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

昨天晚上看了《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感受頗多。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歡迎閱讀!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篇一

最近有很多思考,突然覺得世界的廣闊,過去的大學兩年生活是虛度的兩年,沒有認識,沒有思考,是活著,沒有生活……什麼是生活?人在迷茫時,看看電影或許會帶來啟發,最近看了不少經典電影,尤其是昨天晚上看了《風雨哈佛路》,感受頗多。

在女主角莉斯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追求親情的,渴望父愛母愛的孩子,這是整部影片給我最大的震撼。或許大多數人看到的是一個貧窮女孩如何克服生活的困境,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可是,不管是在電影開頭莉斯無怨無悔甚至逃學只為照顧吸毒,有精神撥那個的母親,還是在電影的最後,莉斯說她願意用她的紐約時報的獎學金和哈佛大學學習機會來換取她的完整的家。甚至她開始改變也就是她明白她必須做出選擇的那一刻也是在母親去世之時……其實,對我們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對莉斯來說,父母的愛特別是母親的愛是她最渴望的,雖然父母是“癮君子”,可是她始終還是愛著他們,她覺得父母是愛她的,雖然他們忘記了。這讓我看到了一個孩子對父母無私的愛,在面試的時候,莉斯本人也意識到她母親像她的孩子,是她一直在照顧著自己的母親。在我看來,這份愛雖然偉大,卻也是一個枷鎖,束縛著莉斯,明明有能力讀好書,改變命運,卻因為要照顧母親而放棄,等到母親死了,才真正衝破束縛,改變自己的命運。愛的兩面性在這裡完全的表現出來,一面是人性的需要,一面卻是束縛、枷鎖,這就帶來了人生的抉擇,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這份愛?

再說說影片的主體,女孩的命運是艱苦的,悲慘的,換成其他人,不一定有這份堅強與自信來改變命運。莉斯說道:“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 正如她所說的那樣,其實在很多時候,挫折並不是不幸,而是變得更好的契機。當我們遇到我們所認為,或者別人所認為的不幸時,我們是永遠的沉浸於這份不幸,讓自己永遠的不幸?還是抓住這個不幸,竭儘自己所能來改變它,或者說是改變自己呢?其實,回顧過去,很多時候,我們會更多的感激生活中的挫折,因為正是這些挫折讓我們改變、進步、長大、成熟……沒有一個成功人士沒有經歷過失敗,可是他們都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然後比一般人更快的站起來,更加堅定的追求他們想要的東西。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在羨慕別人的成功,羨慕別人的過人之處,總覺得他們之所以成功是他們比我們幸運,或者他們身上有著我們認為我們不可能有的東西,其實不然。就拿影片中的莉斯來說,她稱得上比別人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她的伯樂,戴維老師。可是,這份幸運也是她對上學的渴望,以及不放棄的那個30秒。沒有這份堅持與努力,便沒有她在學校讀書的機會,更沒有後來戴維老師對她的那份幫助。所以說,那些看似我們沒有的幸運與過人之處,其實就是人的那份執著與努力的累積,他們做到了那些不容易做到的小事,更堅定的人就能成功。正如這句哈所說:人,總要追求一些東西,而這些追求真的沒有你以為的那么難,最難的是怎么讓自己不要以為它難、以及邁出第一步。

迷茫依舊,可收穫頗多~,相信這就是生活吧~至少現在的我只能看到這些。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篇二

“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動。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些。生活的殘酷會讓人不知所措。於是有人終日沉浸在迷茫彷徨之中,不願意睜大雙眼看清形式,不願去想是哪些細小的因素累積在一起造成了這種局面。”

《風雨哈佛路》攝製於20xx年,是一部感人的勵志影片,表現了一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的故事。麗茲(索拉·伯奇 Thora Birch飾)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貧窮的麗茲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隨著慢慢成長,麗茲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從老師那裡爭取到一張試卷,漂亮的完成答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從現在起,麗茲在漫漫的求學路上開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計申請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面試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然而,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裡面,從不退縮的奮鬥是永恆主題。

