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皮影戲作文

那天,老媽得知我考上城裡電台記者的訊息,高興得合不攏嘴兒,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她逢人便講,我兒子不在咱們鄉里的學校當老師了,他考上城裡電台的記者啦,村里人都問電台是幹啥的,老媽解釋說,就是小嗽叭能廣播的那玩意兒,我兒子就給那裡寫材料,讓廣播員給廣播廣播,完了咱們就能在喇叭和電匣子(收音機)里聽到他寫的材料了,樸實善良的鄉親們都伸出大拇指讚嘆:這小子也忒邪乎呀,真有出息!

老媽臉上堆滿笑容:是啊,是啊。那興奮勁兒,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分享這份喜訊。他吩咐老爹:明天趕緊到大集上割5斤豬肉,買幾條大鯉魚,備點青菜,我泡豆子,磨豆腐,咱們得請幾個影匠(山里唱皮影戲的藝人),到咱們家唱幾天皮影戲,把親戚和鄰里鄰居都請來,一起歡喜歡喜。

皮影戲在故鄉青龍有著久遠的歷史,我們那個小村位於青龍河下游,離撫寧、盧龍、遷安、遷西不遠,世世代代受冀東皮影藝術影響較深,雖然偏僻遙遠,但有個重要的習俗,就是婚喪嫁娶,添人進口,高考升學,糧食豐收,老人壽日,過年過節,甚至牛下犢子,驢下駒子,老母豬下豬仔兒都要請來皮影戲班子唱一兩天皮影戲。小時候,爺爺常給我們講青龍那些出名影匠的故事。給我們講的最多的是青龍肖營子沙溝村滿族人李秀唱皮影的故事,他給我講,李秀從小就在本地學唱皮影,後來他到唐山,樂亭等地當唱皮影學徒,起早貪黑練功夫,長大後成了 “冀東名髯”。他最拿手的皮影劇《雙掛印》、《罵王朗》、《琵琶詞》,都唱到了天津、瀋陽、長春、哈爾濱那些大地方。還到美國、日本、朝鮮演出,在唐山創造了活人演唱的“皮影戲”,被譽為“皮黃大王”。

我第一次看皮影戲是在不到10歲的一個冬天,那時“四人幫”已經粉碎了,一天,村里大喇叭廣播說,老鴉窩村(我們鄰村)的皮影戲班子來咱們村唱皮影戲了,現在正在學校的操場上搭戲台子,晚上大家都來看皮影戲吧。我們這幫猴急猴急的孩子,哪能等到晚上?廣播剛停,我們就跑到學校的操場上,看看皮影戲台子是啥樣的,到那裡一看,挺失望的,幾根長木頭桿子綁成個大架子,架子上面鋪上木板,在木板上面搭出方方正正的小房子,房子南面留出一個大大的“窗戶”,“窗戶” 上貼一層薄薄的,雪白雪白的綢子布,搭台子的師傅告訴我們,白綢子布就是螢幕,皮影人就借著明亮的燈光在白綢子布前表演,我們在台子外面看到的就是皮影了。

演皮影最費事兒的就是雕刻好皮影人了。家鄉的皮戲班子裡的皮影人兒,以驢皮為材料,造型獨特,具有滿族粗獷的味道。村裡的楊俊義二哥心靈手巧,最擅長雕刻皮影人兒,他家現里藏著人物頭茬(影人兒頭部)圖案一百多種、影人戳子(身)一百多種、道具圖案幾十種,顏色為紅、綠、黃、白、黑,紫,紅、黑、紫色代表忠、具有褒揚的意味,綠、黃、白代表奸,具有貶損的含義,我們這些小孩子經常到二哥家看他雕刻皮影人,有時還拿回點下角料玩兒。

演皮影戲是要在黑天后進行的,那天,天剛黑下來,學校的操場裡,咚咚鏘、咚咚鏘……開場鑼鼓就響起來,鑼聲、鼓聲、喝彩聲響作一團,白色的銀幕上頓時人影起舞,皮影戲台里三層外三層的被鄉親們圍得嚴嚴實實,我們這些孩子好奇,好不容易才擠了戲台子裡,只見那裡擺著一個一米來高的木架子。木架上擺著許多皮影人兒,影匠在皮影人的“腳上”“手上”連線上不短不長的小木棍兒,影匠手握小木棍兒,雙手靈活地舞著皮影人兒。透過雪白的螢幕,一個個栩栩如生、色彩斑斕的皮影人兒,你來我往、嬉笑怒罵,人物活靈活現,情節真切逼人,前台師傅一邊捏著嗓子分出不同的角色唱;後台師傅兼吹、打、拉、彈、唱於一身,忙而不亂。穆桂英的勇敢,佘太君的威嚴,楊六郎的忠誠。。。。。古戰場戰馬奔騰,刀光劍影,鄉親們看得眼花繚亂,忽而凝神屏息,忽而拍案大叫,一起跟著劇里的人物同悲同喜。

孩子們最愛看的皮影戲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東郭先生》等,大人們喜歡看《瓦崗寨》、《岳飛傳》、《薛理征西》、《明英烈》等,我們關注戲裡人物的命運,我們喜歡那仰揚頓挫的皮影唱詞,到現在我還會用皮影戲唱調兒唱《唐僧取經》:唐僧催馬路上走,心中不由暗思量,自從離別真觀主,西天取經把屠除,悟空悟能與悟淨,降妖除怪把我扶,正然思量抬頭看,前面來了山一座,前面來了一條河。。。。。。那種感覺就像現在的小青年喜歡唱周杰倫那些流行歌曲一樣。

鄰村的戲班子接到信兒後不久就來到我家的院子裡,很快就搭上了戲台子,影匠們忙著熟悉影卷(唱詞本),七大姑八大姨和鄰里鄰居的鄉親們都來到我家,都誇我有出息,給家裡爭了氣,囑咐聲、嘮叨聲體現的都是對我的關心,村里做菜最好的百春大爺忙前忙後做著可口的飯菜,老爹老媽哥哥姐姐寒暄著招呼客人。

夜幕降臨,戲台子燈光明亮,鑼、鼓、鑔聲聲入耳,影匠們擺好皮影人兒,村書記發表致辭,對我考上記者給予高度讚揚。講話後,演出開始了,小村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