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讀書作文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這番話極大地肯定了書籍的作用。的確,書籍是人類世界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媒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沒有了書籍,那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想,它可能會還原成原始社會的粗暴、野蠻、血腥。應該所有人都不想看到這種事情發生吧!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多讀書,並且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來讀書。

俗話說:“大豆不擠不出油,時間不擠會自溜。”很多人都說沒時間,難道沒時間也能算個理由嗎?三國時,吳國的大將呂蒙,因為特別不喜歡讀書,被人稱為“吳下阿蒙”。孫權勸他要加強學習,他以“軍中多務”為藉口推脫。後來在孫權的現身說法之下,他才聽從勸告,開始涉獵群書。結果呢,到魯肅下尋陽時,連魯肅都大吃了一驚,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還有我們親愛的雷鋒叔叔,他總是書不離身的,他善於利用各種空餘時間來讀書,哪怕只有幾分鐘,哪怕只能看一兩版,他也決不浪費了。是啊!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把那些散碎的時間利用起來呢?為什麼不能在吃飯排隊時思考一個問題,在路上記個公式,在別的同學侃談時背幾個單詞、看幾頁書呢?時間像海綿一樣,擠一擠總是可以出來的。

時間管理專家為商學院的學生講課。我們來個小測驗。“專家拿出一個敞口瓶,放在桌子上。隨後,他取出一盒拳頭大小的石塊,一塊一塊地放進瓶子裡,直到石塊再也放不下了。他問:“瓶子滿了嗎?”學生異口同聲:“滿了。”“真的?”說著他又從桌下取出一桶沙子,慢慢倒進瓶子。沙子填滿了石塊所有的空隙。他又問學生:“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專家又拿過一壺水倒進去,直到水面與瓶口相平。這個例子也同樣告訴了我們:無論你的時間表多么緊湊,如果再加把勁兒,還是可以擠出時間乾更多的事情的。

擁有好的讀書環境,對讀書也是很重要的。古時候的孟母為了讓孩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三次遷居,最終在一個學宮邊定居下來。我覺得,這也是孟子能夠成為一代大儒的原因之一吧!對於讀書,我們要不懂的問,“少小讀書要琢磨,休恨嚴師教訓多。”我認為如果我們在讀書時遇到了問題,一定要馬上要解決,當我們自己解決不了時,可以找老師、同學尋求幫助。不要將疑難問題放到一邊,因為過不了多久就會被你遺忘,而當你下次再遇到它時,還是不知道,也許,在重大考試或關鍵時刻會遇到也說不定呢!那時,可就沒有後悔藥吃了。

為了能讓我們更好的讀書,更長久的讀書,養成良好習慣也是十分重要的。讀書時應儘量挺直腰桿,眼睛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讀書時,光線要明亮、柔和、穩定;看書1小時要休息並遠眺5到10分鐘;看書一段時間後,要做眼保健操,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環、調節眼睛的狀態;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睡眠時間,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作為新世紀的一分子,我們應該要多讀書,並且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來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的益處是不可估量,願每個人都能在書的海洋里找到獨屬自己的那一份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