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灌河杯”作文競賽文集

引用

wangdaqun2@126 的 首屆“灌河杯”作文競賽文集

許立群

到過不少地方,見過許多風景,卻只有走在響水這片土地上,看著麥苗青,菜花黃,楝樹枯春,楊柳抽芽,我的心裡才會有那種踏實感——腳走在地上的踏實感。

小時候,我是怎樣地嫌棄這片土地啊!恨不能早一天逃離它,再也不要回來!

白花花的鹽鹼地,總是稀稀拉拉地長著鹽蒿或茅草,無精打采的。用水漫灌好幾遍,才可以長水稻;水稻產量很低,種過幾季,土熟一些,才能種麥子、長棉花。門前屋後、溝畔田邊沒什麼稱得上風景,多的是表情木訥的楝樹、矮爬爬的枸杞;遠遠的一排樹便是天邊,除了屋和墳,土地上再沒有看得見的高度。

總是吃不飽。聞到一絲炸油味,總要賠上幾口咕嚕的口水。吃不完的山芋、山芋乾子、山芋葉子,端起飯碗胃裡就開始泛酸水。後來進了城,看年輕漂亮的女人圍著烤山芋攤子呵呵哈哈地享受“粗纖維食品”,那種幸福表情真讓我羨慕不已。

響水人把夏天叫“苦夏”。我的“苦夏”記憶,是這樣的片段:父親頂著毒日頭收麥子種水稻薅棒頭薅山芋,老藍的粗布褂子上滿是白花花的汗漬;母親不止一次暈厥在密匝匝的玉米田、棉花地里,歇下來時就咕咚咕咚一口喝掉一瓢鹽開水,然後耷拉著頭喘粗氣;我和表哥大叉著腿站在堤壩口,拉著巴斗為秧田戽水,一直要戽到癱在曬得發燙的淺水裡。在這片貧瘠的鹽鹼地上生存,夏天就是泡在汗水裡的苦。父親母親總是望著我說,就指望你跳出這個苦海了。

也有一些記憶是歡快的。比如初夏,灌溉渠上水時。忽然聽到一聲“水來了”,便和小夥伴一起奔上渠堤,看清洌洌的灌溉水迎面滾來,先是又細又急的一小股,沿著渠底往前竄,一路都聽見乾裂的渠底響著窮凶極惡的滋滋喝水聲。轉眼間大渠滿、小渠盈,塊塊地里都汪起淺水。過不了幾天,灌溉渠邊、大小河裡的蘆葦開始拔青,知了鳴,青蛙叫,夏天就開始了。大人告訴我說,灌溉渠的水是從洪澤湖裡用抽水機翻到我們這裡來的。有了洪澤湖水,才有泱泱的灌溉渠,鹽鹼地上才有蘆葦盪,才有禾苗壯。於我的童年,洪澤湖是個神奇的地方。那時我就想,我要能出去,就先去看看那個裝滿水的洪澤湖。

二十多年過去,我是早已逃離了這片土地。看過洪澤湖,看過大上海,看過英格蘭。可曾經那樣可惡的鹽鹼地卻還是會不遠萬里入夢來,與那些楝樹、枸杞、鹽蒿、茅草、蘆葦、莊稼、村落、灌溉渠一道,與後頸粗黑的父親、指節暴突的母親、大我兩歲的表哥一道入夢來。

再迴響水,鹽鹼地正越來越少。幾輩子人的辛勤勞作,歷年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機械化耕作的推廣套用,換來了良田萬頃、稻穀滿倉。海邊的灘涂仍是鹽鹼地,卻成為城裡人旅遊的好去處,孩子們再不會像我們整天餓得前心貼後背,烈日下再也難得見到朝天的脊背,母親們吆喝著圈裡的豬羊、腳邊的雞鴨,露著溫暖舒暢的笑意。響水仍然是落後的,很多年輕的響水人仍有著和我一樣逃出去的渴望。可我知道,逃得再遠,喝著鹹鹹的灌河水長大的人們啊,響水也還是我們的響水。我也知道,二十年後,入了他們夢鄉的響水印象,肯定不再是我的那樣。我還知道,嫌棄過也好,逃離過也好,只有再走上這塊土地,我的腳下才是踏實的,心裡才是踏實的。

這個春天,正直基金會和響水中學舉辦首屆“灌河杯”作文競賽。看著又一代響水人筆下嘩嘩流出的,是那樣活潑生動的文字,我相信,數輩子人牛馬一樣的勞作,換來的不僅僅是溫飽,還有不一樣的精氣神。有了這種精氣神,這片土地上就會走出徐悲鴻、華羅庚、錢鍾書、費孝通這樣名動天下的江蘇人物。

XX年6月2日於上海

江蘇省響水中學首屆“灌河杯”作文大賽題目

題目:

1、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引用了管仲的一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請結合你的政治、歷史知識或你了解的時事或你自己的見聞,自己命題寫一篇文章。

2、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你的經歷就是時代的經歷,你的感受就是時代的感受。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我的故事”或“我家的故事”或“我們村莊的故事”或“我們街道的故事”為題寫一篇文章。

3、以“門前屋後”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三個題目任選一題。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高中同學不少於800字,國中同學不少於600字。

門前屋後

高三(8)班  張倩

畢淑敏為自己的精神建了一間小屋,拜訪她的小屋,我感受到她那高潔的靈魂。我也即將獨立,正式邁入這個社會,我該怎樣裝點我的精神小屋的門前屋後呢?

屋子門前是張隨時隨地給社會檢查的考卷,這張考卷做得好與壞,社會會給予公正的評價。為圓滿實現我的社會價值,我將在門前栽上開拓之樹和愛之花。

栽上開拓之樹,我的生命才會像奔騰的溪流,永不止步。我是個開拓者,永遠不會棲息在肥沃安逸的土壤。我嚮往的是高山的崇竣,敢於挑戰頭頂萬鈞雷霆的權威;我嚮往的是瀑布的雄偉,樂於接受俯身時九死一生的豪邁;我嚮往的是大漠的遼闊,欣於面對回首時千里無人煙的孤獨。因為我是個開拓者,征服,是我的使命。險象環生又怎樣,孤獨寂寞又如何,那是與獨立同在的渴望;至於結果,讓社會去評判吧!

栽上愛之花,我的小屋才不會顯得陰森。三生有幸,讓我有能力去開拓,去拼搏,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面對那些不幸的人們,我要采一朵愛之鮮花,給他們幫助,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愛是經常被遺忘的孩子,遺失在人們匆忙追逐名與利的路途中。我不敢想像世界上少了天真純潔的孩子會怎樣,或許會和童話故事裡有巫婆居住的恐怖的森林一樣吧。所以,為了這美妙社會的存在,我保留一份真誠的愛。

門前已裝點完,屋後呢?

當從忙碌的世俗中退下,我該面對一個什麼樣的自己?在屋後,這個完全屬於我自己的,不必為其他人所左右的小天地里,我應該擺放的,是一份恬淡。因而我要讓這裡開滿鮮花,溢滿書香,並有音樂盈耳。

詩人說:“有花,有書,有音樂的一生,是三生修來的福分。”或在春日和煦的陽光下,或在秋日清新的微風裡,處在花叢之中,靈魂讓音樂牽著,心靈便隨著書本馳騁古今:感受莊周:“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的逍遙;感受辛棄疾:“把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豪邁;感受納蘭容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的淒婉……感受的是與自己靈魂的暗合。

門前,是一曲唱與他人聽的歌;屋後,是一首寫給自己讀的詩。

門前,是如現代都市般奔放,激情的拼搏;屋後,是如僻遠鄉村般深邃,理智的思索。

門前,是如夏日太陽般炎熱的青春,為自己,為他人燃燒著;屋後,是如秋日潭水般冷靜的老年。思緒橫亘千古,靈魂隨歷史緩緩流動。

門前屋後,代表著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這要求每個人去認真面對,認真裝點。

【評審點評一】

這篇文章用詩一般的語言勾勒了一幅當代青年理想的生活圖景,展示了他們美麗多姿的心靈世界。構思巧妙,由畢淑敏為精神建構小屋展開聯想,自然巧妙地過渡到主題。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述,“門前”是面向社會的通衢,在人生的征程中要不斷地奮鬥、開拓、進取,同時,真誠地關愛、幫助他人,表達了當代青年的價值追求。不僅如此,“屋後”是幽靜的蹊徑,應有鮮花、書香、音樂……這樣,生活才充實,人生才完美。最後進行總結,揭示主旨。文章內涵豐富,語言精美而又流暢自然,可以看著一首優美的散文詩。

