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惹的禍

在2019新年的一天下午,我們全家集體出行旅遊大雁塔。我們乘坐的是21路公車,我爭先恐後的上了車,找了一個座位坐下,這時在我們的後排坐著50歲上下的一男一女,他們津津樂道的談論起年輕時在這裡乘公車和這裡的原來的真實面目以及他童年的往事.回顧了曾經上大學乘公交留下多么深刻的記憶,嘆息這裡的變化太大了,聽上去確實像地地道道的西安人。他們聊的還挺來勁,後來就聊起了他們家隔壁鄰居家的故事。

在他們家的隔壁住著一對工人夫婦家庭的鄰居,家裡有三個孩子,不過都是男孩子。掌柜的在西安柴油機廠上班,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老婆也在一家廠子裡上班,也沒有地位,同樣是一名普遍普通的職工。雖然兩口都有工作,可每個月的工資卻不夠家裡的開銷,總要在月末就借錢周轉家裡的開銷,不然家裡就會斷糧。所以每個月都要借我家十元錢給家裡進行接濟補充,等到下個月發工資後就把錢還給我家,這種做法已成了一種習慣。家中的三個兒子當中,老大在縫紉機廠上班,97年第一批就下崗了,一直在家裡呆著,啥事也沒有做。爭氣的老二考上大學要過得好一些,媳婦還在一家國企上班,收入也比較客觀。老三在上國中時就開始談戀愛,把對象帶回家還不敢告訴他媽,對家裡說是他的同學,國中畢業後兩個就在一塊鬼混,結果肚子搞大了,紙保不住火了才告訴他媽說是對象,無奈之下老兩口就這樣給老三把婚結了。

在他們家三個兒子當中,老二的日子過的最好不過。老大自下崗之後一直閒置在家,啥事也不想做也沒有心思去做。日子過的緊張的要命,吃的上頓沒下頓的。說道老三過得還不如老大的日子寬裕,也沒有個正當營生的整天在社會上亂混,掙的還不夠花,日子過得緊吧進吧的。老漢在十年前就過世了,只剩下老太婆一個人,老太婆把老兩口留下的房子給了老大,老二兩口自己也買了房子。老三買房子沒有錢,老太婆想讓老二給錢,卻老二很不挺願,但還是瞞著媳婦偷偷給了些錢。現在呢老太婆想跟上老三過,可是看到老三現在的情況實在沒辦法呆下去,又想跟上老二過吧,自己當時做了太偏心的事情,人家媳婦也不同意老太太和他們一起生活,現在老太太的處境可慘了。

到站了他們也就下了車,留下兩條長長的影子。後排兩人的形象時刻縈繞在我的眼前,而他們的談話聲音時刻都在我的腦海里迴蕩。說來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孩子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及天經地義的事。但父母在處理分家之事確實極為不妥當,更是這種不公平的偏心種下了弟兄、抽理之間矛盾重重、嫉妒連綿的禍端根源的種子。不管老人在當時處於何種動機還是無奈,其實都是窮字當家所致,困難無法克制所致的結果。不過老人也是一位及其普通貧苦大眾的一員,更沒有政治頭腦的普通女性,一位偉大的母親,在落後的年代,更無法用科學的藝術手段來處理好家務分家之爭,但是他面對現實誠心對待了這件事情。作為老大,老三更應該早些振作起來,面對現實情況,用自己的雙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作為老二和媳婦應該理解父母當時的苦衷難言,更不應該計較父母的前嫌,放下那些微不足道的利益之爭和寸目之光的做法。要想起父母日夜操心操勞把兒女拉扯長大成人多么的不容易,讓此刻年邁的老母也應該過上他幸福的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