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建國71周年高中生觀後感怎么寫 建國71周年主題徵文

七十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七十年後,迎來了祖國媽媽七十大壽。建國71周年對於祖國和人民都有著尤其重要的意義,令人久久感懷。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2024年建國71周年高中生觀後感怎么寫?

2024年建國71周年高中生觀後感怎么寫

金黃的季節走來,我們沒有理由不為那沉甸甸的豐收歌唱:從那鐮刀斧頭光芒指引的大道上走來,我們沒有理由不為那紅火火的事業歌唱。那南湖遊船、井岡翠竹、皚皚雪山、光輝延安在我們的夢鄉中越來越近,幾回回,那北國飄香的麥穗、南國早春的鶯花、東部城鄉的日夜繁忙、西部沃土的甦醒,燃燒起我們所有的激情和快樂,在十月的節日裡為您大聲放歌,祖國啊,母親!願您永遠繁榮、昌盛、文明、富強!

在這個偉大的節日裡,您的寬廣胸懷充滿了力量:從南昌起義黎明的那第一聲槍響,到遵義會議上那劃時代的抉擇、延安窯洞和西柏坡燃起的預示著新中國即將在這裡誕生的長明油燈,無數的革命先烈、無數的共產黨人都是這樣前赴後繼、一往無前地實踐著真理,求索著天下勞苦大眾未來的光明呀!皚皚的雪山不會忘記,茫茫的草地不會忘記,楊家嶺成長起來的孩子不會忘記,西柏坡的蒼松翠柏也不會忘記,那個在崢嶸歲月、血火洗禮中誕生的名字,那個始終以為人民民眾謀福祉為宗旨的政黨,她獵獵飄揚的旗幟是一種怎樣的吸引,是一種怎樣充滿感召和鼓舞的神奇力量,引領億萬中國人從貧弱走向強大,從封閉走向開放。站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重溫歷史,讓我們信心萬丈!

在這個偉大的節日裡,我們為自己是您的兒女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從戰鬥年代的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到和平年代的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從激情燃燒的年代的東北大慶到改革開放時期的粵海深圳……在每一個成長的日子,在每一寸被鐮刀斧頭覆蓋的土地上,時時都充滿生機,處處都沾滿驚喜。歷史證明:那個流淌著祖先殷紅的血脈、具有創新意識的民族是個不屈的民族、優秀的民族,那條騰飛在東方的巨龍,目光深邃矚目美好未來,它的兒女勤勞聰慧、勇敢自強。站在過去和未來的交匯點上,擁抱著香港和澳門這兩個遲歸的孩子,重溫那個2001年7月13日10時09分國人為奧運不眠的沸騰之夜,還有什麼語言可以替代你的自豪和升騰不息的夢想!

在這個偉大的節日裡,我們為您的光輝事業充滿無限景仰:從新中國成立時,一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傳遞著無限情思,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那句鏗鏘有力的“實事求是是檢驗和實踐真理的唯一標準”,再到新時期新形勢下的蓬勃發展,祖國母親永遠都是那么青春永駐、活力四溢。她以海的胸懷、光的速度、鋼的品質容納世界,獨立自強、捍衛自己的寧靜家園。她以手中放飛的聖潔白鴿呼喚友誼、和平;她以綠色的橄欖枝呼喚人道、尊嚴,撫慰那些在野蠻和苦痛的戰爭邊緣掙扎著的受傷的心靈。

成長在你的紅旗下,我們走向世界,世界給我們一片掌聲,陣陣喝彩。

在十月的節日裡為您放歌,祖國啊,母親,祝福您永遠美麗、年輕!

建國71周年心得體會

想來想去,也只是想訴一訴最近的心情。我也想用文字去砌一堵華美的牆,傾盡所能,用我的心血和這筆下流淌過的墨色做匠做瓦;用我的感嘆與渾厚的中華九州呼嘯過千年的長風,一起斷斷續續的吹遠!——題記

是誰揮動手中長戟,與我俯瞰九州大地的起起落落?我看見了這在中州山水世代繁衍生息的百姓,那鉛墨色沉睡著的土地正在漫漫長夜中等待著新的希望;我看見剎那閃起的萬家燈火,在前進著時代更迭的黑夜中輝煌一片,生生不息;我看見生我養我的家鄉在呼喚著她所有的遊子快快歸來,親情傳漾;我看見破碎斑駁的圖騰在遠方即將破曉的紅日中咆哮,歷史綿延;我看見風帶著五千年厚實土地的味道翻卷著中華,走過滄桑,吹卻了輕狂,卻未曾被歲月蹉跎。

是誰輕舞著三尺青鋒,披髮覽盡大荒?又是誰開創了盛唐的繁華絕代,讓豐厚的氣息如美酒般流淌?我想知道,為什麼中華的裝束經過了代代變化卻最後只有一個名字叫“唐裝”;我想知道千年前豐腴的女子盛裝後披上美麗華貴的霞帔,親手將打好的金步搖插在發梢上,盈盈俏兮,何等摸樣!我還想親手捧起這些寫著燦爛的絲綢,吹卻掩蓋其上的蛛絲與塵埃,去看那薄脆的往事又是如何讓人讀到一絲沉重和絕望!

