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的觀後感精選500字

《穹頂之下》是一篇關於霧霾的調查報告,那么你們了解過《穹頂之下》嗎?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穹頂之下》的觀後感500字,希望幫助到你。

穹頂之下觀後感500字

最近柴靜的《穹頂之下》紀錄片很火,我看了完整的片子:從中我們知道了很多我們應該知道而不知道的知識,知道後為自己生活在這樣毒惡的環境中而感到恐懼。非常佩服柴靜這個女人,之前都有拜讀過她的《看見》這本書,通過她的媒體人的視角看待問題,很客觀、真實!

這部片子引起的反響很強烈,因為內容已經觸及到某些的人和團體的利益,但更關乎我們每個人的生存權益,所以罵聲不斷,讚許聲更是不絕於耳。在我們身處這樣的環境中,這樣的聲音應該多些。

試想每一位公民(包括政府人員和企業自身、個人)都有良知,我們的環境至於如此?!反觀我們的社會,其實最大的問題還 是“錢”的問題、發展的問題,現在的很多人(包括我們在此評論的人)會為了錢而不擇手段,環境問題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大家的問題,可誰又會放棄自己利益去改善環境呢?答案在當前是否定的,所以解決好環境與發展的關係才是根本。

當前,本屆政府已經頒布了深化改革的意見,不光人民民眾意識到了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我想政府應該不傻。或許柴靜的《穹頂之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現,會對能源的深化改革起到助推作用,我們也更希望看到政府、企業和那些的專家們更正面、更負責的回應!

最後,還 是感謝那些有良知的公眾人,也希望有更多的這樣的公眾人物做出更多的利於社會進步的事情,也包括我們每一位人,美好環境,人人有責!

《穹頂之下》觀後感500字

今天,我看了“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柴靜和崔永元的“自拍紀錄片”行為,是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很有價值的努力,值得尊敬(雖然我對崔永元轉基因片子的結論並不贊同)。十八大之前,我認為體制內的媒體,雖然戴著鐐銬跳舞,但還有可以拓展的空間,但這兩年下來,我已經看不到這種希望……所以,柴、崔二位的努力,實際上,在是利用體制外的某種“自由”,在幫助整個新聞行業實施“突圍”。當然,所謂“明星效應”肯定是存在的,但這本來也是有效傳播的題中應有之義,明星、資本、權力……哪個對媒體行業不構成影響?但毋庸過分焦慮--崔的片子,其取材和論證邏輯也受到強烈的質疑,這就是輿論場的自我制衡、糾偏的結果。

《穹頂之下》這部長達一小時四十分鐘的視頻中,柴靜講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也正是這種能力,使得傳播變得有效、而不是類似官樣文章般的無聊,這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傳媒人學習的!柴靜“霧霾”的專題,我認真地看完,說實話,我做了近八年上海市政協委員,而且深入調查過污染問題,但是,我承認自己對霧霾問題的認識程度,遠比不上柴靜--柴靜的沉靜、理性、對材料掌握的充分與展現過程的淋漓盡致……很有說服力。對這個國家的改變,知識分子是有責任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識分子只能服膺於真理,而不是金錢、權力、還包括容易導致“文人相輕”的自我的虛榮心。

穹頂之下觀後感500字範文

星期三下午,我們一同觀看了柴靜關於霧霾調查的紀錄片——《穹頂之下》。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演講,也是一次沉重的演講。向我們展示了我們究竟生活在怎樣的一顆星球上。

眼下,重度污染,霧霾侵襲,生態環境遭到人類無知的破壞,而這一切卻和人類賴以生存的重工業工廠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工廠出於各種原因,省去了對原料的清洗與提純,使得天空中經常飄起顏色讓人望而生畏的污染氣團。這一切在中國,卻缺乏相關部門的有效管理。現在的我們何去何從?我們在眼下的每一次抉擇都會在以後像蝴蝶效應一樣,影響我們子孫後代的生活。

因此,我們是不是應該從小事做起,為我們的環境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出行時,我們時是不是可以選擇更多地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讓父母減少開車的次數?購物時,我們是不是可以選擇有綠色環保標誌的產品、儘量不使用一次性塑膠袋?發現生活中的不環保行為,是不是可以上前進行善意的提醒?面對無良企業的污染行為,是不是可以形式我們的監督權、撥打12369向環保部門進行舉報?

也許我們所做的,不足以徹底改變環境的現狀,但至少可以一點點剝去黑暗、重見藍天。或許,可以減少一個因環境罹患肺癌的受害者。沒有人願意被黑暗永久包裹,這些不忍直視的、難以置信的事實,我寧願它們只是歷史。

只要敢於創新、積極實踐,我們終會迎來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