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策略七種

記憶策略七種

一、討論有利於記憶

大概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讀國中和高中的時候,考試的前幾天,幾個好朋友集中到某個同學的家裡,吵吵嚷嚷地討論習題集。

由某一個人講自己的解法,這時有疑問的同學就會質問,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於是大家七嘴八舌地把自己想到的,積極地說了出來。在最後,得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再到答案欄里去驗證是否正確。若是錯了,由大家討論出錯處,把它糾正過來。

確實,這樣一來,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揚和彌補。一個人很難理解的問題,這時就能比較順利地解決。大家就同一個問題思考、發表意見,因而能很清楚地了解和記住解決問題以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啟發,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靈感,從而發現和理解問題的本質。

靠自己一個人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即使原封不動地都記下來,結果也是有限的。做提綱、出聲讀、多次反覆閱讀固然很必要,但是兩三個人把彼此不足之處互相補充,效果就更好。從這個意義上看,有組織的講習會、讀書會等等.對驗證知識是很有效的。參加的人數以兩個人或三四個人為最合適。

二、巧記教科書中的資料

讀教科書時,我們的注意力應集中在哪裡?這個問題頗值得關心。這種學習和日常信息的學習有兩點不同。第一點差別在於如何集中注意力。讀教科書必須全神貫注,不能分散注意力。除非本來就對教科書興趣極濃厚,否則,在記住教科書中的內容之前,必須先增進對它的專注力。第二點差別是從教科書中找出有關的資料相當困難。決定教科書中哪些資料應該記憶很重要。我們有時候得讀完一整段,甚至一章才能知道哪些資料是重要的,哪些是無關緊要的。

有效地找出相關資料的第一步是增進專注力。人都好奇,容易被新奇的事吸引,甚至還會主動尋找新奇的刺激。因而讀教科書時,極容易被新奇的刺激干擾而分散注意力。為此我們得採取一些措施以免注意力分散,比如找個安靜的地方讀書,避免視覺的干擾。假如發現自己讀書的時候經常瞪著窗外看(由於街道上的景物經常在變動,容易引人注意),不妨把頭轉個方向,或者放下窗簾。不過,很難完全根除外在干擾,因為人們一般不太願意錯過有趣的事。必須切記自己該做的事情。當集中精力看書時,暫時把自己和其他的刺激隔絕,然後休息片刻,再決定是否繼續讀下去。

除了注意力要集中在教科書上之外,還得學習專注的態度。心理學家發現,人很難立即全神貫注在較困難的工作上。建議先從容易的材料閱讀起,比如先看一會兒雜誌或小說,再讀正課的書。這樣由易而難,能幫助你進入全神貫注的境界。

下一步是找出有關的、重要的、必須記住的材料。前面已經說過,除非把整章都看過,否則很難分辨哪些材料是有關的、重要的。因此,不妨把整章的材料看一遍,但不必急於把它背下來。這樣做一方面幫助了解各段間的關係,一方面也增進專注力。下一步才把注意力放在細節上,把整章的內容看一遍。這一次慢慢看,並且仔細地讀。找出書中要表達的重點,將它畫線,或做出記號,以便記憶的時候能很快找到它們。但是不要把整章的每一句都畫上記號。畫的重點太多等於沒有重點,或者說還沒有找到重要的概念。心理學家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所畫的重點往往少於成績差的。聰明的學生總是能找到真正的重點。找出重點也能幫助組織材料做進一步的學習。

總而言之,研讀教科書中的內容,首先得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上;其次是要專心找出整章中最重要的概念,以便了解所研讀的主題。

"記憶源於注意" !切記這句話。即使知道各種增進記憶的方法,如果缺乏注意力,仍然無濟於事

三、書寫評註能幫助記憶

與工作和趣味有重要關係而僅僅瀏覽的書籍,其細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起來。要想把讀過的書記得很清楚,那就需要相應地下點工夫了。