我們沒有吸毒地父母,我們不用每天挨餓,我們更不用15歲就過上了流浪地生活。但是,有那么一刻,我們和她一樣,面臨著對自己人生的選擇。只是,有人選擇退卻,有人卻沖向了成功

“我沒有退路,叫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生活的每一個拐角,我們總是給自己太多的退路,我們總是怕有個萬一。可是,殊不知,正是這些退路讓我們忘記了要全力以赴地前進,忘記了要永不屈服地努力!而且,失敗後,我們又得到了太多地安慰,似乎因為別的種種我們地失敗就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都沒有問自己“我為什麼不能做到?”顯然LIZZ沒有退路,是她把自己“逼”向了成功。可能當我們真正懂得放棄所有向前沖,當我們真正懂得逼自己,機會才會出現在下一秒

“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地生活。”數不清身邊到底有多少人在抱怨生活。“菜不如家裡的好!”“錢不夠花!”“衣服不夠新潮!”“爸媽不夠理解我!”……總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理由讓我們厭惡生活。可是,LIZZ,這個我們看來永遠生活在黑暗裡地主人公卻坦然地說“那就是我地生活。”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震撼!在那個連父母的愛都缺乏地歲月里,她依然頑固地儘自己地努力去愛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相比之下,我們是那么的卻諾,連愛都不敢表達不捨得給予。我覺得,真正可憐的是我們!我們不懂感恩。

“請不要閉眼,機會就在下一秒出現。”有時候是不是覺得事情總堆在一起,怎么也處理不完。原因其實很可笑——我們忘了自己是怎樣地在拖延的中浪費了一天又一天!“後天的事情明天做也來得及。”“再睡十分鐘也不會遲到。”“先休息會吧,等一下再做。”……我們不斷地拖延拖延!卻還理直氣壯地抱怨機會總是不降臨。我們似乎忘了時刻準備忘了不要閉眼,於是我們在時光中蹉跎,在歲月中老去。不要羨慕貧窮地LIZZ踏上哈佛之路,因為她比那些還在睡覺的人更值得。

我們都前進在自己的路上,或許有風有雨,或許曲折艱辛。但是,請不要放棄,因為這就是生命!

I am gonna to work as hard as I possibly can,and see what will happens!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篇三

如果不是苦難,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間長大。――――題記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關於是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在很艱難的環境中通過教育,最後改變了生活的故事。關於這部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改變,不管是環境改變了那個女孩的童年,還是哈佛改變了那個女孩的現在,還是教育改變了生活,不管怎么說,整部電影都在描述有關改變的事,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改變。我們應該感激我們現在的生活。因為我們沒有吸毒的父母、不用每天挨餓、更不用15歲就過上了流浪的生活。但是,有一點我們很像,就是在人生路上也會面臨很多選擇。只是有人選擇了退卻,有人卻選擇了沖向成功。“我沒有退路,叫我只能不停的努力向前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活在每一個拐角,我們總是給自己太多的退路,我們總是怕有個萬一。可是,這是這寫退路讓我們忘記了要全力以赴的前進,忘記了要永不屈服的努力。而且,失敗後我們又得到太多的安慰,似乎因為別的種種我們的失敗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都忘記反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能做到”。顯然電影裡的女主角是沒有退路的,所以是她自己把自己逼上絕路的。可能我們真正懂得放棄所有向前沖,當我們真正懂得逼自己,也許機會才會出現在下一秒。一個人的人生命運是分先天和後天的,先天只能給我們成長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然而真正的幸福是靠後天我們自己的努力來的。“我們為要覺得自己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請不要閉眼,機會就在下一秒出現。”有時候總覺得事情做不完,好像什麼都堆到一塊了,怎么也處理不完。原因其實很可笑――我們忘了自己是怎樣在推延中浪費一天一天了!“後天的事情明天做也來得及。”“哎呀,我再睡10分鐘。”“明天做,一定哈!”~~~~我們不斷的拖拖延延,卻還要抱怨機會怎么老是不降臨?一部很簡單的電影,沒有太多的欺負,沒有太多的波折,一切似乎早已注定如此,欠缺的仿佛只是時間。小小的麗莎,有著同生活在這個世間任何一個幸福的家庭的孩子一樣溫馨的記憶。鶯飛草長得春天,母親帶著她去公園,拿硬紙板當墊子從山上滑下來,母親緊緊地她抱在懷裡,那樣燦爛的笑容,開心地喊叫。那份記憶深入骨髓,溫暖她20xx年動盪艱辛的人生。即使在多年之後,在面對紐約時報的評審,她仍舊以平靜而緩慢的語調述說:“我非常愛我的媽媽,她吸毒,也酗酒,基本失明,她還患有精神分裂,但我決不會忘記她愛我,雖然她曾經做過一些事,總是這樣,總是這樣……”吸毒的母親在送去戒毒所回來後終於無法繼續忍受丈夫的無能,帶

