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卷高考滿分作文:為什麼“大國工匠”最具風采?

央視播放《大國工匠》節目以後,人們記住了高鳳林、記住了顧秋亮、記住了寧允展……他們才是最具風采的人。

他們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創造一個個驚人的數字,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高鳳林焊接的是火箭發動機噴管。那是數百根幾毫米的空心管線,管壁厚度為1/3毫米,他卻能在三萬多次精密的焊接中,把它們編織在一起,其焊縫細到頭髮絲,人稱火箭“心臟”的焊接人。

顧秋亮在載人潛水器的組裝中,實現了指甲大小的面積承受1公斤水壓,密封面控制在一根頭髮絲1/10的裝配精度,以確保潛水器既不漏水,又能緩衝巨大的水壓。“兩絲”鉗工,風采卓著,名副其實。

寧允展研磨一種高速列車定位臂,就像繡花,把切口表面隱約的豎線,織成一張紋路細密,摩擦力超強的網,精密度達到0.05毫米,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鐵研磨師,其精密度叫人難以置信。

就是這些驚人的數字,讓《大國工匠》揚名中外。

他們心有理想,身懷絕技,愛崗敬業,不放過任何一次攻關的機會。

對於高鳳林來說,凡有新型火箭型號誕生,就是一次難得的技術攻關。如最難的那次,高師傅整整一個月泡在車間,幾乎沒合眼。他的時間,80%給工作,15%給學習,5%留給家庭。

隨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升級的技術攻關,顧秋亮更沒有時間照顧到家裡。海上試驗剛剛啟航,就接到妻子被懷疑惡性腫瘤的電話,而顧師傅卻無暇顧及。後來查出不是惡性腫瘤,他和妻子痛哭一場。顧師傅說:他最虧欠的就是家人。

正在動車組準備攻關高速的時刻,身患白血病的父親再次入院,寧允展雖然意識到父親的時間不多,可是他還是不能陪在父親身邊。得到父親去世的訊息,寧允展的心裡難受極了。

就是這些“大國工匠”的奉獻精神,讓人感嘆,讓山河動容。

工匠們儘管為事業作出如此大的奉獻和犧牲,但他們卻為實現夢想無怨無悔。

正如高鳳林所說,他追求的是民族認可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正是這種追求,牽著他專注做一件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為中國走向製造業強國貢獻力量。

顧秋亮43年來,用他做人的信念,埋頭苦幹、踏實鑽研、挑戰極限,見證了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的輝煌業績。

寧允展說,我不是完人,但我的產品一定是完美的,為了這個完美,我寧願誠實勞動,哪怕犧牲個人的一切!

考試鈴聲響了,但我還是要再說一句:“大國工匠”風采卓著,我要向他們致敬,繼承發揚他們愛崗敬業,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