我想知道為何會有人在岸邊高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我想看看是誰拔出了斑駁的魚腸古劍刺向了聖上披著的軟甲;我想問問醉臥竹林的阮籍是否看透了風塵太過黑暗骯髒,才甘心隱居,日日飲那熱辣的的液體消度時光;也想聽聽嵇康臨終前嘆息那終將絕響且狂傲難當的《廣陵散》到底是什麼樣;我想數一數日日顛沛流離的杜少陵鬢邊有多少憂國憂民的白髮,代他杳無音信的親朋好友寄一紙悲情哀嘆好讓他不再嘆“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我想算一算李太白喝過多少斗酒,一天天都在高聲放歌著“與爾同消萬古愁”的豪情與才氣,讓人仰望;回過頭來也要為那無奈投江的屈原浩嘆,輕吟他略帶狂放的《離騷》在汩羅江畔……

是誰用手指無意間撥過了楚弦,短小的五弦琴唱著屬於誰的歌謠,淡淡音流飄蕩;琵琶在白居易在遇見了酒家女後發出了錯落有致的音響,大珠小珠落玉盤;二胡依依呀呀的唱著,黑夜中驀然綻放焰火般風華絕代的《霸王別姬》,留給後世對當年楚霸王托著虞姬屍首的無盡悲涼!此刻,長笛上落著的《梅花三弄》久久迴腸。

是誰捧著這支已經燃了五千年的蠟燭走過了漫漫長夜,一路點燃鮮艷的大好河山,熊熊燃燒!我要用手指掬上流過的風,捧到嘴邊品嘗塵埃中五千年的味道是否壓過了藏了千年的梨花釀!

許多年後,我可以再次翻開泛黃的《楚辭》,知道有人發問,知道原來是羲和將太陽送上九霄,原來是大司命掌控著人的生死………,原來是《離騷》中一股不得志的悲傷無名襲來;我可以翻開我想要看的古籍去查找我要的答案;我可以踏上漫漫路去覽那萬千大好河山去撫摸九州大地的古老與滄桑;我可以埋頭聽隱隱的龍吟,抬頭看鳴矣高崗的鳳凰。

……不夠……

我欲乘風破玄黃,怎奈秋風剪斷,寸寸斜陽!

不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也不是欲說還休。

生我養我的華夏坐在屬於她的土地上,揮舞著湛廬古劍,披著華美的朝霞萬丈,懷抱著用五千年的時間釀製的美酒,用中原青銅鼎做觴,略帶醉意地抒寫著一切,嘴邊還哼唱著變化著的曲腔。

我看見了大地的寧靜和時間的流逝,千年流轉至今。

九州華夏,還將繼續下去,源遠流長,合著不老的風吹過每一個角落,萬里長城,茫茫大漠,轉瞬間滄海桑田。

她血管里龍的血脈在汩汩流淌,帶著華夏的驕傲與自豪走向明天,帶著這個古老民族的後人搏擊長空。

建國71周年主題徵文

曾幾何時,歷經多少風雨,終於五星紅旗飄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上空。如今,幾十載歲月已逝,五星紅旗伴隨著國歌,迎著朝陽,代表著中國的輝煌,每天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坎坷征途上,有多少人為了辭別苦難的昨天,戎馬倥傯,浴血奮戰,用自己的鮮血描繪祖國的藍圖;又有多少人為了辭別坎坷的今天,用勤勞無私的雙手去呼喚著朝陽,使幾代人的夢想變為現實。幾十年的歲月蹉跎,既有創業的歡樂、奮鬥的愉悅,也有命運的悲壯詠嘆,組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壯麗史詩。

多少年了,飽經滄桑的祖國依然挺立在世界的東方,依然那么風姿颯颯。祖國,這個字眼包含了多少含義!她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生命。祖國的昨天值得我們沉思,祖國的今天充滿生機。我們只有將個人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系在一起,才能讓中華文明更輝煌,使祖國的明天更璀璨!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有多少先輩為了祖國的強盛,民族的興榮,前赴後繼,奮鬥不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貢獻。而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生於斯,長於斯,正處於這一繼往開來的時期,要立志做一個無愧於先人,有理想、有作為的一代新青年。為祖國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而奮鬥,是歷史賦於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要掌握更多知識,打好基礎,為未來的創業史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