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家鄉的特產作文(匯總)

【篇一】

我的家鄉是廣西省百色市隆林縣。要說到土特產那可真是數不勝數,比如說蔗糖、臘肉、芭蕉……

今天我要介紹的是其中的一樣——臘肉。臘肉在我們這裡每當過年的時候都會殺豬,剩下的肉都會拿來製作成臘肉。具體做法如下:

一、先用鹽把肉塗抹一遍如果喜歡吃辣椒的也可以用辣椒粉塗抹。

二、在肉的首部用尖刀戳一個口,然後用繩子穿過打一個結,再把它掛在灶頭上,經過日積月累的煙燻,就可以成為美味的臘肉。

臘肉你看起來是黑乎乎的,但是嘗一口卻是美味無比。

【篇二】

我的家鄉在江蘇鎮江,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在這裡,有著名的“三山”,風景秀美;在這裡,有各朝各代遺留下來的文化古蹟,歷史悠久。鎮江的特產,有著名的“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現在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面鍋裡面煮鍋蓋”的“鍋蓋面”。

據說這鍋蓋面起源於清朝中期,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出現的。如果你不了解這個傳說,那就請聽我細細道來

清朝中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微服私訪時,一路遊歷,欣賞美景,來到了一座江南小城——鎮江。一日中午,乾隆皇帝感到餓了,便來到一家麵館,要了一碗麵,等了很長時間,面才送來。他嘗了一口,立刻感到這面與平時在皇宮裡吃的不一樣:這面爽口無比,不油膩。而皇宮裡的面,又油又不入味。他吃完後,便到廚房去看了一眼,發現這面鍋里居然漂著個小鍋蓋!乾隆很疑惑,便去問老闆娘為什麼鍋裡面要放個小鍋蓋。老闆娘這才發現,原來是自己不小心,將湯罐上面的小樟木蓋子錯放進面鍋裡面去了。就這無意之舉,就誕生了鎮江的“鍋蓋面”。原來,這樟木鍋蓋,一方面能吸走鍋里的油,一方面還能散發出樟木的清香,所以,這麵條才這么好吃!乾隆說:“既然是面鍋里有鍋蓋,那就給這個面起個名字叫‘鍋蓋面’吧!”說完,便讓人拿出文房四寶,為這面題字。後來,鎮江鍋蓋面就流行了。

上面說的就是鎮江鍋蓋面的由來。如果你還想知道其他兩怪的歷史,那就請到鎮江來吧。我會帶你遊歷鎮江的名勝古蹟,並詳細介紹給你那其餘兩“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