(評審:吳加才)

【評審點評二】

“門前屋後”這個題目,可以實寫也可以虛寫。實寫寫好已不易,虛寫寫好更難。此文先從畢淑敏的精神小屋,聯想到自己將邁入社會,也要裝點精神門前屋後,把實際的門前屋後,轉化為“虛”的精神小屋的門前屋後,巧妙扣題點題。構思新穎,視角獨特,結構縝密,不落俗套。門前將“栽上開拓之樹和愛之花”;屋後是“完全屬於我自己”,“擺放的是一份恬淡”。文章立意深遠,視野開闊。議論大氣,精妙又富有哲理。抒情真誠豐滿,又別具一格。栽開拓之樹,實質就是充分發揮生命創造力。嚮往“高山”、“瀑布”、“大漠”,直面人生的艱辛與挑戰,不畏懼“險象環生”和“孤獨寂寞”,而且特別重在過程,“讓社會去評判結果”,顯示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深度和豪邁情操。栽上愛之花,表現了作者真誠、溫柔、深沉的愛之心。愛也是生命本質屬性,是生命價值的體現,沒有真正愛心的創造,是殘缺的,甚至有時是可怕的。愛使創造、開拓富有人性的光輝,增加了社會價值。作者的議論是嚴密而又深刻的。屋裡的自我天地,作者抒發了恬淡、高雅、豐富的情感,展示獨特的精神世界。作者在春日、秋風的花叢中,“靈魂讓音樂牽著,心靈便隨著書本馳騁古今”。門前是為社會為它人而進行創造和愛的奉獻,屋後是自我生活享受和精神修養,以及靈魂升華的過程,然而兩者又是水乳交融,相輔相成的。為社會,為他人,也是自己在創造和愛中享受;屋後的生活享受、精神修養,又是創造和愛的基礎,同時也有著創造和愛的滲透。全文最後四句“門前”“屋後”的議論抒情,充分說明了“門前、屋後”的內在聯繫,彰顯了文章深刻的意蘊和哲理。

行文流暢活潑,自然灑脫又文采斐然,古今中外的引經據典恰如其分。作者充分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用得自然、得體,才華橫溢,文辭優美,又文氣連貫如行雲流水。在短短的文章中,作者引用了畢淑敏、莊周、辛棄疾、納蘭容若等作家的名言佳句名詩,很恰當。

此外,作者思想感情健康積極向上,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起來,具有較強的歷史感和社會責任感,而且符合中學生心理和身份,實實在在,令人信服。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富有創意的好文章。

(評審:張揚生)

我們村莊的故事

高三(24)班  薛松磊

潮河水潮漲潮落,時光流淌在河水中,靜謐的小村莊就靠在河邊,在潮聲中集聚著村裡的點點滴滴。

汪大爹是我們村長,自從人民公社時期到現在,他與村後的灌河一道見證了小村莊幾十年的成長,勞碌一生的他,如今卻清閒地寂寞。

常看見他落寞地坐在河坎上,旱菸一圈圈在頭上凝成愁雲,老夥計放緩流淌的腳步聽他訴苦,他的雙眼凝視著村口,希望的影子依舊渺茫。

在從前,鄉村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村後的灌河載著幸福,歡快地流淌。

農忙時分,生產隊里一有事,各家出力,汪大爹更是忙得不亦樂乎:東村借犁頭,西村扛大耙,南村叫勞力,北村趕耕牛,真是實足的大忙人。問他,他呵呵一樂:“累!但很充實。”

上工下地,大人們總也是趕趟的,有說有笑,幹活時,互相幫助;有時候,張家的麥收人手緊了,大家齊上手,不半天,一顆顆飽滿的穀粒便上倉了;有時候,王家的水稻趕不上趟了,大家齊上手,不半天,一排排秧苗便幸福地向人們招手……

農閒了,但人未“閒”,村口、牆根、樹下滿是嘮嗑的人,有站著的,有蹲著的,有坐著的,他們也各拿著什麼,有撥弄草條的,有抽旱菸的,有摳手指的……此刻,數汪大爹最活躍,滔滔不絕地講著。吃飯時,人們也常端著碗串門,有時甚至一碗飯吃完了,半截莊子也串完了,此刻,便滿載歡喜凱鏇而歸。

無論何時,孩子們總玩野了,一大早便三五結群地,選出個孩子王,上樹掏蛋捕鳥,下河撈魚摸蝦,然後便偷偷地享受一番。村莊的每個角度都留下他們頑皮的足跡。

前後三莊,就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苦點,但大家樂在其中。

經濟飛躍的時代,時光的腳步總是那么急……

皺紋漸漸爬滿大爹的眼角,額頭,海風也終於吹暗了大爹皮膚的光澤,歲月在日積月累中,將青絲染成白雪。

汪大爹老了,從前的孩娃子,我們,長大了。

物慾隨著打工之風襲卷我們的小村莊,打破原本的平靜,如靜潭中落入一粒石子,人們的心,便隨著潭波蕩漾開來。

孩子們各自紛飛,除了極少數登入學府龍門的,大多數都隨父母進城打工了。城市的生活好呀!他們嫌棄了這貧窮的小村莊,嫌她窮,嫌她醜,也似乎淡忘了這位勞碌一生的老村長。

唉!

每次,獨自走在村內,除了雞鳴狗叫就是些鳥叫蟲鳴,在這荒雜的聲音中就是缺少了人聲。

房子都無例外地加了鎖,鎖住了一屋空寂,門前,長滿雜草,長出一地荒涼,村中留守的人除了汪大爹以及更老的老人,就是更小的孩子。

村莊籠罩在寂靜荒涼中,灌河聲似乎也從以前的歡樂流成了嗚咽。

汪大爹,此刻最企盼過年,那時人們都回來了,也只有那時,歡樂才會浮上他心頭,也只有那時,那混濁的雙眼才會有神。

於是,每日飯後,他照舊坐在村口的河堤上叼著旱菸,一圈一圈浮起愁雲,眼睛盯著遠方……

【評審點評一】

讀本文的第一個強烈感受是作品的時代氣息濃。作者抓住了家鄉(應是農村)目前最為沉重的話題之一――留守老人與留守兒童的問題,觸及社會焦點,體現了作者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能力,顯得大氣。

其次,多種寫作方法的使用,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如用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增添了文采;老人外貌、動作的特寫定格,畫面感極強。

第三,作者有一雙善於觀察生活的慧眼。他(她)能選取農村生活中典型場景、典型細節來寫,生動傳神,生活氣息濃郁。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小作者已深得寫作之道。

還有本文的語言,流暢鮮活,汲取了多種語言元素,有方言土語(如“齊上手”),有電視語言(如“嘮嗑”),有詩意的語言(如“東村、西村、南村、北村”句、“鎖住了一屋空寂”“長出一地荒涼”等)。

總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寫出這么有思想,這么有文采的文章,實在是可嘆可嘉。 

(評審:於紅秀)

【評審點評二】

小作者用他的目光關注著留守的村莊,用他的耳朵聆聽著灌河的歡唱與嗚咽;汪大爹的旱菸圈讓人不能不思考:也許城市工業的發展正是以農村的荒涼與寂靜為代價的,因此什麼 才是和諧持續的發展理應成為執政者乃至我們每個人深深關注與思索的主題。尤其是那些“更小的孩子”,小作者以灌河的流淌構思了我們村莊的故事,以汪大爹的愁雲作為文章的立意,並用流暢的行文和優美的文筆引起讀者的共鳴,在他這樣的年齡實屬難能可貴。希望今後不斷的保持這份關切,好好學習,將來用自己的才智為我們的村莊,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做最大的貢獻,讓灌河的水永遠載著幸福歡快地流淌。

(評審:劉中秀)

【評審點評三】

作者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村社會形態的關注令人欣慰和感動。在我們這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仍高達64%的國家,農村問題依然不容忽視。農村不應該被遺忘,歡聲笑語必將回到那片土地上。

作者對生產隊制度下農村生產和生活情景的懷念令人懷疑。那個年代的貧窮、愚昧和落後對於本文作者來說可能過於久遠,從而被作者有意或無意地淡化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是一代偉人鄧小平的一句話,也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反思。

