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觴

有一個朋友在報社工作,有一天忽然打電話給我,要我為他們報社寫一篇關於中學生創作音樂的一些感想,音樂不是我的專業,要我談對音樂的看法更是力不從心、捉襟見肘。但是緣於大學時我也曾有過的音樂夢想,也曾用一把兩百多塊錢買來的破吉它寫過幾首自以為了不起的歌曲,我的自戀又一次被重新喚醒,還有那根深蒂固的對音樂的懷疑也一同被喚醒。接下來的這些文字,更多的是對自己曾經熱愛過的音樂的一次祭奠。

朋友告訴我,在一些中學裡,有一些孩子拿起手中的樂器,開始他們最原始的音樂償試時,恍惚間竟說不出話來,卻帶著驚訝與震撼,超級女聲的浪潮剛剛退去,反思與自醒還沒有結束,新一輪的音樂描摩卻又接踵而至,不禁感慨: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複製啊。“超女”帶來了一場新的文化革命,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潤,我想,是有很多人渴望以“超女”的這種方式出名的,於是,相繼地就有類似的節目出現,而這種盲目的跟風,跟東施的有意效顰又有什麼兩樣呢?

至於有些屬於我的那些音樂,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部獨特的音樂史。我願意這樣來形容那些令人慾罷不能卻能震顫靈魂的音樂,遊走在鋼琴上的鏇律,像雲朵一樣和那些棕紅色的鹿群在空氣中飛跑,像國內的汪峰,像國外的涅磐,有些音樂是生命的沉沉悲歌。也許我對音樂的要求總是過於苛刻,這可能跟我的生活、跟我的性格有關,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像一本書里寫到的,“會在某一天有所起色,會散發出美麗的光環。”可是不管是生活還是其他,我一直有一種在路上的混沌姿態,更可怕的是,二十幾年來,我的雙腳並沒有真實地接觸過大地。

有時候一些文字,在紙上跳躍的時候,往往也會顯得過於蒼白,而當它變成聲音,通過喉嚨的顫動在空氣中迴響,最後慢慢消融成一股鮮艷的紅色時,那種意義就不一樣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對於音樂的理解並不是非常地深刻,可能他們只是懂得了一些最基本的樂理知識,或者可以藉助鋼琴或吉它彈幾個和弦,但是至少他們找到了這樣的一種方式,就像很多人開始拿起dv機,拍起了影像日記,有人願意嘗試,就不能說他們是錯的。我相信這些孩子用音樂表達自己的形式,也是一種在路上式的革命,只要有勇氣,敢償試,任何人就都不能堵他們嘴,對於他們的音樂未來,我不敢做太多的預想,只是希望他們能夠真正珍惜他們的音樂才華,真正為人類激情歌唱,人類有時候需要一些希望的聲音,有時候也需要一些絕望的聲音。也許,最早的歌創生於人類激情的呼喊。原始社會時代,追逐奔跑中的鹿群已經不能滿足原始人的生命宣洩,由於力量積蓄在內心,像一把拉開的弓,撐得太滿,心對於激動,對於表達的無法再承受,於是產生了喊叫,這樣的喊叫,慢慢地變成了一種方法,喉嚨張開,氣體噴張而出,音樂才開始產生。原始人對於力量的難於承受,於是產生了音樂。所以下面這句話很重要:音樂是生存的需要。我們知道黑人音樂很好聽,他們的鄉村民謠,他們的布魯斯,總能夠讓我們在黑暗裡找到心靈的慰藉與同情,這些音樂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呼喚,對當下生活的不滿,因為黑人的生活條件很不好,所以在他們的歌曲里,充滿了這樣的語句:我沒有錢,我沒有飯吃,我沒有工作。所以黑人的音樂,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演唱與描摹的。然而這些才上高中、國中的孩子們用他們稚氣的聲音歌唱,這又是居於一種什麼樣的生存表達呢?

十幾年過去了,我們有必要重新思索歌者的使命。我師大的學長謝有順(年輕的批評家)說過,“當一切形式實驗都進行過之後,要想重新敞開作家的內心,或許故事是一種有效的途徑”,“故事”,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字眼,所以高曉松在湖南衛視的一檔大學生樂隊比賽節目中給樂隊們以如此忠告:歌曲的白描往往有更大的震撼力。所以張楚的一首《姐姐》曾讓多少人憤怒、無助、絕望,至爾潸然淚下後依然飽含溫情。我們聽校園民謠,總會想起梧桐樹下的月光里,是誰曾輕輕經過我的窗台,音樂這時候在那些白衣飄飄的年代裡便成了一部音樂歷史,寫滿了成長的痕跡。現在,已經沒有純粹的校園民謠了。隨著更多音樂元素的滲透,像美聲,像歌劇,像朋克,像搖滾,像r&b,可能現當下特定的生存環境已經與那些純粹的音樂相去甚遠,這是一個浮躁的年代,這是一個需要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來決定人生的年代。我沒有聽過這些孩子們的音樂,也不大願意以最壞的心來揣度他們,音樂在我看來是不可褻瀆的神聖,我記得有一位音樂評論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嗓子是一種文化,而並非僅僅是天賦的一個生理器官”,說這句話的時候,有種視死如歸的悲壯,因為音樂已經被有些人糟蹋得不成樣子了,但是只要有人願意用他們償鮮的方式對音樂進行不帶功利性的拯救,我相信,我們的音樂將會是有希望的音樂,就像魯迅說的,“這路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恬不知恥地妄想這個世界可以簡單一點,簡單地生,簡單地死,簡單地經過。如果這個世界上只剩下一個人了,那一定是上帝,拖著黯淡的背影,飽受音樂的毒害。音樂本身就是一種痛苦的鳳凰涅磐。也許有一天,當我們看到一個滄桑的身影偎縮在黑色的鋼琴邊上,從喉嚨擠出血液梁紅了黑白琴鍵的時候,讓我們在一起歡呼雀躍,高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