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對行的議論文800字高中作文

【篇一】

人們常把“言”與“行”相題並論,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意思是說了就要去做,做了一定會有所收穫。

曾子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一天,曾子一家到集市去。曾子的兒子大哭大鬧,不肯去。曾子的妻子說:“要是你不哭的話,明天給你殺豬吃。”兒子聽見有肉吃,就乖乖閉上了嘴。

曾子一家很快就買完東西回家了。第二天,妻子見丈夫拿著器具在磨刀,妻子急了:“我是跟兒子開玩笑的,你怎么當真了!”曾子望著妻子嚴肅地說:“身為父母,我們應該做孩子的榜樣,而不是一直敷衍他們,我們大人都應該做到‘言出必行’。”

妻子聽後無可奈何,啞口無言,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豬被殺,當晚兒子吃上了肉,還對媽媽和爸爸說了一聲謝謝,妻子十分尷尬,紅了臉默默去吃飯了。

通過這一則故事,我們知道了“言出必行”的道理,小朋友們也應該做到。

在17世紀,一位英國紳士走在街上,一位小男孩跑過來說:“先生,要買火柴嗎?”紳士沒回話,想避開。小男孩又說:“先生,要買火柴嗎?”紳士只好說:“我沒帶零錢。”

小男孩把火柴塞進紳士手裡說:“我去幫您換零錢。”紳士等了好久沒等到小男孩,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在辦公,一位小男孩敲了敲門,推開了,紳士發現這個男孩比昨天矮一些,那男孩說:“先生,我的哥哥換錢時被馬車撞了,現在躺在床上,他叫我把錢送來。”

紳士很感動,給了小男孩火柴錢,對他說:“我去看看你哥哥。”在交談中,紳士得知,兩個男孩父母早亡,靠賣火柴為生,紳士想:”雖然孩子們沒錢,但他們卻說到做到。接著,紳士毫不猶豫承擔起了兩個孩子所需的一切費用。

言與行,是相互的,我們要有曾子和男孩們的品質,生活才會美滿。

【篇二】

言與行,常常聯繫在一起。人們常說“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見言與行的緊密關係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導;行,往往是言的實踐。

有的人,喜歡“言”在“行”前。豪言壯語,意氣風發,一派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氣勢,但是,卻常常有言無行,使人只聽到“雷聲”卻不見“雨點”;或是眼高手低,不能行,落得個尷尬的結局,留下笑柄。這一類喜言少行的人可謂是愛好形式,不重內容或是自負自傲之流了。

但也有人常常是“行”在“言”前。他們行動前悄無聲息,默默無聞,只有孺子牛的幹勁,卻沒有霸王的沽名釣譽,待正果修成,事物圓滿之後才放出言論,或仍是一言不發,只留待他人評說。這一類喜行少言的人可謂是實幹家,腳踏實地,認真處世,他們的“言”可

算是一字千金,貨真價實。

也有一些人,既“言”又“行”。他們志向明確,意志堅定,態度認真,行動踏實,堅持言行一致,言出必做。可稱之為說一不二,對自己的言論認真負責的行動者,他們與那些“大炮”們形成極鮮明的對比。

當然,還有一些人不“言”不“行”,甘於沉默,甘於退化。他們毫無進取之心,冷眼觀世界,懨懨欲睡,一副老朽垂死狀,漸漸進入行屍走肉的狀態中。這類人只能被認為是在慢性*,消極沉淪。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不同的人對於“言行”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注釋。從一個人對待“言”與“行”的態度就可以看到他對於生活的態度和對生命的理解,也就能看出他的人生的成敗與否。

“言”與“行”,永遠值得人們深入思考。

【篇三】

言語需要行動,行動則讓想像的花朵散花發出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

————題記

鷹選擇了飛翔的努力,收穫的是翔於雲端的非凡;蟬選擇了知了的自得,收穫的是棲息樹梢的平庸。

當趙括臨陣誇誇其談時,可曾想過戰時的身死人手?當仲永年少鋒芒畢露時,可曾想過日後的泯然眾人?當馬謖在軍帳中信誓旦旦時,可曾想過落敗時的兩眼漣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幾百年前,大詩人陸游便悟透了這個道理。在我看來,行便勝於言。一個偉人的成功並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寫於紙上的。一個人的豪言壯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將其表現出來————從現在行動,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奮鬥。蘇軾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者。所以說,不努力怎能成功,不行動怎能會揚志。一肚空話,一紙濫文,又有何用?

二戰後,德國元首國王真誠地彎下了他的膝蓋,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做出最誠摯的道歉,他為不幸死於戰爭的人悼念,那不是屈服,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正視自己的民族,國家的錯誤。面對錯誤,日本的行為則令人嗤之以鼻,他們的右翼分子公然篡改歷史,修改憲法,修改教科書中的史實,拒不認錯。德國的行動得到的是全世界的諒解與尊重,反之日本的行為則令人髮指。

言與行不僅是相對而立的關係,更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行勝於言,一個人只有腳踏實地,頑強拼搏,積極進取,才能夠造就一番事業,才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