作者在對歷史的本來面目不夠清楚的情況下,其實可以縮小文章覆蓋的時間跨度寫自己知道的變化。這樣可能更能寫好。

作者的故事瀰漫著一股懷舊情緒,向讀者展示了農村令人傷感的變化,顯示了作者善於用文字營造氛圍的寫作天賦。語言流暢,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局部細節描述真實細膩,增強了文章的畫面感和可讀性。但是也存在部分用詞拿捏不準的情況,比如“歡樂流成了嗚咽”顯然有點過了。在文章的結構上似乎可以對目前古龍式的行文略加調整,讓文風與相對沉重的主題更加吻合。

總之,本文的人文情懷令人尊敬,可讀性強;但是,在筆調的一致性、文章整體構造、人物形象的豐滿程度上還有改進之處;從立意上看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希望本文作者保持對社會的關注,發揚自己的寫作天賦,給讀者寫出更多的故事。

(評審:許立群)

門前屋後

高二(11)班  周善國

房子很老了,斑駁的青磚綠瓦已經能夠證明它的年齡。然而它又是年輕的,房主的更迭,每一次都會賦予它更為年輕的心。它是新潮的,卻又是懷舊的,別人賦予的一連串的名字,它都記在心裡。你可以叫它九州,自然也可以叫它漢唐,或者,你還可以叫它中國。

房子的後面有一條河,不是長江,也非黃河,它的名字叫做歷史。

歷史很長,也很寬。關於它的源頭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雲南元謀,也有人說是三星堆,更為流傳的,則是北京的周口店,不過這倒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炎黃。

河邊的人很多,沿河而下,第一眼見到的是黃帝,他順著河流打敗了蚩尤,聯合了炎帝,建成了房子的雛形。姜太公在河邊悠閒的舉著釣桿,是他的添磚加瓦,讓這座房子叫了八百年的周。當然,你也可以看到屈原行吟澤畔,荊軻易水送別,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而戰;謝安之手遙指淝水,曹操之心痛於赤壁……

從屋後望去,河裡還有許多撐著船的船夫,撒著細密的網,捕撈著歷史的每一個細節,刻在竹簡長,便成就了一卷長長的史冊,史冊就鋪在房子的前面,便成了一條小徑。

小徑是從《春秋》開始的。一路往下走去,還有著批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與一部又一部的歷代史書,它們組合在一起,叫做二十四史,這大概就是小徑的主體了,當然,也有一些是其它史家的縫縫補補。然而,小路是個浩大的工程,像日夜不斷的歷史,它也是處在不停的修建之中的,由孔子開始創下的使命是永遠也沒有完結的一天。

房子是不寂寞的,在房子的四周有一代又一代人為之種下的花草樹木。

花是美麗的,由老莊開始便一朵又一朵地盛開著,是盛開在中國的耀眼的明珠。貼著地面的,有兩種草。一種叫儒,是起之於周公,揚之於孔孟,盛之於漢唐的張揚之草。相對而言,成熟於韓非子的法則要低調得多,由戰國開始盛行的它,深刻的吸引著房子一代又一代的主人,往高處去,是繁茂的灌木與喬木,灌木是思,喬木是實。灌木在先秦時都是雜文,而喬木則更多集中在農業;灌木從此以後有了很多名字,有鋪陳的漢賦,整齊的唐詩,典雅的宋詞,悠揚的元曲和引人入勝的明清小說,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文學;喬木也是一路發展下去的,由基礎的農業到精細的礦業,由閃耀的天文學到深沉的數學,它們也戴了同一頂帽子,叫做科學。

幾經輾轉,歷經更迭,屋子此刻的主人已變成人民。他們本在房子的最底層,此刻卻一起變成了這座房子的主宰者。有人說這是他們的幸運,然而歷史的長河裡卻在冥冥之中昭示著某種必然。

門前屋後,此刻的人民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河中的船夫們依舊在撒著網,鋪路工人也都在兢兢業業的鋪著路,園丁新栽了一棵又一棵的花草樹木,雖是新芽,卻似乎在掩映著某種博大,是直承於漢唐的,卻又明顯高於漢唐的博大。

一片忙碌中,有人看見房屋笑了,河笑了,小徑笑了,花草樹木都笑了。

門前屋後,又是一派欣欣向榮!

【評審點評一】

作者構思新穎,意蘊深刻;視野開闊,表達大氣;文字有力度,獨具情趣,有表現力與感染力。

近年來受國外教育思潮影響,很欣賞從論述文入手,培養中學生的思辯能力,提升思想認識的高度。此文作者,構思新穎,將泱泱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以“門前屋後”這一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連貫的敘述,反映了作者本身對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深刻了解;同時,作者運筆嫻熟,文章清新活潑,也反映出作者很好的語言功底。

(評審:楊權)

【評審點評二】

何永康教授的一句話“虧你想得出來”,用來評價本文很是恰當。讚美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讚美祖國豐厚的文化底蘊,讚美人民當家做主的新生活,用“門前屋後”出之,立意高遠。聯想大膽,用“小”來體現“大”,以“小”來比喻“大”,將祖國的歷史比作“屋後”,將祖國的文化比作“門前”,將人民比作“屋子的主人”,熱情謳歌今天的人民“熱火朝天地忙碌”,新奇而又獨特。結構上起承轉合,深得文章的章法。從房子寫起,直入正題;用“房子的後面有一條河,不是長江,也非黃河,它的名字叫做歷史”,承題,解說歷史;用“房子是不寂寞的,在房子的四周有一代又一代人為之種下的花草樹木”,轉入到對文化的概述;用“一片忙碌中,房屋笑了,河笑了,小徑笑了,花草樹木都笑了。門前屋後,又是一派欣欣向榮”,作結,以景結情。本文寫得大氣,但在比喻的轉換上還有些生硬,整體的思考上還有些不嚴密,一些常識上還有待推敲的地方。

(評審:王達群)

【評審點評三】

這是一篇非常大氣的作品。 

“門前屋後”這個文題,學生比較容易寫成關於家的情趣小品,而作者卻匠心獨運,獨闢蹊徑,把它寫成回顧中華歷史的抒情散文,視角獨特,語言精當,文思汩汩,筆力縱橫,氣度雍容。作者利用其豐富的文史知識,巧妙地將中華五千年文明濃縮在看似狹窄的命意空間中,實在出人意料。文章運用的比喻恰當,編排精巧,寫作的素材信手拈來,文筆流暢,謀篇布局一氣呵成,不僅在文字功底上表現了一定的水準,還展現了一種不可多得的才情。文章結尾不忘對我們所處時代進行歌頌,贊而不諛,頌而不喧。此文反映出該生有豐厚的文史知識,機智的應變能力,以及融通創新的精神。

(評審:楊帆)

門前屋後

高三(11)班  王麗麗

“門前屋後”如臉與屁股。臉得暴露於外,人人瞧見,人人看到,所以那得講究個面子,塗脂沫粉,修眉整眼……縱使挨槍動刀,也得求個完美。至於屁股,即使面目全非,若非至親至近,他人何知?所以,有粉,寧願扔掉,也懶得去抹它啊。弄巧成拙,還成個笑料呢。

所以,人人於門前不惜一切代價,鋪瓷磚,擺盆景,砌圍牆……那得力求個氣派。至於屋後,管它臭水橫流,垃圾成堆,沒人瞧見!

言而總之,勁要往前門使,錢要往門前花。不做無用功,不花冤枉錢。這成了社會的普遍共識。

家庭經營是如此,城市建設更要奉這為金科玉律,畢竟,這是當今城市迅速興起的“終南捷徑”。更甚者,憑此絕招,多少官員成就了斐然政績,從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街道要美化,美化,再美化。兩旁的舊樓房得全部拆毀,整齊、劃一。樹木花草要時刻修整,保持形象,不失儀態。路面務必寸紙不留,力求一塵不染。

市中心要豪華,豪華,再豪華。三輪車、小貨灘……一切有礙市容之物全部清除。即使乞丐也不能停留。酒店,賓館,休閒,娛樂……一切與國際接軌,與時尚同步。

於是走在大街上,漫步市中心,只見高樓大廈,聳向雲天,燈紅酒綠,繁華似錦,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可當你從“門前”繞到“屋後”,不經意地拐入某個不起眼的小巷。你會從“天堂”掉入“地獄”。

破爛不堪的屋子擁擠交錯著,房屋與臭水相連,與垃圾相伴,臭氣瀰漫,蠅蟲圍繞……令人作惡。臭水溝旁,還坐著或躲著個街心逃亡來的乞丐閉目養神著……

這就是“屋後”,一個繁華城市的“屋後”!

