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真情寫出針對性

近6年來,聯考作文已經考了4種形式:1997年到1999年連續3年都是材料作文,其中1999年是附材料的比喻類比型作文,2001年、2002年連續兩年是附材料的話題作文,2002年是命題作文。所謂“新的變化”,並非沒有可能,譬如看圖作文、思想評論和藝術評論、讀後感。純粹的記敘文、駁論文等,甚至一個材料要求寫兩篇文章(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都需作好準備。總之,作文形式和要求不可能一成不變,對我們來說,應掌握各類題型,學會多種表達方法,關鍵在於理解作文題意及其要求,重視選材和立意,要明確“為什麼寫”,從而寫出自己的真情,寫出應有的針對性;同時要重視語言表達,有點變化,有點文采,不能過於平淡。

命題作文要推敲題目中的每一個字

這也是有可能的。命題作文要求對題目中每一個字都細加推敲,尤其是關鍵字語的涵義,要務必透徹地理解。例如《面對大海》,如果起筆寫“我站在黃浦江畔”,就不當了。由於題目對選材、立意都進行了限制,因而無論聯想或想像都必須同“大海”沾邊或同其特徵吻合;命題作文有時蘊含了文體要求,不可不察。例如1986年聯考作文題是《2000年回母校》,明顯要求寫一篇有想像的記敘文;1987年的《有感於五十年前的今天》,則要求以議論文為主,發表感想。由於沒有材料的限制,命題作文的寫作角度相對多一些,從哪個角度下筆去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就不能掉以輕心了。

寫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應注意什麼

寫話題作文必須理解話題的意思。一般來說,圍繞話題可選擇的寫作角度很多,例如2001年考“世博會的主題”,凡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都可以作為話題。所附的材料只是對話題的提示,或表明話題的範圍,或示意話題的內容,一旦選準了“話題”,可不再涉及材料。材料作文則由材料和題目要求兩部分組成,一般以議論居多,觀點必須從材料中提取,同時需分析材料論證觀點,再進行聯想議論。由於要扣材料,因而理解材料的思想性或隱喻義特別重要。有時附兩則以上材料,則需理解材料之間的共同點或對比點,不可只注意了一則材料而顧此失彼。有時附的材料較長,如1998年要求評論日本一部電影,附了300多字的長材料,則要從關鍵字句中去尋找並確定寫作角度,不可將作文變成“材料的擴寫”或將許多角度都寫入文章,造成立意雜亂,主旨不明。寫材料作文應力戒這些常見的弊病。

小作文該怎么寫

小作文篇幅較小,審題和表述特別要緊,審題要注意顯性要求和隱性要求,如1994年“介紹一家街頭(或鄉間)小店”,“小店”是顯性要求,不能去寫“大店”;而寫出值得介紹的經營特色和服務特色,則是隱性要求了。小作文由於文字不多,語言必須體現文體特點,要注意概括,出現錯字病句就特別刺眼,文章的文采自然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