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南昌高三二模考試大作文材料解讀及審題立意

親自類節目“爸爸去哪兒”,以其平實接地氣的風格,受到不同年齡段觀眾的喜愛。《人民日報》作出評論:“說到底,是因為節目中體現的濃濃親情讓人心存暖意,點燃了人們心中回歸家庭的渴求。”

春晚的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感嘆時間過得真快,引發人們內心深處對家人的內疚之情,在工作之餘常回家看看。

“去哪兒”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

請以“去哪兒了”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在橫線上填上一個詞語(不能填“爸爸”或“時間”),使題目完整。

2.寫記敘文或議論文。3.不得抄襲,不得套作。4.不少於700字。

第一則材料中“爸爸去哪兒”親子節目,“點燃人們心中的渴求”,實際是人們開始對親情的歸宿有了反思或思考。

第二則材料中,《時間去哪兒了》“引發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家人的內疚之情,在工作之餘常回家看看”,實際上也是人們對時間的流逝、親人老去的反思和思考。

提示語“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中同樣點明了“思考”以及思考的範圍。

總原則:美好的、人們所期盼的、本應或原本存在的,只是在一定時期或一定範圍里缺失或正在流逝。

具體分類:

1.自然: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鳥鳴聲等

2.人生:夢想、理想、個性、青春、童年、血性、意氣等

3.社會:責任、誠信、擔當、善心、公正、公信力、經典、國學等。

1.立意切合,但寫作過程中,只對現象進行羅列,而沒有探究,沒有思考的。(30分以下)

2.不圍繞標題行文,只把標題中的詞語當作話題,進行寫作或套作。(30分以下)

3.隨性而聊,材料與觀點不符。(30分以下)

4.文體特徵不清晰的,文體雜糅的。(30分以下)

5.記敘文與議論文文體不分高下,但如果寫記敘文,必須有意蘊、有觀點的升華,只簡單敘述過程的。(30分以下,)

一、就事說事,新聞連結的或播報的。

1.馬航飛機去哪兒去了?

2.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哪兒去了?

30分以下給分,但有反思、有提升的,可酌情加分。

二、沒有實質性指向的,話題過大的。

1.自然哪兒去了?

2.環境哪兒去了?

3.漢字哪兒去了?

30分以下給分,但有論證過程中又能具體分析、反思,可酌情加分。

結構完整,字數700字以上,正常給分。

結構不完整的:

1.600字—700字:每少50字扣1分。

2.600字以下,少於30分。

3.400字以下,少於20分。

4.文段中使用“偽排比句式”,與觀點材料聯繫不緊的,視為無效文字。

1.完全套作,15分以下給分;

2.抄襲閱讀材料或其他文章的(有據),10分以下給分;

3.沒有標題,扣2分;

4.錯別字,1字扣1分,不重複扣分,扣完5分即止。

文章等級:一類文章:45分——50分(切合題旨,論據準確,說理充分,層次清晰,語言有文采,文體特徵明確)

二類文章:40分——44分(切合題旨,論據準確,說理較充分,層次較清晰,語言較有文采,文體特徵明確)

三類文章:35分——39分(基本切合題旨,有論據,有適當的議論分析,結構完整,文體特徵基本明確)

四類文章:30分——34分(基本切合題旨,有論據,缺乏議論分析,結構完整,文體特徵基本明確)

五類文章:0分——29分(完全不切題,文體特徵不清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