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夢想中的語文課堂作文

早晨的陽光斜射在教學樓的牆壁上。“鈴——”學校的上課鈴聲肆無忌憚地響起,此時,九(2)班的同學們個個正襟危坐。接著,一位身著筆挺西裝的老師進入了同學們的視線,只見他快步走向講台,打開語文課本,用低沉的男中音說道:“請大家把書翻到第五課,今天我們來學習梁啓超的《敬業與樂業》。請同學們先讀課文,劃出段落,注意領會文章主旨……”

“哎呀!又要上語文課,真無聊!”現在的語文課的確很煩,上課流程千篇一律,實際上就是“嚼書本”,課堂氣氛猶如一杯不冷不熱的白開水,溫度適宜,卻味同嚼蠟。我趴在桌子上咕噥道,眼睛望向窗外,思緒開始漫遊……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鈴——”上課鈴響了,我來到了理想中的語文課堂。

只見一位“眼鏡老師”精神抖擻地站在講台前,他說道:“在座的各位同學,有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你們全神貫注,充滿活力呢?”說完,他滿懷希望地看著我們。

“調皮大王”李明急忙舉手:“老師,我喜歡釣魚,有時一坐那兒就是幾個小時,我媽說我只有在釣魚的時候才能安靜下來!”全班大笑。

“眼鏡老師”大笑:“哈哈!也就是說你對釣魚是‘情有獨鍾’的是么?好,還有沒有其他同學要說的?”

“文靜公主”夏麗很斯文地站起來說:“我平常做事都很專心,尤其是在畫畫的時候,我感覺有源源不斷的力量從內心迸發出來……”

“愣頭小子”王超搶著說:“我經常做很多數學題,雖然一開始感到很煩,但只要靜下心來,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其中,每解出一道題,我就會感到特別欣慰!”

同學們紛紛站起來講述自己愛做的事兒……

我正在低頭沉思,只聽見“眼鏡老師”用他那抑揚頓挫的聲音歸納道:“嗯,非常好!你們剛才說的都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兒,在做這些事時,你們會心無旁騖。那么,誰能用兩個字概括你們做這些事的態度呢?”

同學們小聲地議論起來。有人說,就是一個“樂”字。可另一個字是什麼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眼鏡老師”見狀,啟發道:“李明同學鍾情於釣魚是‘樂’,那么,夏麗和王超同學力戒浮躁,能靜下心來做事,這又是什麼呢?”

眾人似有所悟。

“班級超女”汪萍鼓起勇氣站起來說:“那是敬業,用一個‘敬’字可以歸納。但我們所說的都只是普通的事,我想問老師,這能說是‘敬’嗎?”

“眼鏡老師”循循善誘道:“事雖有大小,但對它們的態度卻是需要同等的,當然能用‘敬’字來概括。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需要我們‘敬’的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職業。老師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喜歡做的那些事的熱情和專注,投入到你們的職業,也就是學業中去,做到‘敬業’與‘樂業’,你們說是嗎?”

“眼鏡老師”接著解釋:“南宋理學家朱熹說過‘主一無適便是敬’,你們剛才說的情景不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嗎?再說這個‘樂’字,任何事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靜下心去做,便會發現它的趣味,從中獲得快樂。其實,敬業與樂業是相伴而生的。敬業了才能樂業,敬業了才能從中找到更大的樂趣。”

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明白了!”

老師最後總結道:“好,那就請大家帶著自己對‘敬業’與‘樂業’的感受去聽聽《敬業與樂業》的作者梁啓超的想法,看你們之間能否產生思想共鳴。”

接下來,同學們便紛紛翻開課文,帶著自己的感悟與這位中國“世紀哲人”展開了心靈的對話

“鈴——”下課了,“眼鏡老師”滿面春風地走出教室,大家卻還沉浸在興奮和思索之中。

我自言自語道:“這堂語文課上得怎么與平常不一樣呢?”

“怎么不一樣呢?”我默默地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