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養的話題600字作文

沒有光明的大地一片黑暗,沒有教育的青春兵荒馬亂。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於教養的話題600字作文,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關於教養的話題600字作文篇1

周六回老家,經過兩條專賣文物的大街,於是隨父母一家一家的進去看。

有一家進去後,我就埋頭看櫃檯上的小雕塑、小文物,父母就向一位很有風度的老先生問價錢:“老先生,這東西幾百塊錢?”老先生默不作聲,像沒聽見一樣。我想:他是不是以為我們出錢太低?於是問:“那幾千?幾萬?”老先生依舊默不作聲。我急了,喊了一句:“你賣不賣?”他終於開口了:“我不賣!”“你為什麼不買?你不買東西開店幹嘛啊?閒的啊!”“這店是我開的沒錯,你們進來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邊看,然後問我賣不賣,我不賣!”這位老人頓時把我點醒了,我發現我像一個沒有教養的人。

記得有一次,我們上體育課,有一位實習的體育老師叫我,指著我喊:“哎!你,就是你,過來!”由於我不知道他叫的誰,於是沒有過去。

過了一會兒,他竟然走了過來,上來就揪著我的耳朵喊:“我剛剛叫你沒聽見嗎?耳朵聾了還是眼睛瞎了?沒看見嗎?”我很委屈,卻不敢反駁。他的做法先不說對或錯,總之讓我很下不來台,畢竟當著同學們的面。

小時候,所有大人都不允許我們這樣對待別人,可這如今變成中學裡、大學裡司空見慣的事情——這就是沒教養。

但我不再這樣了,例如上課,誰都會有犯錯的時候,老師做或說錯了,只要不是知識性錯誤,我們先掩過去,下課再找老師說;當我們犯錯的時候,希望老師也給我們一個面子,原諒我們,畢竟盜竊犯也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何況我們的路還很長。

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關於教養的話題600字作文篇2

第一次品味到教養的芬芳,是在我中學快畢業的時候。那天,我隨擁擠的人流鑽進了一輛公共汽車,在車上向里攢動的時候,踩了一個人的腳,我還來不及說對不起,身後傳來一個溫文少女的聲音:“先生,我把你的腳踩了。”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回頭一笑,少女那清純的氣息和教養的芬芳使我如醍醐灌頂。

前兩年,我騎著腳踏車行進到一個十字路口,側路上一位騎腳踏車的少婦斜刺里向我沖了過來,我急忙捏閘,但少婦的腳踏車還是撞在了我的前輪上停了下來,我心跳100地怨道:“騎車別走神啊!”我估計她會與我爭執一番,卻不料她漲紅著臉沖我說了句至今都令我嘆服的話:“我看你騎車很瀟灑的。”我當時一時語塞,看她的車沒有什麼損傷,也還了她一句:“我看你騎車很漂亮的。”於是相視一笑,各走各的。

我一直將教養理解成很正統的表現,這兩次際遇卻使我感受到詼諧更接近教養的本意,也使教養更芬芳襲人。

然而,更多的時候,教養像小學生課本,不知讓國人拋到哪到哪個角落裡去了。

有一次,我去見過一位來遠來的朋友,乘電梯下到一樓的時候,電梯裡的五個人正在往外走,電梯外的幾位同胞便急不可待地往裡滲透,唯一站在旁邊等裡面的都出來後才進去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外賓。我無意糟蹋我的同胞,我也不喜歡外國人身上那股刺鼻的香水味,但我卻欣賞那個老外的教養的芬芳。

另一件令國人大跌眼鏡的事是發生在某市一條繁華的大街上。那天,在一家商店的櫥窗邊,一位丰韻少婦蹲在地上賣草編的蚱蜢、蝦和蛇等工藝品。她的身邊圍了許多人,多是男人,我初以為他們在欣賞少婦那靈巧的草編手藝,卻突然發現他們在窺視少婦因蹲著而敞開的領口裡的豐乳。在我該不知如何提醒少婦的時候,一對外國夫婦走過來,也許他們也發現了這秘密,只見那個男的與翻譯嘰哩呱啦一陣後,翻譯對少婦說:“這位外國人將你的草編全買了,請問多少錢?”少婦欣喜地回答:“一共20元錢。”

少婦心滿意足地走了,圍觀的一夥人也悻悻地散去。而那個外國朋友並未將草編工藝品塞進他們的旅行包,卻微笑著將草編一個個地送給了他們所遇到的、用好奇的目光看他們的兒童。

那一刻,我感到教養的芬芳在大街上瀰漫。

與一此刻意的或道貌岸然的所謂教養相比,這些不經意間的舉止是教養的上品,是教養的極至,芬芳得沁人心脾。

關於教養的話題600字作文篇3

不久以前,我應約去一家報社做評審,他們要招聘9名編輯和記者。天氣不好,我沒有開車,我家附近的巴士也正巧可以到達報社門口。

我上了車。正是上班的時間,車上的人很多,早就沒有了座位,我就一手抓住吊環,一手拿起帶的報紙看起來。也就是過了兩站,一位大約有70多歲的老人上了車。公車的喇叭里響起了“尊重老人是社會美德,請為老人讓座,我們表示感謝!”的聲音。我就站在車右側靠前的位置,我的身邊就是寫“老殘婦孕專座”的位置。可是,我卻發現,那上邊坐著的一位年輕人絲毫沒有讓座的意思,他似乎沒有聽到喇叭里的聲音。車上的很多人都看他。看他無動於衷,我忍無可忍,主動對他說:“青年人,你坐的位置是老殘婦孕專座,請你讓給老人!”

