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考優秀作文賞析:以和為貴 萬物共榮

中國,華夏民族的家園。上承炎黃子孫的山脈,薪火相傳;走到今天,中國人依然堅守著以和為貴的理念,立足國內,由向世界,追求萬物共榮之境。

和諧,首先是城市與鄉村的和諧。英國詩人庫伯曾說:“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而在現代化建設高速發展的今天,鄉村的文化與生態機制日漸脆弱。於是,“美麗鄉村”概念應運而生,中國人發起了一場尋根之旅。上至國家領導人提出的“綠水青山,勝過金山銀山”的口號,下至青年返鄉潮的出現,“美麗鄉村”是中國實現和諧社會、走向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一步。

而現代化建設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有人評價,青年返鄉建設“美麗鄉村”,是青年再造的推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北上廣”是無數寒窗苦讀的學子的夢想之地。城市,意味這機遇,也意味著成功;鄉村,則意味著貧窮與落後。一位湖南扶貧青年曾慚愧地回應起自己回到農村老家後放出的狂言:“這裡簡直比上海落後一百年。”的確,現在的鄉村景象是今非 昔比,再也不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之景,再也不見“黃髮垂鬢,並怡然自樂”之景。但正因如此,鄉村所蘊藏的無窮潛力吸引著現代青年返鄉造夢,大展鴻圖。“美麗鄉村”建設,實現的不僅僅是城鄉和諧,更是青年價值觀念的進步,在鄉村發展自己,在鄉村創造價值,實現鄉村人與城市人的和諧共生。

和諧,不僅是本邦內部的和諧,更是萬邦的和諧。老子有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己為(幾於)道。”中國興起的一帶一路建設,正是秉著“親誠惠容,和諧萬邦”的理念打造的廣大開發中國家共同富裕之路。有人揚言這是“中國威脅”,其實達何嘗不是在現今保守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受阻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從深厚的歷史文化中挖掘出來的、具有當代意義的治世理念呢?往西,接通哈薩克斯坦,直到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上北,接蒙古、俄羅斯;向南,開寮國,經越南,至泰國。中國努力延伸橄欖枝,通“一帶一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和為貴,萬物共榮。中國,通過打造美麗鄉村,實現城市與鄉村內在機(肌)理的對接;通過建設一帶一路,實現國與國之間經濟、政治與文化命脈的銜接。21世紀,請看中國和諧建設之路。

【點評】

本文是一篇較為規範的議論文,在立意、結構、思辨、表達等方面都有可取之處。文章圍繞“以和為貴,萬物共榮”這一中心,選取“美麗鄉村”和“一帶一路”兩個關鍵字,挖掘其有機聯繫,闡釋了中國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和諧建設之路。作者對關鍵字的理解較為恰當,且有一定深度,如認為“美麗鄉村”建設可以實現國內城鄉和諧,特別提到青年返鄉參與家鄉建設,反映了“青年價值觀念的進步”至於“一帶一路”建設則是追求萬邦的和諧,通過推動廣大開發中國家走共同富裕之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中可以見出作者關心時事,對國內國際大勢較為熟悉,所論具有鮮明的現實性。另一方面,作者具有較好的文學文化素養,對中外詩文名篇等的引用信手拈來,使得文中議論帶有一定的形象性。文章的不足之處,一是讀者對象不太明確,二是對《老子》的引用不夠準確,個別詞句稍顯生澀。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侯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