著麗莎的姐姐去了爺爺家――另一個暴力者。麗莎天真的以為她留下就能阻止這些,卻不料被送去了收容所,被迫提早面對生活的艱辛。15歲那年麗莎認識了她最好的朋友克里斯,同樣的無家可歸,生活開始沉淪和躁動中生長著,乞討,偷竊,無窮無盡的流浪。母親的去世像人生之河中一個不經意的轉彎,輕輕地,白紙折一下,再展開也有了痕跡。麗莎開始上學,日以繼夜的讀書,也許是生活的經歷也許是天分,麗莎的成績出奇地好。紐約時報的獎學金給了她另一個機會可以去哈佛讀書,或許一切正如麗莎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的:“我非常幸運,因為我心裡所有的安全感被從身體中拋棄,所以我被迫向前看,我必須向前……沒有能後退的路。”然而,在她心底,這一切都抵不過她幼年溫馨的記憶:母親帶著她去公園,拿硬紙板當墊子從山上滑下來,那樣燦爛的笑容,開心地喊叫。我常想,如果麗莎的父母沒有染上毒癮,如果他們還住在學院路,她一定會有幸福的童年,和任何孩子一樣的幸福。然而,這樣的她還能坐在哈佛的課堂里嗎?這是否就是所謂的上帝的公平?還僅僅是上帝的玩笑?生活是如此的黑色幽默,讓渺小的人們難堪無助。我想,不管時間過去多久,女主人公都會被我記起:那是一種不開明,不明確,卻表達一種內斂的表情、不崩潰的尊嚴和不狼狽的痛楚。為了飾演Liz,Throa曾和真實的Liz呆過兩個星期來熟悉Liz。我要說的是,Liz並不是在告訴我無論處境如何艱難都要振作,絕對不是告誡或教訓你要鍥而不捨。這樣說有些奇怪,但Liz不斷努力的目的只是像她說的那樣她已經很糟了,生活對她來說已無退路,那么她就要看看生活到底還會有多糟。這點也正是影片的價值之一,它不是簡單對你進行勵志說教――事實上影片確實意非如此。生活在New York City的女主人公在最末落時做過乞丐,在垃圾箱裡撿拾過食物。她並不在乎,不管她將來會如何的富有美麗,也不管過去怎樣的窮困潦倒,她始終是那副表情,看起來她已習慣任何的變故。Throa的演技真是頂好,記得影片裡Liz母親吸毒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連簡單的葬禮儀式都沒有。棺木就要被下葬,她跳上了棺木,靜靜躺在上邊。自己的母親下場如此慘。她的臉上沒有痛苦,也無撕心裂肺的哭喊。更不是神情木然,茫然無措。她只是坐在那兒,略帶不滿意和失落。但是我們知道,安慰大多數時候捉襟見肘,她很堅強,並不試著憎恨埋怨。要活下去。她影片最後女主人公最後走在哈佛的路上時,她依然是一幅內斂的表情。不崩潰的尊嚴和不狼狽的痛楚。通過小姑娘女主人公被雨水淋濕的臉龐上的堅韌表情,我們可以知道,她永遠不會妥協。“世界在轉動,沒有你,地球照樣會轉動,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確實說得很有道理,世界不會因為你一個人的不幸遭遇而停止轉動或者時空倒退,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逼自己去改變現狀,永遠不要妥協。我們在前進的路上,或許有風有雨,或許曲折艱辛,。但是請不要放棄,這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