我想這樣的繁華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終有一天,一切曝光於眾目睽睽之下,醜態畢露。

所以,官員們,顧了“門前”,別忘了“屋後”。正如,一個人,既要洗臉,也要擦屁股。

【評審點評一】

作者以一般百姓視角觀察當今正如火如荼的城市改造大業,道出了部分百姓的心聲,對城市改造過程中出現的發展不均衡現象進行了批判並對“官員們”提出“既要洗臉,也要洗屁股”的忠告,展示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一些不和諧現象的反思。這樣的關注和反思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者應該認識到造成發展中的這種不均衡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官員們的作為並不是問題的本質,根本原因在於考評官員的制度。發展必然帶來不均衡,不發展則沒有新的樓、新的路、新的綠化,就不會有作者看到的反差。當然,如何在發展中均衡各個利益團體的利益,保持社會形態,包括城市形態的和諧一直是黨和國家提倡和強調的,也是學者們的研究熱點。如此看來,我似乎可以對作者提出這樣的要求: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廣的視角來觀察現象。

這是一篇針砭時弊的雜文,寫出了雜文直接、鋒利的特點,讀起來很過癮。作文結構完整,首尾呼應,層次清楚,轉折自然,一氣呵成,顯示了作者的表達天賦。本文文字鏗鏘有力,富有表現力;長短句結合,節奏感好,讀之朗朗上口;遣詞造句注意對仗,避免重複,看似簡單其實功夫。

總之,本文僅從文章本身幾乎無可挑剔,但是立意稍顯單薄,不能更為廣泛地為讀者所接受。即使是雜文也可注意進退有據並保持一定得幽默感從而賦予文章以真正的力量和說服力。果能如此,本文應該在本屆競賽中獲得更多評審的認可。

(評審:許立群)

【評審點評二】

本文是一篇難得的佳作,有很濃厚的雜文味道,讀後有如下的幾點感受:

一、內容深刻大氣。把 “門前屋後”寫成一篇批判生活中的不良現象的文章讓人意想不到,而把生活中的不良現象批判得這樣深刻同樣讓人覺得驚奇,行文時老到的文筆可能更讓人想不到是出自一個中學生之手。

二、結構細密嚴謹。作者在寫作時非常善於布局謀篇,使得文章極富整體感和層次感。作品以“門前屋後如臉與屁股”始,以“既要洗臉也要擦屁股”終,前呼後應,乾脆利落。而主體部分內容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街道而社會,環環相扣,細針密縫,一氣呵成,堪稱大手筆。

三、語言簡練犀利。作者在行文時多用短句,乾淨簡潔,使文意順暢,文氣流動。然而語言的精緻並不是作者追求的目標,作者選用這種形式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承載起批評現實的重大責任。

所不足的是文章剖析有餘,而樹立不足。

(評審:徐金寶)

【評審點評三】

這是一篇關心社會生活,手法、篇章完美,語言幽默生動的優秀作文。作者將視野放到城市建設這個大環境中,把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寫作的對象,提出了一個當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見解獨到,切中肯綮。運用類比的手法,以“‘門前屋後’如臉與屁股”,開篇入題,類比恰當,隨之以人們的常識“重臉而輕屁股”類比家庭的“重門前而輕屋後”,緊緊扣題,然後以“家庭經營是如此,城市建設更要奉這為金科玉律”過渡,諷刺當今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步步遞進,層層升華,最後以“官員們,顧了‘門前’,別忘了‘屋後’。正如,一個人,既要洗臉,也要擦屁股”結尾,令人警醒。運用類比,善於描寫,說理透徹,令讀者易於接受。緊扣文題,層層遞進,令人心悅誠服。語言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當然,本文在對城市的“屋後”的描寫上還有瑕疵,需要加工。

(評審:王達群)

門前屋後

高三(15)班  張新星

暮色是一隻詭異的蜘蛛,涉水來襲,復足暗暗地起落,平靜的門前屋後不見任何蹤跡,只知道一回顧,你我都已被擒,落入它吐不完的網絲里去了。

門前幾步遠便是一片雜草叢,屋後仍是一片混入雜草的叢林,這便為暮色下的世界添了幾分陰森,為蜘蛛的潛伏提供了危險的便利。屋內的人們在這般危機四伏的夜晚不知苦熬了多少個春夏秋冬,也不知還要忍受多少次烈日、寒凍的交替折磨。

這裡的人們為了延長那短命的白熾燈的壽命,為了躲避黑暗的恐嚇,便養成了早睡的習慣。然而痛苦不會因為人們的拖延而結束。夜晚,直挺挺地躺在硬板床上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的人們卻被迫全神貫注地聽門前的狗是否有什麼異常的動靜,屋後的叢林中是否有人竊竊地議論著今晚在誰家下手。當然,我也不例處,我想我敏銳的聽覺正是在這種環境、這段時間練就的。

貧窮的暮色籠罩著門前屋後太過長久,以至於人們也變得神經質;睡夢中的人們常會驚叫:“抓賊”,去叢林裡方便的人們會大呼“有鬼”,即使是光天化日。門前屋後的一切讓人們陷入了無止盡的驚恐中。

如果事物是靜態的,那么纏在人們頭頂的暮色將無法揮去,人們也將在煎熬中徹底崩潰,幸而,事物是發展的。

門前的雜草在陣陣哀嚎中被連根拔去,屋後的叢林在痛苦的換氣中被層層翻新。醜陋的事物被打倒一次,它便縮小一次,與此同時也將美好弘揚了一次。美好於是在弘揚中上升為生活的主題。

門前種上了新鮮美味的瓜果蔬菜,惹得春日的陽光都垂涎三尺,有情調的人家還種上了奇妍的花卉,任蜜蜂嬉戲挑逗。屋後成了一片朝氣蓬勃的小樹林,流落在外多年的鳥兒也回來安了家,整天吱吱喳喳地與孩子們鬧個不停。暮色在陽光下散成無數塵埃,無奈地葬身門前屋後的沃土中,失去網灰的蜘蛛灰溜溜地逃回只屬於它的黑暗角落。

在這樣一個海晏河清的年代,敏銳的聽覺似乎顯得多餘,我做作地惋惜一下,毫不留情地埋葬了過往的所有痛苦與不安。

坐在門前的無花果樹下,我不禁想到:曾經倍受貧窮煎熬的遠不止我們吧,那么今天,彼處的人們是否與我們同樣幸福,甚至更幸福?忽然又覺得自己有點傻,坐在同一方土地上,活在同一個太陽下,豈有不同之理!默默地,我為我的祖國,為祖國的人民祈禱。

門前屋後的一切見證了我們生活的轉變,我深情地撫摸著每一寸土地,激動得熱淚盈眶。

【評審點評一】

門前屋後曾經是暮色籠罩的雜草,更是潛伏了危險的蜘蛛,貧窮的象徵著暮色與蜘蛛,讓人門陷入恐懼。然而人們終於迎來了好時代。春日的陽光垂涎著門前的瓜果飄香,流落在外的鳥兒重新回到了屋後的小樹林,美好上升為生活的主題。門前屋後的先後對比見證了時代的變化。作者顯然善於以小見大,最後又把目光投向更廣處——我的祖國,並且將感情宣洩而出,於是主題在情感的洶湧處得到升華。

作者對於象徵暗喻等修辭手法的嫻熟運用,構築了其獨特的視角,使這篇結構簡潔勻稱的文章顯得與眾不同。作者關於貧窮與發展的思考閃爍其間:如果事物是靜態的,那么纏在人們頭頂的暮色將無法揮去,人們也將在煎熬中徹底崩潰,幸而事物是發展的醜陋的事物被打倒一次,它便縮小一次,與此同時也將美好弘揚了一次。美好於是在弘揚中上升為生活的主題。這樣的視角與思考顯示出作者不平常的敏銳性和創造力。

作者駕馭語言的功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細品不僅有詩人的閉韻,也有哲人的沉吟,這篇有著異樣光彩的文字顯得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一氣讀來,不禁擊掌——好一個有潛質有天賦的少年!

(評審:劉中秀)

【評審點評二】

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作品!