大凡每冊書,至少要有原稿紙三百張以上的內容,不會處處都重要。先把覺得重要的地方想辦法找出來。

書里夾上書帶或書籤固然可以,但需要的地方多了就不方便了。這時可夾上不致影響翻書頁的紙條。還可用筆,在有趣、有用、有疑問之處,隨手打上記號。在空白的地方寫上感想、聯想,也能加深理解,幫助記憶。像準備考試那樣,用紅、黃色鉛筆畫上底線也有效用。

如果是怕弄髒的書或是他人的書,就在其它紙片上標明頁數、行數。

評論家竹村健一氏在讀完書之後,就把書的提要和覺得有趣之處寫在內封里,這樣可以由部分想起全書。需要時只要拿起那本書,那些東西就會有用場,成為記憶的"引子"。

把書保持得乾乾淨淨曾被看成是一種美德。如果能把書保持乾淨,當然不錯。但是,還是希望先考慮把書"讀活"。書是工具,要想到它是消費品,如果是自己的書只管儘量畫線、加批註語好了。大部頭的書盡可拆散,把必要的部分拿下好了。

為了把值得反覆玩味的地方印在腦子裡,為了記得準確,這樣的方法是有效率的。

四、經常翻辭典可增強記憶力

英語好的人都有愛翻辭典的習慣。準備幾種辭典,放在公司、私宅書齋里或帶在身邊,隨用途、場所的不同,巧為套用吧。如有袖珍辭典那就更好了。

當瀏覽報紙、雜誌和書籍,發現某個學過的單詞在那個句子裡講不通時,立刻就去翻辭典。這樣一來,就常常會發現過去自己所不知道的意義和用法。

辭書如"萬寶囊"。它積蓄了各式各樣的知識,越翻它越可收到增強記憶之效。遇到自己所不知道的詞語和問題時,也許只要是向知道的人一打聽,立刻就能解決問題,擺脫困境。但是請教別人是通過耳朵去獲得知識,如果事後自己不再作一次驗證,記憶很快就會淡薄。

查閱辭書,表明有弄清單詞意義、用法的積極願望和好奇心。這是記憶的思想準備。

對已知的單詞翻閱辭書,能夠驗證自己從前的記憶,把不穩定狀態的記憶進一步落實。

現在是號稱情報化的時代,電視、廣播、報紙、雜誌電腦網路提供給人們的情報是龐大的。稍不留心,就會看漏、聽漏,使重要情報從一邊滑過去。如果經常把辭典放在自己身邊,發現有什麼不懂的詞語和問題,馬上就查辭典,就可以得到啟發。

養成隨時查閱辭典或各種事典的習慣。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如果不檢查、不記住,就無從回憶。積累知識就會受到影響。

被稱為小說家、學者、評論家的人當中,也有不少可稱為"辭書愛好者"。他們異口同聲說辭書是"讀物"。也有人把辭書推崇為"愛讀的書"。

我們每次打開辭書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發。常常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還有很多很多詞語不知道啊!" "還有這么美的詞語嗎?""這個詞是這個意思啊,我原來想錯了。"

讀書可增加知識,讀書可使大腦靈活起來。大腦容量是無限的,往腦子裡裝多少,腦細胞都能吸收,決不會流溢出來。

把擺著不讀的各種辭典,有效的利用起來吧。

五、 記住數字"巧門"

記數字並不難,有一套推理方法可用。不過最要緊的步驟仍是先注意它,也就是在記住數字之前,必須先注意它,將它和其他的數字分開,全神貫注不受其他數字的干擾。其次是找出數字間的關係。比如,369-2468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出前三個數字是3的倍數。後四個數字則是2的倍數。當然,並非所有數字都有這么明顯的規律,但許多數字相互間的確有特殊的關係。當你注意一個數字,嘗試找出其間的關係,有助於對它的記憶。

請你看看下面的數字,每次只看一個,看看能否發現數字間的關係。然後再看下一個數字,直到看完所有的數字為止。然後嘗試去回想,看看能想出多少個數字。在下一段里將列舉這些數字間的關係。請試試看吧!

