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作文高中議論文

【篇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一直是個很被重視的。家風也叫門風,或家教。以前中國家族中多建有祠堂,家有家規,族有族規,鄉有鄉約。雖然各家有各家的家規家風,但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特別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的家風多是大同小異。

一家的家風與一個家庭的“家長”、“”、“族長”有極大的關係。他們個人的道德水準、素養、見識、眼界、心胸、處世、待人等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家風。正如一個企業的文化就是老闆文化一樣,也正如一個軍隊的軍、師、旅、團、營、連、排的作風與“*”的個人作風緊密相關一樣。《亮劍》中的李雲龍的團隊與其它團隊的區別都體現在於李雲龍這個“*”身上,他本人的作風鍛造著、影響著這個團隊的作風。正所謂“將熊熊一個,兵熊熊一窩。”可見,家風的好壞、正歪與家長有著“一脈相承”的干係。

一個良好的家風不僅是家庭之福,更是社會之富。

【篇二】

新年之際,中央電視台推出了一個特別調查節目“家風是什麼?”,節目一播出,立即引發了人們對“家風”的關注,“家風”一詞也風靡大街小巷,網路上關於“家風”的報導更是鋪天蓋地,尤其是一張小學生在開學之日,在教室里一起曬“家風”照片,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沒有看節目的時候,“家風”一詞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通過記者的的鏡頭,讓我對“家風”有了一些理解,在網上我查了“家風”的解釋,說“家風”又稱門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我認為“家風”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用實際行動從一點一滴中做出來的。沒事的時候我也在想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從記事的時候就沒有聽父母對我們講過什麼大道理,鄰裡間的和睦,父母的勤勞,是我童年裡最深的畫面,爸爸的時間觀念很強,經常告訴我們要遵守時間,不論做什麼,都要準時,不能遲到。現在這個習慣仍然伴隨著我,細想一下,我們的生活習慣都是跟隨著父母的習慣慢慢養成的,並以此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記得成家後一次與家人閒聊時,爸爸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就是“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出嫁衣”,就是這一句話,讓我的心態有了很大改變,日常生活我不會計較婆媳妯娌以及姐妹之間的一些瑣事,讓我感嘆的是原來一個大家庭的和睦竟是如此的簡單。

現在想一下守時也算是我們的“家風”吧,父母沒有給我們豐厚的物質生活條件,他們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我們從小就知道要守時,守時是做人的根本,是一種禮貌、一種尊重、更是一種美德,父母在不知不覺中送給了我們這么豐厚的一筆財富,讓我們享用一生。

【篇三】

“做人要守信,像你呀,連守信都沒有做到,難道我還要誇你做得好啊?”這是媽媽教育我時最常說的話,也是最愛說的話。每當這時,我都會不以為然地撇撇嘴。“你房間裡怎么這么亂?地上怎么有這么多腳印?一個女孩子把房間搞得這么亂,說出去別人都不信。你要愛乾淨,不要每次都是我們幫你收拾房間。”在我房間裡拖地的爸爸發出不滿的咆哮,在看電視的我習慣性地堵住耳朵。

瞧瞧,這兩件事在我家是最常發生的。當我第N次放老媽鴿子時,老媽對我進行了教育,並要求我以後要做一個守信的人,當我第N次把家裡弄得又髒又亂時,老爸來向我投訴,“威脅”我如果以後把家裡弄得特別髒,那么便讓我自己打掃。我隨便應付他們的話後,依舊我行我素。

終於有一天,我成功地激起了爸爸媽媽的怒火。媽媽告訴我,放學後她來接我。當我滿心歡喜地站在校門口時卻發現媽媽放我鴿子了。晚上爸爸又對我說:“你明天把家裡收拾乾淨,地拖乾淨……”當我累了一天終於打掃完後,爸爸又“不小心”弄髒了。

經過這件時後,我終於知道了自己的缺點給爸爸媽媽帶來了很多麻煩,也決定改掉這些毛病。

每次只要我做錯了事,爸爸媽媽都會耐心地跟我講道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每次做事爸爸媽媽都會嚴格要求我做到,這就是我家的家訓。

你一定會想爸爸媽媽對我們太嚴厲了,但換個角度想一想,他們還是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的將來,才會嚴格要求我們,要求我們遵守家中的家風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