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零分作文:“心靈之書”這本書我勉強能讀懂

20xx年浙江高考作文是與書有關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xx浙江高考零分作文:“心靈之書”這本書我勉強能讀懂,歡迎閱讀。

“心靈之書”這本書我勉強能讀懂

我不知道這位作家是誰?但不妨礙我從作家寫的一本“有字之書”,或者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亦或者某句話,比如“人生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等來獲取知識。我對這句話其實蠻有感觸的,雖然我不知道這位作家是否還講了其它話,但我還是想給大家談談這三本書應該如何讀,有沒有順序?以下都是我個人的見解,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如果不喜歡想噴就噴也無所謂!

宋代有個著名的禪宗大師青原行思,他提出了參禪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想這三種境界也好比“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種看書的境界。

就在高考的前幾天,我的一個網友給我寄來了一本他最喜歡的書籍《小王子》,這本小王子我是讀過的,書中的小王子對生活抱著認真的態度,而他卻是孤獨的,在他心情低落的時候,他會提著凳子追著太陽看日落。只有欣賞日落時那脈脈含情的餘暉,才是他唯一的樂趣。有幸的是一朵玫瑰進入了他的生活。她戀著憂傷的小王子,小王子也真誠地愛著玫瑰。然而一件小事最終卻使他們分開,敏感的小王子因為玫瑰的一次惱怒而對愛生起懷疑,他離開了自己的星球,拋下了美麗的玫瑰,開始了自己孤單的旅行。

小王子的離開讓我潸然淚下,但我不明白玫瑰內心愛慕、依賴、渴望著小王子卻要傷害小王子,我也不明白小王子為什麼會那么敏感!我喜歡狐狸說:“如果我被你馴養,我看到麥田,就會想起你頭髮的顏色,而不會想起別人。”小王子說,“我離開了,你會怎么辦?”狐狸說,“至少,我還擁有麥田的顏色。”啊,多么溫暖的話,但是我不明白狐狸說:“如果你要馴服一個人,就要冒著掉眼淚的危險。”更不明白“一旦你馴服了什麼,就要對她負責,永遠的負責。”後來我再次重讀了朋友送的這本《小王子》,有些話到目前還似懂非懂,也無法體會:“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可能大概我沒有談過戀愛吧,高中老師們都強烈禁止學生們在校談戀愛,都說要以學習為重!

小王子在後來的旅行中也讓他想起了他的玫瑰,那朵馴養了他的玫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二本“無字之書”,大概是生活之書吧!

我的業餘愛好是喜歡閱讀“有字之書”,當然還有一個是騎行。是啊,我喜歡旅行,有一天我在飯桌上對父親說:“我要騎行去西藏”,這可把我父親嚇壞了,驚得他掉下了手中正要去夾菜的筷子,母親覺得我年級還小,也愁得吃不下飯,問我怎么會有如此大膽的想法。我也答不上來,是啊,我已經騎遍了這個城市的每一條街道,出現在每一座山頭,湖邊有我的歡聲,林間有我的笑語,可能這讓我變得不滿足,畢竟翅膀變硬了,都渴望掙脫父母的懷抱,飛翔於蔚藍的天際。

我開始嚮往青海湖的碧波如洗纖塵不染,嚮往珠穆朗瑪峰的巍峨和聖潔,布達拉宮的莊嚴和神聖。可是現實是殘酷的,我的嚮往被我父親一口否決下夭折了,但嚴厲的父愛畢竟是溫柔的,父母允許我去風景秀麗的海南島遛一遛。就在去年高二的暑假,我興致勃勃地騎著心愛的腳踏車來了一場“驚天動地”的環島12游。其實父母還是不放心我此次的旅行,但畢竟去年我才17歲啊,還未成年。但父親的決策是英明的,他在我未出發前,送了我兩本書,一本是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還有一本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他說:“既然你執意一個人要走,我也不再阻攔,安全第一,這兩本書你得好好看看。”

《旅行的藝術》這本書對我這個年紀來說,還算比較深奧,可是《老人與海》這本書我大底是看得懂的,在我旅途中如果一天騎行量超過80公里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這幾句老人說的話:“疼痛對一條漢子來說不算什麼”,“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文化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結合起來,這個我覺得挺妙,說明擴充我們的眼界,擴充我們的見識,擴充我們的知識,這本身就是一種活的“無字之書”的閱讀。要知道世界如此之大,不要以為你已經知道很多東西了,夠了,其實你不知道的東西遠遠多於你所知道的東西。蘇格拉底有句名言佳句:“我所知道的就是我確實什麼都不知道”。

至於第三本“心靈之書”,這個似乎有點難解,“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同期閱讀,不能光看書,而不去實踐,行萬里路才能開闊我們的眼界,開闊我們的心胸,拓寬我們的空間,畢竟馬克思說的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也不應該以狹隘的心態,用一種排斥異端的心態來看待事物。我想有了前面兩本書的支撐,需要消化的,思考的,自我總結的,才會變成使我們進步的“心靈之書”吧。

每當夜幕降臨安靜的時候,或騎行獨處的時候,我也喜歡聽歌。我非常喜歡樸素的這本“無字之書”《平凡之路》,我覺得很好聽吖,緩慢抒情的節奏及其清澈的嗓音及低聲的吟唱,令歌曲充滿淡淡的溫暖及憂傷,歌曲能讓我享受平靜和青春的感覺,有些時候能讓我在傷感和迷茫中找到未來的方向。不論是艱澀難懂的大道理還是膾炙人口的心靈“雞湯”我們都看過,但真正能懂,能達到禪宗第三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以及體悟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和讀懂這本“心靈之書”,我想對於18歲剛成年的我來說,有點難了,不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必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