初讀這篇文章只感覺語言和構思有一些特點,再讀幾遍便愈發感到意蘊深刻、構思巧妙。

文章在開頭兩節用了一個精妙的比喻,把暮色比喻成蜘蛛,而且此蟲是涉水而來,說明它的陰森和恐怖,更兼有門前屋後的雜草和叢林作掩護,更使人們對暮色產生畏懼。那么人們為什麼對暮色產生恐懼呢?為什麼後來的人們卻能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夜景,而過去的村民卻不能?一言以蔽之,村民們對暮色的恐懼其實就是對他們所面對的現實和所處的時代的恐懼。然後文章自然而然地寫到成年累月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人們,以及他們的生存方式和心裡狀態。如果說一二三節的文字風格是冷峻和沉靜的,那么到了第四節,語言忽起變化,活躍了許多,通過“抓賊”和“有鬼”這兩個動態的詞語,使自然冷暗的恐怖變成了人世兇險的恐怖,文章頓時由闃寂變得活潑。這四節寫出了生活在貧窮中的人們不僅物質匱乏,精神空虛,而且由於社會的動盪不安,給人們帶來許多精神負擔。

接下來文章寫了變遷之後的門前屋後,海晏河清的時代終於到來,環境煥然一新,門前屋後春光融融,人們歡天喜地,生活幸福。文章顯然用的是對比手法,於冷靜中見謳歌,於恐怖中見弘揚,於對比中見思考。

(評審:楊帆)

門前屋後

高二(11)班  李宇潔

每個春天,無名的藍色小花捧起一地清香;每個夏天,深綠的爬山虎斂起了弧形的群裾;每個秋天,一地金黃點燃了365天的希望;每個冬天,挺拔的枝幹傲立在天地間……這些都是籬笆給我的最初的快樂。

小的時候,門前屋後圍了一圈高高的籬笆,當然那是就孩子的身高而言的。我總是像只白色的蝴蝶繞著籬笆跑來跑去,穿著白色的布裙,爸媽在下班的時候常會和變戲法一樣帶回些說不出名子的種子,由我小心翼翼地種下。他們忙著小菜園裡的事,我就到處搗亂,有一次媽媽真的生氣了,把我關在家裡,可她一離開我就推開木門,沿著籬笆跑了幾圈,再洗洗手,坐在門檻上,叭嗒叭嗒吮著手指,隔著籬笆看外面的世界。籬笆似乎很有人性,漏開大大的孔,一陣風吹過,籬笆的門一下子開了,我這才知道,媽媽沒鎖門。

籬笆的消失是在XX年。初一放假,我歡歡喜喜地回到家,一時竟找不到籬笆,也找不到家,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青磚白瓦,我失落地尋找著自家的房子,直到看見一個正在砌牆的背影,我哭了出來。那個晚上我哭得很厲害,不依不饒地要爸爸別再砌牆了,爸爸以為我是想家想得太多,勸我說:“等牆砌好了,咱家更漂亮。”頭頂的燈猛烈地晃了幾下便也不再有聲響。

第二天早上,爸爸早早地起來砌牆,我繞著門前屋後走了一圈,地上的磚已經砌了兩三層,看看鄰居,高高的圍牆真的是很高,森然地立在那裡,土裡剩下的細屑的籬笆仿佛欲哭無淚。

就像在一夜之間,村子裡家家戶戶跟風似的壘起了高高的圍牆,裝上朱紅色的大鐵門,學著城裡人的樣子在門上安了貓眼,幾個人誇張地趴在門上擠著向外看。以前,人們喜歡隔著籬笆大聲談著張家娶了新媳婦,李家姑娘出嫁了,王家老兩口又在鬧彆扭……遇上什麼急事隔著籬笆吆喝兩聲大家就都來了。籬笆仿佛既是一位謙謙老者,靜靜地聽著故事,又是一個新生的嬰兒,時刻承載著生命的活力。

有了圍牆,他粗魯地把聲音隔在牆外,真遇上什麼急事,人們都跑得氣喘吁吁,臉紅脖粗。不僅僅是圍牆,不僅僅是籬笆,人們把自己關在圍牆裡,卻通過電視觀看外面的風景;人們把自己鎖在圍牆裡,卻透過貓眼觀看變了形的世界,人們……

回到學校,我將這些事告訴同學,同學笑著回答說,沒什麼,學校四周不也是籬笆嘛。起初我只以為她是在安慰我,但後來才發現,學校的一面真的是圍了“籬笆”,那是用鐵桿做成的,漆了黑漆的籬笆。

我勉強地把它當作是籬笆的回歸,這樣想來,門前屋後的圍牆在一夜之間崩塌,籬笆也會帶著最初始的快樂回來吧。

門前屋後的歡樂呦,

你永遠離不開籬笆,

離開的歡樂,

會把籬笆背走。

聽,歡樂聲聲,

正在回家的途中。

【評審點評一】

作者筆下的童年歡樂和淚水真實感人,美麗的心靈才有美麗的文章;作者青春的思索觸及了人類文明發展永恆的話題——得到與失落,由己及人及世乃好文章之通途。現代文明的發展在人與人之間豎起了層層藩籬,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作者透過籬笆看人情冷暖和事態變遷,流露出對人與人之間和睦融洽關係的懷念和讚許。作者心靈之美美得脫離了小我,美得大氣。

本文文筆清新優美,構思精巧,一圈籬笆,一段故事,一種情懷,脈絡清晰,鋪陳有序,娓娓道來。首段描述籬笆的語言歡快優美,起到了很好的鋪陳作用;文中幾處對籬笆擬人化的描寫貼切傳神,為點睛之筆;“那是用鐵桿做成的,漆了黑漆的籬笆”一句透著些許無奈和些許自嘲,展示了收放自如的行文能力。

本文性別特徵明顯,女兒家的眼睛,女兒家的心思;同時又不失大家之氣,實屬難能可貴。

作者在遣詞造句和整體構思等方面顯示了很好的寫作素養,但是語言還可以更精練,構思還可以更嚴謹,這樣整體風格將會形成,小故事一樣可以有大作品。下面是我對部分字句的改寫,供作者參考:

原來的家,房子四周圍了一圈雜木籬笆。春天裡籬笆根底無名的藍色小花捧起一地清香;夏天裡深綠的爬山虎展開它搖曳的群裾;而秋天,籬笆上東一顆西一顆地掛著留種的絲瓜,點點金黃點點希望;冬天的籬笆有些落寞,北風吹過瑟瑟發抖。

頭頂的燈猛烈地晃了幾下便也不再有聲響。此句刪除。可能是作者當時的真實情況,但是放在文章里因為缺少交代顯得突兀。

文章其他部分再寫得飽滿一些,寫到“漆了黑漆的籬笆”戛然而止。原結尾、結尾詩歌以及“最初的快樂”不能引起讀者共鳴。

(評審:許立群)

【評審點評二】

語言雅致,描寫細膩。作者很有語言天賦:文章開頭四季情景的鋪排自然妥帖,季節特點鮮明,語言清新雅致;文章結尾的小詩自然流轉,情感純粹而質樸,主旨含而不露。主體部分中無論是對天使般的的自己和像謙謙老者的籬笆的描寫,還是對透過籬笆交流著村里發生事的敘述,以及人們在院內通過貓眼看外面的世界的描繪,都顯示出作者駕馭語言的深厚功力。

巧用對比,彰顯主旨。作品先寫門前屋後的籬笆,次寫門前屋後的圍牆。籬笆似在隔離,卻並沒有阻斷鄰里之間的聯繫,反而為普通人家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詩情畫意,同時也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而後來建起的圍牆,不僅板起面孔把鄰里鄉情拒於千里之外,而且阻隔了多彩的自然和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也就會隨之產生。“各人自掃門前雪,莫問他人瓦上霜”已經成了許多人潛在意識。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在文中是借曾經的籬笆呼喚純樸真摯的人際關係的回歸。作者的用心可謂良苦。

(評審:徐金寶)

我家的故事

高二(2)班 仇真

外婆穿著剛買的大紅色棉襖站在飯店的門口,笑容滿面。爸走過來:“媽,今天您七十大壽,迎接親朋好友的事,我們幾個小輩做就可以了,您進去和鄉下幾個親戚說說話,畢竟好長時間不見了。”外婆瞪了爸一眼說:“我高興,就不想閒著。”爸無可奈何地嘆口氣:“成!我說不過您,您愛怎么著怎么著吧,別累著了。”“累不著,我又沒老到哪兒去。”外婆笑咪咪地說……宴會很快就開始了。

