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訓練材料解讀(五)

高三作文訓練材料解讀(五)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水就有岸,岸阻礙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濫成災;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導,卻排斥岸的惡意圍困。 

請以“水與岸”的關係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立意自定。 

(m.diyifanwen.com整理)

作文提示 

首先,單看“水”或單看“岸”,你很容易看出事物的兩面性;但聯繫起來看,“水與岸”的關係可以概括為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的關係,理解到這一兩點需要哲學思維。這是正確立意的基礎。可是,如果你的文章中心就此確立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或大談特談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的話,也許不是合適的寫作角度;實際訓練中發現很多學生受以前學辯證法的思維定勢影響,自覺不自覺地把作文題當政治題哲學題去做,文科生比理科生似乎更易犯這種錯誤,需要引起注意。 

其次,需要從材料出發從話題出發展開聯想,這個環節先不要急於確定寫什麼,要把思維充分打開,儘可能地多向思考多想幾個寫作的角度,比如可以圍繞“哪些事物之間存在著類似‘水與岸’的關係這一中心點發現思維:可以想到”自由與紀律(限制)的關係。可以想到個人自由與社會法規的關係,可以想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存的問題,可以想到學校教育親職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矛盾和困惑,比如愛或教育如果不是善加疏導的方式進行,愛如果泛濫成為溺愛,教育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圍追堵截”,那么就會走向愛和教育的反面。再放開去想,風箏和人手裡的線也有這種關係,風箏能不能飛起來,能飛多高,風箏的自由總是有限的,如果它完全脫離了與風箏線的依存關係,過度自由帶來的結果就是毀滅;反之,人如果把線拉的很緊,只收不放,只緊不松,風箏永遠也飛不起來;其實人與人之間也存在這種關係;就婚姻家庭來說,男人女人都互為對方的水和岸,沒有了水,岸有何用?沒有了岸,水會成災。聰明的男女懂得什麼時候下水游泳什麼時候上岸休整以及什麼時候關閘蓄水什麼時候開閘放水……還可以聯想到許多,這就是發散思維。 

(m.diyifanwen.com整理)

發散思維的好處是為選擇最佳角度和立意提供可能,如果你只是想到了很少的點,拿什麼比較優劣呢?選擇比較的過程就是由發散到聚合思維的過程,最後從自己感覺最有話欲說的角度下筆立意作文就可以了。 

當然上述過程在考場上是比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