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不限文體 即要求考生根據所出作文題自由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形式,並且寫出的文章要符合所選文體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20xx高考語文作文素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高考語文作文素材一

不久之前,一名大三學生孟瑞鵬為了搶救兩名落水兒童,失去了年輕的生命。可是兩名孩子的母親為了躲避可能會承擔的責任,而選擇了逃避。看到這則訊息,人們十分氣憤和不解。對這種行為憤怒至極,嗤之以鼻之後,不禁要問:為何因一己之私念而扼殺了若水的上善?當私慾壓倒正義,社會將是一片黑暗,那是多么可怕的一幕?

擔責,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責任,擔起來才知它重於泰山。1920xx年,11歲的美國男孩里根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闖了大禍的里根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說:“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說:“我先借給你,一年後還我。”從此,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掙足12.50美元還給父親。他就是連任美國第49~50屆兩屆總統的里根。他曾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是身心健全的人,不免都要承擔各種責任。小到對家庭、大至對社會和國家。知道責任,勇敢地承擔責任,是每個走向成熟的人的必經歷程;而勇於擔責,則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履責,是重於泰山的天大事情。一個成人,最重要的就是履行自己的職責。“最美司機”吳斌,在被突如其來的石塊砸重後,強忍著劇痛,快打方向盤,猛踩剎車,快速按下鈕打開門,扶著欄桿站了起來,捂著腹部對乘客說:“不要亂跑,等待救援。”然後就倒在地上。乘客得到了救援,可他卻倒在最愛的崗位上。每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在可能由此出發自覺的選擇承擔及對他人和社會責任,他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得才以彰顯。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守責,要保持忍耐堅守的節操。為了完成任務,不辱使命,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後,面對美女酒色不為所動,匈奴迫於無奈將其流放北海。面對“公羊下崽”這種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他選擇了忍耐與堅守。為了完成自己的責任,他孤身一人與羊群相伴的20xx年,始終不辱漢使節氣,他用自己寶貴的青春,雄振了大漢之風。在孤獨荒冷歲的20xx年後,匈漢和好,他以忠於職守和忠誠愛國為己任,名震四海,流傳千古。這不正是華夏子孫所擁有的崇高責任感嗎?

每個人只有對社會和國家負責,真正做到以天下為己任,承擔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社會才得以發展,人類才得以進步。而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幫助孩子逃脫和淡化責任,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當靈魂得到救贖,責任重回正義身邊,那是對正義的褒揚和獎賞,我們對此看到了人性的希望。

20xx高考語文作文素材二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偉大的愛情往往都是如此。青年男女生死以之,半世姻緣不離不棄,即使一朝魂去也永遠相依。正是這樣的人性光彩使得愛情成為一幅不逝的風景,它給人以追尋的希望,給人以深沉的思考。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的河攜著歷史的帆,來了又去,舊了又新。但有些人有些事將化為永遠不逝的風景,歷久彌新,永遠駐紮在記憶的紫禁城中,莊嚴而肅穆,向人們低聲述說著它們不隨時光而去的原因。

訴說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悽美愛情。時光可以帶走生命,但它帶不走記憶在蘇軾心裡的永恆的倩影,“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時間無力攜走真摯的記憶和純真的愛情。當記憶的城門緩緩打開,舊日之景再次浮現,它禁錮了時間之流轉,萬物之光輝。那生前的美好,那走後的孤寂,和那跨越生死的相愛與相依,都將化作永不逝去的風景,去見證人的至情至性。縱使上窮碧落,縱使下盡黃泉,必然有純真的愛情來彰顯人性的美麗。

20xx高考語文作文素材三

尼采曾說:“不要爬上山頂去,也不要站站在山腳,從半高處去看,這個世界真美好。”

的確,從半高處去看,是這個充滿哲理與智慧世界的處世之道。帶上這句箴言上路,我們的人生將像午夜煙花般綻放出華彩。

從半高處看世界,上可以仰望最高峰。最高峰是人生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只有那些具備鴻鵠之志的人,才能仰望,才能追求,才能成功。在晚清那個動盪不安的黑暗年代,孫中山先生站在半高處,仰望著民主共和的這座高峰,樹立“以改革發展為己任,猛力向前”的遠大志向,並致力於成立興中會、同盟會等進步組織,開闢出一道光榮而又荊棘道路,最終實現“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的美好願望。試想,他若不是站在半高處,仰望民主共和的高峰,俯視中華九州大地,展望祖國燦爛的前程,又怎能實現推翻帝制,開闢新天地的理想?為中華民族的文明繁榮,燦爛的明天,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從半高處看世界,下可俯視而添自信。居高臨下,玉樹臨風,雖然沒有“只緣身在最高層”的愜意與傲然,也沒有“捨我其誰”的傲慢與自詡,但卻因俯視低處,足以贏得屬於自己的那份自信,同時因為有高處在上,有追求的目標遙遙相望,吸引著自己去追逐求取,讓自己更加腳踏實地,忘我地拼搏奮進。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當天,朱棣文仍在教室中平靜地給學生上課,喜獲無數國際演員大獎的杜淳仍然不斷堅持深造演繹,堅持把每一個戲份都演得淋漓盡致;克萊爾大贏家阿黛爾依然堅守忠於自己的內心....。.他們都是站在了半高處,儘管人們公認他們已站在最高峰。他們從不滿足已有的成就,而選擇腳踏實地,放下已有的勝利負擔,重新開始另一階段的拼搏。較之那些把自己放在山頂傲然俯視的人們,人生的厚度豈只百倍!因此,這種從半高處看世界的淡然情懷,平和心態應該得以傳承和發揚。

從半高處看世界,可存感激開拓未來。因為高處的尖端人士為我們的人生樹立新的指向標,從古到今,科技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他們心血澆灌,人類社會因為他們而不斷發展進步。俯視低處,在亮麗的城市的角落——卑微但不渺小的他們—農民工、清潔工等在細微之處默默點亮著城市,令生活無限溫暖與美好。站在半高處的我們,因此而感激欣慰,因為無論是高處的他們,還是地處的他們,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為著這個世界增添不可缺少的亮色,高低貴賤亦英雄,未來需要我們共同創造。

從半高處看世界,我們因此有遠大理想,腳踏實地,不忘拼搏;從半高處看世界,我們因此心存感激,開拓進取,共創美好未來。朋友,帶著這句箴言和感動上路,我們的人生會像午夜煙花般綻放出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