主持人說了一大通廢話後,總算到了贈送禮物的環節,媽走到外婆面前,從盒子裡拿出一個金手鐲,音樂恰到好處的響起,媽邊幫外婆戴上邊說:“那天和您逛街,看見您挺喜歡這個的,當時想買的,您又說不喜歡,我知道您是嫌這個貴,怕我破費才故意說不喜歡的,可是和您幾十年含辛茹苦拉扯我們姐弟長大相比,這幾千塊錢又算得了什麼呢,您好好戴著,別以後又拿去給人家重新換什麼給我,我不需要。”媽媽的聲音有些哽咽,我看得出媽媽正在極力掩飾自己的情感。外婆的眼淚早已無聲無息地落下來,滴在才買的大紅棉襖上,於是開出了無數深紅色的“花朵”。媽媽輕輕抱了下外婆,我看見媽媽的眼淚終於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灑落下來,而此刻的我,心裡的翻江倒海般的難受,不想哭卻還是抑制不住自己。舅舅送給外婆一個大大的紅包,說:“您以後想買什麼儘管買,別捨不得,現在不比以前,您就別那么節省了。”外婆一開始的笑容此刻再也見不到,站在外婆旁邊的我輕輕握著她的手,我不知道除了這些,我還能做什麼。

主持人說:“請我們的壽星說幾句。”外婆接過話筒,停了好久,緩緩說道:“我也不多說什麼,大家也知道我的身體,現在幸虧條件好了,咱手裡的錢多了,才能把這病治好。孩子們也不容易,為今天忙前忙後,花了不少錢,大傢伙今天敞開肚皮吃,別浪費了。要換作以前,哎,咱不提那些,大家盡興,啊,吃飽了比啥都強。”

我以為外婆要憶苦思甜,卻沒想到,自己會突然開始理解外婆那些絮絮叨叨背後隱藏著多少對新時代的感恩,外婆常說:“一個人不能忘本,更不能不知道什麼叫做感恩。”這句常常在我浪費時敲打著我的神經。

去年五月份的時候,在外婆家聚餐,大家都在討論著前幾天那場震撼人心的地震。外婆識字,也看報紙,對這些還是了解的。

臨走的時候,她叫住我:“丫頭,平常是不是外婆最疼你?”我說是。“那好,外婆請你幫個忙,你幫不幫?而且你不可以和你爸媽講。”我說好。

外婆從柜子最底層拿出一本存摺。說:“這是你舅舅給我的一萬塊,我也用不著,你走郵局把這錢寄到四川去。”

我驚訝好久才緩過來。“外婆,你說真的啊?”外婆輕輕撫摸著我的頭說:“傻丫頭,當然是真的啊,咱們這輩人一生經歷了太多苦難,要不是這不斷繁榮的中國,哪有好日子過啊,現在四川出了這么大事,咱有能力,為什麼不回報下社會呢?”

我不能理解,但我不想拂了外婆的心意,我把存摺放在包里,說:“那我走了啊。”外婆笑著說:“去吧!”

走在半路上,突然憶起,我不知道密碼啊,趕緊回頭。

推開小院的門,外婆躺在那把老式藤椅上,閉著眼,輕輕用那把蒲扇搖著,旁邊的小圓桌上,一台老式收音機正放著京劇,柳條被風不時吹起,便是一陣悅耳的樂音。我退出來,輕輕關上門,我不想打擾外婆,更不想打破這份寧靜,這份由新生活構建的安寧,至於密碼,還是回去問我媽吧,畢竟這么大一筆錢,我也不知道該不該寄。

回到家,媽說:“寄吧,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外婆安心哪,而且,咱有能力,就盡力。”

走在去郵局的路上,突然發現,天空很藍。

【評審點評一】

本文在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故事中突出刻畫了一個有濃濃生活味而又深明大義的外婆形象。本文寫了兩件事,兩個層面,立體地刻畫外婆的形象。前者刻畫了一個平凡的外婆,一個充滿活力的外婆,一個對美好生活充滿感恩的外婆;後者刻畫了一個崇高的外婆,一個寧靜的外婆,一個對地震災區悲天憫人的外婆。兩個外婆統一在“感恩”這條線上,層次分明而又主旨集中。小作者善於調動各種刻畫人物的技巧,尤其是善於運用場面渲染、側面烘托的技巧,直接描寫又能畫龍點睛,刻畫的外婆的形象真實而感人。外婆的“大紅棉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開頭的場面描寫有先聲奪人之效。對其他人物的刻畫,雖寥寥數語,但人物的形象鮮明。但本文在對外婆捐款一事的語言描寫上有些生硬,這是本文的缺陷。

(評審:王達群)

【評審點評二】

這是一篇生活味很濃的文章。

文章寫了兩件事,一是過壽,一是捐款。過壽幾段寫得真實而有形象,於紛繁中總能抓住主腦,於枝蔓中不忘突顯要務。這部分是比較成功的文字,有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使外婆的形象躍然紙上。捐款這一件事有些人讀後認為有點虛假,但也有很多人讀後是相信的,可能功利境界中的人是很難理解道德境界中的人。比如孔子被困陳蔡之間,多日缺食,師徒均餓得槁項黃馘,然孔子終日弦歌不息,這讓子路很是氣憤。再如比爾蓋茲把585億美元的財產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而我們國內的巨富大多不會如此。這都是境界使然。

不過捐款這部分寫得顯然不如前一部分,只出概念沒出形象,如果前一部分用花團錦簇來形容,那么後一部分只能用菽麥曖曖形容了。因為後一部分筆力弱,造成文章頭重腳輕,前後失衡。

(評審:楊帆)

門前屋後

高三(10)班  康勁松

有人說,平平淡淡才是真。記憶中的真,的確就存在於那平淡的門前屋後,那一畝三分地里。

一間青瓦房,一扇墨漆門,這就是我曾經的家,坐北朝南。每天,太陽的線條透過敞開的門,在正屋的青石板上靜靜地由西走到東,再一點一點地離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打量著飛舞的輕塵,斑駁的家俱以及忙忙碌碌的一家人。

最初的記憶就開始於這不慌不忙的日影之中,坐在搖籃里,隨著規律晃動,一點一滴地看著這個世界,看見了懶散地曬著太陽的貓,看見了青石桌,也看見了青石桌邊的爺爺那專注於棋盤的白髮。就這樣,我用眼神巡視著不大的院落,想像爺爺的笑臉,想像青石的冰涼,想像著柔軟的貓。

陽光總帶著一股奇妙的甜味,總讓人暈暈的,數完了陽光中飄舞的灰塵,聽著院子傳來的家長里短。我漸漸蹣跚地走出了大門,走進了陽光,小院中的一切在另一個角度總有另一番不同。不曾了解到貓會有雙炫藍的雙眸,不曾注意到青石桌下一直趴著一隻青石般的老龜,不曾了解總用一片陰影為爺爺擋住陽光的不是神仙,而僅是一棵茂盛的梧桐,一棵春天發芽,秋天落葉的普通梧桐。

於是,我又找到了新的風景。屋後,兩株並排生長的白楊為那張陳舊的吊床找到了歸宿。再次躺下,從這兒看,已經無法找到前面和墨門相映成輝的青玄磚牆。與潔淨的小院不同,如今我的四周有的只是支棱的雜草和一片片細密的青苔,以及,充斥鼻翼的草木氣息。

呆呆地看著白楊高高的樹冠將陽光剪下成碎屑地斑點,一片又一片地和過往的雲打著誰也聽不懂的招呼。又或者在夜裡一顆一顆地數著天上不停眨動的眼睛,開心地和它們一起大聲地笑。我遇到了一天的會笑的星星。

出門,走七步,遇到永遠半滿的水缸;右轉十步,青石桌,三隻石凳以及歡笑的爺爺;右轉,可以滿地打滾的小場子連結著裝載我們一家人的青磚瓦房;前行,二十步,吊床、白楊、苔蘚以及斑駁的牆硝,那兒的夜晚,會有一天會笑的星星。轉身,側行五步,穿過支棱著頭髮的雜草,前行十步,右轉,回身,進屋。

