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高一議論文:蔡銘超與獸首

轟轟烈烈的“獸首”事件拉下了帷幕,中國商人以天價拍下獸首卻又在事後拒絕付款,贏得人們關注,可謂“滿堂喝倒彩”,不可否認,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卻貿然前進,急於求成,不懂得“知行知止”,只得落得個“小丑”的身份。

從獸首事件,我們能看到什麼?急躁,功利,不明形勢。昔有王莽篡新朝,“托古改制”,意在緩和社會矛盾,卻不料,政令實行太繁多,人們紛紛放下擔子不乾,綠林軍滅了新朝。而今又有“大躍進”,“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口號響得驚天動地,年產萬畝,業績驕人,可笑,跟風與“不知止”,到頭來有了個三年自然災害。一系列事件說明了要看清楚形勢行事,掌握分寸,不可貿然急躁,亦不能急於求成。

這不僅僅只是蔡銘超與“獸首”,更是社會的風氣,太過功利,急躁,不懂得平心靜氣。當木心看到江南酒樓中掌柜向貴酒中加糖,便只得感慨“江南不再”。

那么我們如何在這興興轟轟的帶時代中漫步悠閒,知止知行?首先,自然要審時度勢,於綿綿細流中不斷掌握能量,最終,一舉從地下噴涌而出;其次,我們應當擁有平和安然、認真嚴謹的態度,不為外物所影響,朱東潤教授在*期間被推舉上台講話,“原本我們算五年完成的三本書,現在三年完成。”引得台上軒然大波,太慢了,尤其是在如今“日碼萬字”的職業作家面前,顯得“貽笑大方”。確實慢,但“慢工出細活”。杜鵑啼血的文章無論多久,都顯得別具一格,最終,要保持自己的恬然心態,木心曾說,“文學,是我的流亡”,在剛經歷*的折磨後,尚有些風骨,執著夢想,實在令人折首佩服。

我們不妨構想事情的另一種發展,當蔡銘超拍得獸首之後,付款並將它轉交給故宮保管,一則展現了我大中華泱泱大國的風度,二則展現了他對進退之道的洞悉,一羞辱列強為出發點,一味冒進,實則自取其辱。

“獸首”時間已過去,希望我們記住的不僅是一個“傷人的失敗把戲”,二世“知行知止”的態度、不可貿然的心態,“於止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