食,我以為絕妙;文天祥抱著精忠報國的信念而過零丁洋,我以為絕妙;雖然沒有金庸筆下那強壯的體格與深厚的內力,也沒有古龍腦中那風流瀟灑、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俠念,但我們絕對可以看見用樸實、正義、忠誠的黃色刻在這鮮紅的東方英雄。

很小的時候,拿著破舊的武俠書,模糊的記憶中總呈現著英雄的樣子——高大的身軀上披著件半舊不新的衣服,長發隨風纏繞著身後的劍柄……但如今,那種印象早已蕩然無存了,那種形象早已不是外貌可以定格了,我欣賞戰國時諸子百蜂起,百家爭鳴;我欣賞把守秦時明月關的飛將;我欣賞代父從軍,對鏡貼花黃的巾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每一個朝代的興亡和衰敗,我看見無數英雄,像一群群生命力旺盛的飛蛾,向那熊熊燃燒著的歷史的火焰撲去,紫微星流過,他預示著一位英雄的光芒在我們面前閃過,也演繹著又一位英雄的誕生……依稀記得電影中的秦王曾經說過:寡人終於悟到了,劍的第一層境界乃人劍合一,講究的是集中所有力量;劍的第二層境界乃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說明劍可用氣所鑄成的,劍的層境界乃心中無劍,手中亦無劍,那就是不殺,對一切事物的饒恕與包容,停止一切戰爭的進行,此時這位君王的靈魂早已得到了升華,明白了自己應該怎樣才是真正的君王。

我看過古龍的《歡樂英雄》,聽過成龍的《真心英雄》,“英雄”的詮釋早已超出了字典中的解釋,英雄的精神早已蓋過了紅顔的淚水,而樸實、正義、忠誠、善良才是我對英雄最後的理解。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如此英雄,我終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