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

人很容易急。自己吃虧、上當受騙、利益受損了等,每每這時,人就容易急。而急的下一步,就是跟人言語相譏、針鋒相對、據理力爭、針尖對麥芒,一番刀光劍影下來,往往兩敗俱傷。自己不但沒有討回真理,卻又白白惹了一肚子氣,賠了夫人又折兵。有時由於願望落空了,人也跟自己急,跟自己過不去,結果只能把自己傷得遍體鱗傷。所以,遇事不能急。

人生如行獨木橋,一急,就容易慌張,一慌張就容易跌落下去,而橋下往往是湍急猛流或萬丈深淵。人生亦如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急,就容易不慎,不慎就容易招致慘敗。

不急。只能不急。

唐代名臣裴度在擔任中書令期間,有一次,和屬下一起喝酒,就在吃飯前,一名手下慌張地跑來告訴他,大人,您的官印不見了!眾人一聽,也都著起急來。但他一點也不急,笑著對大家說,官印不可能丟,一定是放在什麼地方忘記了,等想起來了自然就會找到的,並吩咐繼續擺宴喝酒,欣賞歌舞。在整個過程中,他談笑風生,好像根本就沒發生過丟官印的事一樣。深夜,酒足飯飽之後,眾人正準備散去。這時,手下興沖沖地來匯報,說那個官印還在,沒有丟。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笑了笑說,我一想啊,就是下面哪個小官把官印拿去私用了,如果大張旗鼓地去查,他一害怕,可能就把官印扔到水中或是火里,那時就真找不到了。如果先不處理,他就會悄悄地把官印送回來。眾人聽了,都稱讚他遇事冷靜,深思熟慮。

如果當時他十萬火急,那么他就不會有失而復得的局面,就不會有驚喜激盪他的胸懷,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和揮之不去的鬱悶。

可見,不急是一種心態,一種智慧和境界。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不急之舉,堪稱我們學習的楷模。

上世紀70年代,他發表了恐怖小說《魔女嘉莉》後,聲名鵲起。出版商里皮看中了他小說的巨大商機,對他說,只要你願意寫,我就會出高價買下你的小說著作權。我敢保證,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成為最富有的作家。他卻答道,我還有更重要的事做!兩周后,他寫出一個短篇小說,用筆名投給了雜誌社。小說發表後,他興奮地拿給大家看。當時,里皮也在場,於是驚詫地問,你拒絕我就是為了騰出時間寫這個小東西?他點點頭。里皮忍不住為他算起賬來,你的稿費是700美元,這點錢和水管工的周薪差不多,值得你這個大作家花兩周時間嗎?他答道,當然。之後,他用3個月創作出《玉米田的小孩》,經里皮出版後大賣,賺了不少錢。里皮希望他儘快再寫一部,可他卻搖搖頭,我得停下來再寫個小故事。他不顧里皮的催促,花了3周又創作了一個小故事,等發表後又開心地拿給里皮看,里皮終於不耐煩地說,你可是個有名的大作家,發表個“豆腐塊”文章還這么開心。他說,人最怕的就是被成功沖昏頭。所以我總是提醒自己要回到原點,以新人的身份再去寫稿、投稿,這樣才能保持創作的激情。

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往往都是短視者之舉,真正能成大器的人,不會如此慌張,因為他們懂得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的道理。這正好印證了《明心寶鑑》里的一句話,“小家做事慌張,大家做事尋常”。

不管你有多急,每件事、每個事物都依然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行。這就像兩個人的約定一樣,你早早地到了,而對方還沒有到,你只能幹著急,急得煩躁、抱怨甚至發瘋……而就在你急的當兒,理智和冷靜離你遠去,而混亂和挫敗則不請自來。

不急者猶如大海,經得起狂風暴雨的考驗,而急躁者就像小水窪,就是一陣微風吹來,也能讓他動盪不安。可見,要想做到不急,就必須擁有大胸懷和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