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放棄?

白居易《放言》中寫道:“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同樣蟬繭埋地數年,只為短暫的夏天;曇花靜默數載,僅為艷冠的瞬間;鷹隼飽受折翼之苦,只為仰慕的晴空。而面對苦楚,又不妨師法。

敢問,你憑什麼放棄?

馬雲這樣描述困境:“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朝陽固然美,須有用心人。面對困境這便是最好詮釋,不過也在所難免。

“雖然,我們都嘲笑追逐影子的人,但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卻都在追逐自己的影子。”華茲華斯如此說。我想到了郭川,那個曾經完成單人環球航線並聲震世間的人,雖然“川”總是要匯入大海的但不禁令人惋惜。面對海上的危機,我們所見只有寥寥的幾筆文字,而真正的辛酸與苦楚,想必也是語言文字所不能描述的。面對輿論他這樣說:“是的那很苦,但總要有人去做,而我去做不一定要成功,但我要堅持……”

讓我想起魯迅的《墓碣文》:“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是啊,這命途多舛的人生!心存餘溫志向鴻鵠,總要經歷淬鍊,那你的選擇會是逃避嗎?

其實我們看淡了名人的事跡,也深知他們的成功也沒有書面的那么誇張,但也絕不平坦。恰恰我們忽略了最重要的--希望。巴爾扎克說過:“沒有了希望,一個人就不可能維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內心的純潔。”可見地位之重,曾經看過《隧道》的電影,主人公李正洙被困20多天后,當他知道已經打通的訊息後,喜極而泣,可數秒後被告知洞口錯誤,囹圄之中的希望也破滅了,一瞬間我的淚點崩了,可面對老婆的鼓勵他還是堅持著,和繼續饑寒交迫作鬥爭,最後奄奄一息時被就出……我無法批判當時的人事,可我知曉只要心存星火,就一定可以擁抱光明。

生活是多舛,遠方是未知的,心存希望,則何如?

宮崎駿《龍貓》中有這樣一句台詞:“生活化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同樣《千與千尋》中寫道:“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辛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都比站在原地俺更接近幸福。”不難明白,宮崎駿的心底也是充斥著光明與希望的,似乎每部作品都在訴說著生活的不易,但始終都是貫穿著愛與夢想。正是這份希望使之堅持,不言敗不放棄,學會擁抱光明。

巴爾扎克這樣描述困境:“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可知困境造就人才,荊棘之路若是輕易言敗,又怎會看到荊棘深處花蕊的美妙?

三毛曾寫道:“我們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實實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給我們的重負,才是一個勇者。到了驀然回首的那一瞬間,生命必然給我們公平的答案和一次乍喜的心情。”若是放棄,談何遠方?

鯤徙南冥,南雁北飛,心懷久恩志在鴻鵠。

探驪得珠之際,而我,憑什麼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