我用腳步丈量老屋的門前屋後,也丈量著一段悠長逝去的光陰。門前屋後的點點滴滴,這兒,是我童年的家。

【評審點評】

這是一篇實寫“門前屋後”的作文。小作者在這個不大的地方做足了文章。首先,嬰幼兒時期眼中的“門前”,用了一個個特寫,展示了一幅和諧溫馨的畫面。既而,寫會奔跑的童年,順理成章,會奔跑的“我”發現了屋後,屋後相對於簡單的門前更為簡單,但童心是無限大的,白楊、白雲、星星、雜草、青苔組成了另一個更為高遠,更為靈動的世界。然後,一個空間的完整介紹將前後(實物)貫穿起來,這確實是個不大的地方,但一切都充滿了韻味,不是嗎?何況它還是“一段悠長的逝去的光陰”的見證呢?至此主題得到升華。優美的語言,生動的想像是本文最大的亮點。挑一點瑕疵的話,本文寫人的活動比較少,要知道,人有時才是真正的風景,一切風景在有了人之後才具備了意義。 

(評審:於紅秀)

我的故事

高三(14)班  周桂禾

都說90後是垮下的一代,我便是90年,平凡甚至平庸的我應該算得上是垮下的典型代表,我拜金,我囂張,我喜歡把頭髮染得黃黃的,我喜歡菸草的味道彈菸灰的快感,我是學校里政教處的常客,補考的大榜中我的名字總是那么扎眼。

在學校我認識的人不多,倒是認識我的人不少,算上高三這一年我已經在這呆了七年了,高一我念了兩年,倒不是我希望做個留級生,只是我媽對我的期望太高,次次考倒數第一,她還指望我能上個本,賓·拉登開辦個恐怖學校估計我有戲,直到她發現我連考個倒數第二都要費勁到等班裡有人缺考時,她痛下決定令我再念一年高一。

我無所謂,一本小說我可以看個幾天,無非是再多看些,其他的影響基本不大。只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我辛苦一年的高材生女友居然會在這個時候說分手,理由居然是和低一級的小朋友戀愛實在太沒面子!除非我能考到年級部top100,呵呵,分就分,何必還那么有人情味,好像還有餘地似的,我這輩子最恨的便是打了人還tmd的說不是成心的。

沒了女朋友整日渾渾噩噩的,我也不再看見手機頻繁的振動的了,垃圾簡訊幾乎充斥了整個收件箱,移動門市的美女服務員見我也不再那么熱情了,倒是地攤上賣武俠小說的中年婦女見我就招手,十里外都看見她咧嘴對我微笑的噁心模樣,這世界上比我拜金的多了去了!

當我的小說正好摞出一百本時,我茫然的發現日曆的開頭已從XX轉為XX了,我已經步入高三了,再有一年我將何去何從,莫名的煩躁湧上了心頭,明年的今天我能在何處看小說呢!曾經的女朋友早已是名牌大學的學生了。當我試圖再次鑽進小說里的刀光劍影時,手機振動了,一個陌生的號碼:“你空虛了嗎?”

“你他媽是誰,空虛有你個鳥事!”我沒好氣地回了。

隔了好久,手機又振動了。

“還是那么囂張,知道空虛就要充實,現在悔改還來得及,我是你的舊朋友。”

舊朋友,難道是她,不可能,她怎么會還會記得我。

“你是小晴,不會吧?”我試圖驗證。

“怎么不會,不記得我了,想改過自新了嗎?”

“怎么會這么了解我,是有點後悔了!”

“放學後南大門向西第二個冰果店,我等你!”

太突兀了,她究竟會幹什麼?

我忐忑不安地熬過了晚自習,不等將書籤插入未看完的小說便向外飛奔。

……

“知道你會來,我考上蘇大了,你打算怎么辦?”

“我能怎么辦,你考上跟我沒關係。”我假裝態度強硬。

“別偽裝了,當初就是為了激你,但是你實在進步不大,怎么也要算個朋友吧,我是這么認為的。”

接著便是一陣沉默……

“我知道你想過了,你悔恨了,好好學還來得及!這一年就別看小說,別上網了,寫下你的西祠id,qq,夢幻號。”

一陣猶豫我終於寫了,我知道跟了我三年的西祠,qq,夢幻都會在這個世界永遠消失。

那一晚說了很多,直到冰果店打烊我們才離開。回家後,我在後院燒了所有小說!

轉眼已是五月了,還有三天就是我二十歲生日,還有二十三天將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五月我等來了晴的最後一封信,說好的每月一封。拆信的感覺從來都很美好,那是堅持下去的動力。

很喜歡阿信一句:

“日落是沉潛,日出是成熟,

只要有陽光,一定會燦爛。”

在六月,那是金色的六月,光芒的六月,六月不再是炎熱,有的只是對拼搏的考驗,我朋友的論證,金色的六月,一路有你!

【評審點評一】

此文給人的印象首先是誠實、直率、大膽。作者開門見山說自己是“90後”“垮下的典型代表”,“拜金”、“囂張”、“染黃髮、抽香菸”、“政教處常客”。非常直率大膽,甚至有點驚世駭俗。誠實誠信是作文做人的底線,但真正做到也很不容易。

作為一個中學生,為什麼這樣另類、反叛,甚至有些頹廢?文中有些反映,例如成績不好,媽媽期望太高,一本小說我可以看個幾天,談女朋友,沉迷網路等等。從這些敘述中可以感覺到,除了作者自己的因素外,社會轉型期價值多元的影響,豐富而又混雜的網路信息衝擊,另外還有現行教育的缺位和弊病。親職教育中媽媽的期望太高:只想兒子上本科;學校的教育呢?文中沒有直接說,但作者眼中就是分數、補考!最後作者思想有了重大轉變,決心告別過去,努力學習。但這轉變的原因、動力、契機則是原來的女朋友,雖然真實而有效,然而有些悲哀。也許我們學校、教師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面對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我們的教育也顯得很無奈。

作者的文字老辣,有才華,有個性。語言流暢,用詞老到,敘述自己情緒變化很生動。特別是對話描寫簡潔精準,符合作者和女朋友的身份、心理,非常傳神,顯示出較強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有感染力。

當然,作者最後的巨大思想轉折略顯突兀,原因略顯單薄。但總體說,這是一篇誠實大膽,特色鮮明,語言精彩,發人深思的好文章。

(評審:張揚生)

【評審點評二】

與其它的《我的故事》相比,本篇文章更能扣住“我”來寫,並且有著較強的故事性,且能較為真反應部分90後年青人生活狀態。有許多時候,他們會迷失自我,更會在乎自我。染髮叼煙,奇異的裝飾,大聲喧譁,招搖過市等等行為無不顯示出他們這一矛盾的心理狀態。然而他們的內心深處卻有著強烈的渴望被別人接納和理解。就像作品中的“我”一樣,在學校里看小說,談戀愛,有時候還會故意地犯點小錯誤而進“政教處”。當受人關注和鼓勵時,能“在後院燒了所有小說”,完成了自我救贖,並向著曾經的目標努力因此,故事很有典型性。

其次本文的語言風趣調侃。文章自始至終,很少看到作者有正經說事,而是採用與內容相適應的語言形式進行自我揭露和曝曬,如自己進政教處和補考的情況,在班級的排名,移動公司服務員的態度等等情況的介紹,無不精彩絕倫,妙處橫生。如果沒有平時對寫作語言的追求,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評審:徐金寶)

我的故事

高一(4)班  劉暢

生命的華彩因磨難而絢爛。我想,是的。

時光倒轉到XX年的秋天,那時,我正在高二奮勇進取,準備為高三的衝刺添柴加火。不料,一團陰霾出現在了我的上空。

一天,我忽然發現我的左眼有一部分看不清東西了。懷著忐忑不安心情,我去醫院接受檢查。

醫生為我做了仔細的檢查,得到了一個糟糕的結論,左眼視網膜脫落,需儘快接受手術。

手術,手術!我向遠處望去,眼中的液體潺潺地落到那乾枯的樹上,形成大片大片、不知名的白色花朵。

第二天,我便前往南京,再次經過確認,我當天便住進了醫院。

在醫院中的小花園中百無聊賴地走著,看著灰色的天,偶爾不時飄落的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心情壞到了極點,覺得一切都是淒迷的黑色,沒有一絲光亮。

母親不時地安慰我:“很快就會好起來的,你一定沒事的。”

望著母親焦慮的神情,我勉強點了點頭。

手術前一天,醫生對我和母親說:“手術的成功率只有70%,所以,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70%,這個數字在不停地鞭笞著我的心靈,母親也悄悄地離開,我知道,母親哽咽了。

突然,從內心最深處,一個強烈的聲音在對我說:“堅強吧,做一個勇敢的男子漢,不要讓愛你的人受傷,加油!”我明白了,我知道該怎樣做,我抹去眼淚,堅定地看著遠方。

晚上,我對父母說:“相信我,這是擊不垮我的。”

XX年10月31日,伴著心臟的不斷躍動,我走進了手術室。

因為我的手術是局部麻醉,因此,我基本上還保持著清醒的意識。

醫生對我說:“孩子,如果痛苦,就喊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我也在堅持,我的病服已經浸透了汗水,我的手牢牢地抓著床單,因為,我相信,我能行!

