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000字

作者:徐  丹春意行進,清風輕拂,靜守在心的邊緣,等待一次花開幽香的臨近,來時只需要手輕輕一擲便放逐在綠意昂然的時空里。 ——題記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人盡皆知的話語。在我們生活中默默無聞地奉獻出他們一切的人有很多。那是個偏遠的小山區,有一條橫在村莊和學校之間小河。每逢下雨,河水上漲,孩子們就無法自己渡過河流。一個男教師主動提出擔任孩子渡河的任務。他艱難地背著每一個孩子過河,用自己背搭起了一座堅不可摧的人橋。男教師因此受到表彰,升職調走了,離開了這所破舊不堪的學校。繼任的是一位柔弱的姑娘。孩子們在雨天又沒法過河了。家長只得去學校背自己的孩子過河。女教師因此決定為孩子們建一座永久的橋。她奔波在政府的各個部門之間,費勁口舌,甚至自己掏錢送禮、請客。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一座鐵橋連線了河的兩岸,孩子不必再為過河而擔心。女教師並沒有因此離開,她在那個小山村里默默耕耘了一輩子。因為奉獻,她得到了快樂。看著孩子們過橋時輕快地身影,看著家長們放心的笑容,她擁有的是最真實的快樂與滿足。正如法國著名作家蒙田所說:“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奉獻的事跡大到人盡皆知,小到可以幫助別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每年三月初旬,我校都會舉行學雷鋒紀念日,讓每位師生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為災區,為貧困地捐款。在我們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有別人幫助過我。在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我騎著車去學校。那時,人還很少,馬路上幾乎還沒有喧鬧的情景。因為天太冷了,人們都沒起來。就在我漫不經心地騎著車,獨享這幽靜的風景時,我的車鏈子響起了清脆的聲音,咔嚓一聲硬生生的掉落在了地上。我面對著那油膩膩的鏈條,無奈的吹著冷風,不知所措。眼看還有半小時就遲到了,這可如何是好?我才騎了三分之一的路程。難道原路返回,讓爸爸修理?在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方,我飽受煎熬。就在這時,上天派了一位幸運者來到我的車前。那一刻,我真的無法表達我心中的感激。我慢慢扭過頭,是一張陌生的臉,臉上充滿了微笑,一隻大手在調節鏈條,經過他三兩下的轉弄,我的車,又能“生龍活虎”的轉動雙輪了。時間沒有容我仔細看,但那一瞬間,卻使我感到那微笑是那么的真誠、樸素。車子很快修理完了。我滿懷感激地仔細看了那微笑的臉:不算黑的皮膚,細小的雙眼掩不住真誠的目光,細碎的皺紋爬滿眼角,開裂的嘴唇微微張開。這是一位年近半百樸實無華的農民。這是何等的普通的一笑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卻讓我始終不能忘卻。它使我第一次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最美好的東西,儘管只是淡淡的一笑。許久以來,那份幫助一直深深埋在我的心中,我曾學著以同樣的方式去扶起跌倒的老人、兒童;幫助推一輛艱難行走的貨車;把雨傘借給同學……而每次當你不求回報的幫助別人並與之真誠的一笑時,你才真正體會到那埋於心底的助人真正含義與價值。那是一種稱不上崇高但卻讓你足以自豪的滋味。我實在找不出恰當的辭彙形容,或許,這句詩會表達它的含義吧“予人玫瑰,留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