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關於“共享腳踏車”的熱點作文素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共享腳踏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捷運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地提供腳踏車腳踏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而共享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共享腳踏車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為解決城市出行的“最後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撐。3個多月前,成都街頭開始興起共享腳踏車,為市民短距離出行和與公共運輸系統接駁換乘提供了方便。但也隨之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亂停亂放、腳踏車被盜、私自加鎖、用戶私藏、改裝兜售等。特別是近日三聖花鄉共享腳踏車被燒案件,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有人據此斷言:“憑國人現在的素質,共享腳踏車我們還玩不起。”

對此,你有什麼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分析】

共享腳踏車存在的意義:低碳出行、打通城市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壁壘、方便出行。

共享腳踏車目前出現的問題:亂停亂放、被盜遭毀、私自加鎖、改裝兜售。

共享腳踏車出現問題的原因:1.有關部門監管不足;2.業內出現共享腳踏車種類繁多,內部競爭惡劣;3.部門市民素質低下。

解決共享腳踏車出現的不良方法:比如是加強監管力度;平衡業內競爭;提高市民素質等等。

【延伸分析】

從共享腳踏車的情況可以延伸到人們對面新鮮事物的看法,對於共享腳踏車,網路上的人們評價各不一樣。①事物總是存在兩面性,對於新生事物,人們多看事物的優點,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一棒子敲死。面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直面,並想辦法加以解決,不能簡單祭起“國民素質低下,共享腳踏車我們玩不起”的虛無主義旗幟。我們需要促進共享腳踏車的良性發展,不僅要依靠市民公共道德意識的提高,更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制度規範。對於亂停亂放、損壞共享腳踏車的行為,②要和使用者的個人信用掛鈎,從而可以信用的程度著手開篇寫文。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角度③可以從市民的素質提升到社會道德的建設這個角度謀篇布局。

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腳踏車依託於人與人之間的信用,針對部分人對這種關係的破壞,我們不應退縮於一塊稱為“國民素質不高,我們玩不起”的龜殼裡。切忌因噎廢食,相反,我們更應該相信共享腳踏車的可行,拒絕自我否定,拒絕認為國民素質太低的陳舊觀點。

共享腳踏車就像是一個剛誕生的生命,充滿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和祝願,若僅僅因為人們對它的傷害便乾脆抹殺新事物,豈不是更大的傷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絲苦痛都不會產生的,陣痛讓母親痛苦,但不能扼殺新事物出生帶來的欣喜、改變,乃至革新,真正讓新生命成長的是遭遇傷害、痊癒,消滅傷害,而非母親的自我否定和對新生事物的扼殺。

我們相信共享腳踏車的可行,因為它客觀上方便著人們的生活,促進著人們的進步,要看到的不該是有一幫人破壞規則,不守秩序;而應著眼於在這么幾十上百萬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壞著整體形象。我們相信共享腳踏車,也是因為國民素質是在穩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質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禮明讓已成為了新一代中國人奉行的標準。我們有理由相信,同時也有資格去接受這樣一種經濟形式。

故步自封,不知實際變化的斷言是武斷、狹隘、缺乏價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誠然,方今中國確實有一些水面有污濁,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棄,自我封閉,放棄從新事物變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結果是會且只可能是越來越壞的。現如今一部分人素質不夠,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為所有人都不夠格。一棒子掄死了所有人,那誰又知道斷言人所期待的“現在”之後的哪一分哪一秒該是我們玩得起共享腳踏車及其類似共享經濟的時候呢?

人總是帶著原始破壞性的,所有以才有了伏契克臨終一句:“人們,我愛你們,可你要警惕”,讓人們小心,但是我卻認為應該“人們,你要警惕,可我愛你們”。局限於陰暗的樹木必將枯廋將朽,只有把陰影甩在背後,面對陽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

我們需要政府及有關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監督,也需要個人堅守底線。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絕固守是拒絕自我否定。

點評:本文立論新穎,透過現象直抵本質,緊抓“共享腳踏車”這一新生事物,理性表達對新生事物——共享腳踏車的看法,重共享,看優點,謀策略。全文閃現理性分析的光芒,不是像一般考生只是簡單地吐吐槽,而是重分析,提建議。因此,算得上是一篇優秀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