終於,手術結束了,醫生對我說:“手術成功了。”我笑了,第一次笑得那么開心。

在隨後呆在醫院的七天中,我的情況十分良好,很快地,我便出院了。

不過,雖然我出院了,但我至少還需要四個月呆在家裡休養,之後才可以上學。

隨後的四個月中,雖然我不可以看書,看電視,但我還在堅持,我知道,現在一切困難都擋不住我。

XX年2月18日,闊別課堂四個多月的我重新回到了學校,由於缺了太多的課,我重新選擇了高一。

重回高一,我覺得我成熟、睿智,也更加堅韌,即使四個多月沒碰課本,我還是在月考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我的生命更加美麗了,我成為歌詠比賽的領唱者,班級活動的組織人員,以及校運動會上為運動員吶喊的宣傳報導人員。

原來,烏雲過後,太陽可以如此美麗。

看著耀眼的光芒,拂著清風,聆聽著鳥兒婉轉的歌聲,我發現,磨難使我的人生更加奪目。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平凡的人,擁有的一個平凡的故事。

【評審點評】

這是一首堅韌頑強的生命讚歌。文章以自己患病、手術、康復、重新回到課堂的經歷,真實反映了當代青年學生不向困難低頭、不向命運屈服的堅強抗爭的風貌。而且,經歷了曲折、磨難,作者對生命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詮釋,懂得了更加珍惜,比過去加倍努力,懂得了關愛集體,關心他人,逐漸走向成熟。看似平凡的故事,揭示了不平凡的道理,字裡行間充滿了熱愛生命、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語言簡潔、老練,生動而又富有哲理。 

(評審:吳加才)

我的故事

高二(10)班 張娓娓

18歲,花樣的年華,我的記憶應該充滿快樂。我的回憶應該如陽光般溫暖,如花兒般清香……可是,它雖不乏歡樂但也充滿著辛酸!

兩年前,我正在為中考做著衝刺的準備。在老師同學的眼裡我異常勤奮、異常安靜,可也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初三一年,我是在怎樣的痛苦下堅持過來的,我有先天性尿道疾症,是看不好的。也許由於學習壓力大,每天都犯病,坐也不能,站也不能,難受得要死,每天在教室里我忍著酸痛強迫自己學習,實在忍不住了,就躲到操場的牆角邊哭泣。回到家,母親總是皺著眉打量著我,可我從未讓她看出來。每夜等到她睡熟了,我就一個人悄悄地拿著書到廁所去,一蹲至少2個小時,但並未減輕我的痛苦,一夜,母親悄悄來到廁所看見了我,我告訴她:“沒事,不是那個犯了,是拉肚子了,你去睡吧!”媽媽皺著眉低下頭走了。其實她知道我在撒謊,媽媽走後,我的淚無聲地流,恨自己怎么會有這樣的怪病,可是我不敢出聲,因為我知道,我的哭聲對媽媽來說是一種折磨!

就這樣,我熬過了朝朝暮暮,中考,我以670分的成績考入響中,暑假是漫長的,我想利用這個假期為貧窮的家庭減輕負擔,也想接觸一下社會。

在哥哥的安排下,我進了張家港的大娘水餃店當服務員,一切在我看來都是新鮮的,都是激動的,我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可是,一切遠沒有我想像的那么好……

那裡的老服務員教我做事,我什麼都不懂,教煩了她們就罵我笨,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一次一個老服務員讓我倒垃圾,好大的一個桶,我拎不動,她就拿手裡的抹布砸我臉上,沒辦法,我還是得忍著。她們把錯誤推到我身上,經理經常批評我,沒辦法我還是得忍著。還有一次,由於我的手很小,碗很大,規定的姿勢是三個手指夾住碗,而我很費力,一不小心,滾燙滾燙的湯把我的手燙得通紅通紅的,一時間覺得自己滿心委屈,就躲到更衣室哭起來了。可是,我還得擦掉眼淚,出來仍然要面帶笑容。晚上10點下班,爸爸來接我,我高興地向爸爸訴一天來的好事情,而關於自己的委屈,我隻字未提。說完了就趴在爸爸寬闊的背上哭起來了,卻沒有一點聲音。

突然聽說,響中要軍訓,我開心地回來了。可是我卻未領到一分錢的工資!軍訓過後,媽媽說不能把時間浪費了,所以我和媽媽幫人家洗車,每天15元錢,這樣的暑假一天天過去了,我正式進入了高中階段,開始了我的大學夢想實踐旅程。

高中的生活,也是極不平凡的。

爸爸今年54歲,可是卻比實際年齡老得多,頭髮多半是白的,連鬍渣也白了。同學們說他是爺爺時,我心裡難受得要死,由於經濟危機,爸爸下崗了,找不到工作,我的學費、生活費都是爸爸低聲下氣向別人借的。

上次,學校里普遍丟錢了,每個同學的包都被翻過了,有的同學被偷了幾百塊仍若無其事,而我的僅剩的40塊錢被偷了,卻哭成了淚人。同學們安慰我說,不就40塊錢嘛,有什麼好哭的?越是這么說,我越是心酸,有誰可知那40塊錢積聚了我爸爸多少汗水與尊嚴,我恨同學們的不懂事,不知人間疾苦,不知天下父母心!我握著手裡借來的幾塊錢,給爸爸打了電話,可是我始終開不了口要錢,就告訴爸爸我一切都好,只是想他了,然後我打給哥哥要了200元錢,要他不要告訴爸爸,否則他又要向別人借錢了!200元足夠我一個月了!

開學以來,我就發現自己頭老是暈暈的,上周才下定決心到中醫院去看看,到了醫院在門口徘徊了半天才進去,檢查花了100多元,醫生說我是腦神經衰弱,還有眩暈症比較嚴重,我看了醫生開得密密麻麻的藥方,手裡的錢握出了汗來,我還是走了,沒吃一粒藥。今天上午第四節歷史課差點暈過去,頭猛地搖在桌上又醒了,掛一次水就要50多塊,所以我一步未踏進校醫室,即使此刻坐在這裡,我的頭也還是暈暈的。得知有作文比賽,我是這么跟老師說的:“要報名費我就不參加了,不要,我就去。”來時同學們還笑我,說我的水平也敢參加作文競賽。他們沒人知道,也許我可以得到獎金,我就不用向爸爸要生活費,爸爸就不用向別人借錢了!真的!我只希望爸爸過得輕鬆一點!

我的故事講完了,我知道我身負的重任,我知道,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即使我的作文不得獎,就當是把心裡的苦傾訴了一番吧!

【評審點評一】

顧城有詩曰: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蹟,你是一個令人唏噓的奇蹟。天生的疾病沒有擋住你努力奮進的腳步,也沒有弱化你對於家庭的責任感。端盤子、洗車子,你用弱小的肩膀扛起了力所能及的份量;讀書、考試,你憑自己的實力考入了重點中學。如果說每一個生命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先天缺陷,也許正是那些缺陷給了生命與命運抗爭的巨大力量。

你的作文內容豐富,語言質樸,缺少必要的技巧,但還是成功地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真實的體會。四十塊錢的故事似乎可以作為引子放到文章的開頭導出你的整個故事,這樣,也許可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出於拿獎學金的目的來參加作文競賽有些無奈,但無可厚非。你的故事感動了本屆評審會。評審會將“評審會感動獎”授予你,同時希望你明白評審會不僅僅是出於對你的同情,更多的是出於對你的尊敬。

希望你繼續保持可貴的責任感和頑強的力量並尋找到屬於你自己人生的光明;希望你下次不再以獎金為目的而參加我們的作文競賽,而是以更好的作文與我們分享你積極向上的苦樂人生。

(評審:許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