543--2109

426--4686

107--4159

342--5167

前兩個數字較簡單,後兩個可能有點困難。第一個數字從5開始遞減l,直到0,再從9輪起。第二個數字從4起,先減去2得2:再從另一個偶數6減去2得4:再從另一個偶數8減去2得6。第三個數字有點不一樣。剛開始時把1和0並在一起變成10,10減去3得7;7再減3得4;再次得l。最後則是4加1得5;再加4得9。最後一個數字是把兩個數字當作一個單位去運算。(請你試著看出其間的關係)假如你找不出來,不妨試著把34減去9;再減9;再減。現在你已經知道這四種關係了。試著再去回憶這些號碼。這方法的確可行,不是嗎?

並非所有的數字都有內在的關係。有些數字必須靠其他方式才能記住。

六、如何記住列表

到雜貨店買東西、逛街採購、準備考試都得一次記下許多項目。多項目的記憶首先也得注意每個項目,然後才能依次將它們記下。

在系列學習中,要在同系列中找出和某一項目相似的其他項目。比如某人要買鹽、葡萄、蘋果、玉蜀黍、桔子、胡椒、豌豆、胡蘿蔔、辣椒粉九種東西,在這些東西中,包括三種蔬菜、三種水果、三種調味品。先把這些東西列表處理,將有助於記憶。

假如項目的先後順序很重要,那么不但得注意每個項目的名稱,還得注意相鄰的項目是什麼,分析哪一項目在前,哪一項目在後。

系列學習的要素是先注意每一個項目,再嘗試找出項目和項目間的關係,或相鄰項目之間的關係。這種整理或分析的過程將使資料很容易存入記憶系統。

七、通過卡片遊戲來記憶

學生最費勁的記憶對象之一是英語單詞。

據說考大學,最低限度要記憶六千個單詞。若是從國中時代起就勤奮地增加單詞量,則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目標,但一般人卻很少這樣做。

進了高中以後才想彌補這個損失,不得不因為"聯考"去記憶單詞而感到焦慮。考前突擊怎能不痛苦呢?拚命去記憶,卻仍然像竹籃打水,忘得精光,如同徘徊在阿鼻地獄一樣,哪裡還有一絲快樂。

這時可用卡片遊戲幫助記億。用圖畫紙製作很多寬7厘米、長3厘米的長方形卡片,在這卡片上面寫上需要記憶的英語單詞,背面寫上詞意。把容易錯和有特別用法的地方弄清之後,也一併記在背面。正面用黑色、背面用紅色,很醒目,便於區別。

做好卡片之後,先讀正面單詞,再看背面意義進行記憶。大體上覺得記住了時,就把卡片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胡亂放置。然後把自己記住的單詞卡片揀出來,翻過來看看自己記憶得是否準確。記對了的,放進小箱內,錯了的放在另一邊。

這時桌子上便只剩下一些意義沒記清的單詞卡片。又回頭來一張張地努力去記憶它的意思。接著再把最後仍未記住的和記錯的單詞卡片集中起來重新記憶。

這樣反反覆覆之後,就會為卡片漸漸減少而高興,對記憶本身也有了興趣。若是把記憶所需時間和幾勝幾敗也記錄下來,就會激勵自己的意志。

卡片張數一次以50張左右為宜。因為是卡片,也就不像筆記本和單詞簿那樣非要有一定順序,這是它的優點。

如果是幾個人同時來比賽,會更有興趣。把卡片擺在桌子上,每人一次只準揀一張,由揀的人說那張卡片所寫單詞的意義。說對了的,給他記一分,說錯了的扣一分。記完為止,然後評分。到最後桌子上如仍殘留著卡片時,大伙兒就一一翻過來再記。

當然這種方法不限於記憶英語單詞。把要記憶的人名寫好後,在後面寫上該人的有關事項,就能記住這些人。此外也可以把這種方法用於記憶其它各種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