年輕人似乎沒有聽到我的聲音,他把頭扭向了窗外。

任憑車上無數雙眼睛投來鄙夷和憤怒的目光,年輕人始終沒有讓座。我始終看著他,也記住了他的相貌。

到了報社附近的站牌,我該下車了。我驚奇的是,年輕人也在這裡下車了。我奇怪,這個年輕人不像是媒體的人員,媒體工作者應該沒有這樣的素質吧?

我到了位於報社大樓二樓的會議室,這裡是招聘現場。我坐到了寫著我的名字的座位後面,專家評審總計4人。

招聘程式開始了,每一個應聘者有5分鐘的陳述時間。今天來的應聘者,都是筆試已經過關的優秀者,我們幾位是來把關面試的,主要考察應聘者的基本素質。

第一個應聘者很優秀,我們幾位評審一致通過了。第二個應聘者上來了。看著他,我十分驚詫,這個穿著得體的青年人,不正是我剛剛在公車上遇到的主角嗎?那個不肯為老人讓座的人,正是他啊。

他顯然也認出了我,上台以後,站在我的面前,他也露出了十分尷尬的表情。

該他陳述了,但是我發現,他已經完全亂了方寸,表情侷促,目光閃爍,滿臉羞愧,答非所問。

在場的人當中,剛才的故事只有我們兩個知道,理智告訴我,我不能當眾戳穿他。但是,我內心決定,無論他現場回答問題多么圓滿,我也會投上自己的反對票。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他沒有通過,他失去了一個人生的機會,而這個機會,也許可以成為他人生成功的起點。

哈佛大學的教科書中也講過一個這樣的故事:塞姆頓被認為是村上最沒有教養的孩子,因為他說話很粗魯野蠻。他在路上經常被人指責。如果碰到衣著講究的人,他就會說人家是花花公子;如果碰到穿著破爛的人,他就說人家是叫花子。

一天下午,他和同伴放學回家,剛好碰到一個陌生人從村子裡經過。那個人穿得很樸素,但卻非常整潔。他手裡拿著一根細木棍,棍的另一端還有一些凸起的地方,他頭上戴?一頂遮陽的帽子。

很快,塞姆頓打起了這個陌生人的主意。他向同伴擠了一下眼睛,說:“看我怎么戲弄他。”他偷偷地走到那人背後,把他的帽子打掉後就跑掉了。陌生人轉過身看了一下,還沒等他開口說什麼,塞姆頓就已經跑遠了。那個人把帽子戴上,繼續趕路。塞姆頓用和上次一樣的方法想耍那個人,可這回被逮住了。

那個人怔怔地看著塞姆頓的臉,塞姆頓卻趁機掙脫了。一會兒他發現在同伴面前丟臉了,就開始用石塊砸向那個陌生人。塞姆頓用石塊把那個人的頭砸破後,他開始害怕了,便偷偷摸摸繞過田野回了家。塞姆頓快到家時,妹妹露琳剛好出來碰到他。露琳的手裡拿一條漂亮的項鍊,還拿著一些新書。

露琳激動地告訴塞姆頓,幾年前離開他們的叔叔回來了,現在就住在家裡,叔叔還給家裡人買了很多漂亮的禮物。為了給哥哥和父親一個驚喜,他把車停在了一里外的一家客棧。露琳還說,叔叔經過村莊時被幾個壞孩子用石塊砸傷了眼睛,不過母親已經幫他包紮上了。“你的臉怎么看起來這么蒼白?”露琳改變語氣問。塞姆頓告訴她沒有什麼事,就趕快跑回家,爬到自己樓上的房間,不一會兒母親叫他下來見叔叔。塞姆頓站在客廳門口,不敢進來。

母親問:“塞姆頓,你為什麼不進來呢?平常可沒有這么害羞呀!看看這塊表多漂亮,是你叔叔給你買的。”塞姆頓羞愧極了,露琳抓住他的手,把他拉到客廳。塞姆頓低著頭。用雙手捂臉。叔叔來到塞姆頓的身旁,親切地把他的手拿開,說:“塞姆頓,你不歡迎叔叔嗎?”可是叔叔很快退了回去,說:“哥哥,他是你的兒子嗎?他就是在街上砸我的那個壞小孩。”

善良的父親和母親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既驚訝又難過。雖然叔叔的傷口慢慢地好了,可是父親卻怎么也不讓塞姆頓要那塊金表,也不給他那些好看的書,雖然那些都是叔叔買給他的。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分到了禮物,塞姆頓只得看著他們快樂。

哈佛大學意在用這個故事告誡它的學生們:懂得尊重別人,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有教養和禮貌是一個人起碼的素養,而沒有教養的人會失去很多難得的機會。

無論是我親身經歷的故事,還是哈佛的這個例子,就在我們的身邊常常發生。我們不得不遺憾地看到,很多人就這樣輕易地失去了人生中的大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