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學習:名著導讀課例《草房子》(二)

(三)

螢幕顯示:感悟“成長”的內涵

螢幕顯示:“成長”,就是殘疾少年禿鶴對尊嚴的執著堅守;

“成長”,就是……

生:成長就是被領養來的細馬對家庭責任的承擔。

師:說的多好啊。他承擔家庭責任的時候才多大啊?14歲!所以成長就是一個領養來的孩子用柔弱的雙肩扛起的養家重擔。

生:成長就是杜小康對貧窮的感悟。

師:他的感悟表現在行動上,所以成長就是家道中落的杜小康在厄運來臨的時候所表現出的那種堅強。

生:成長就是杜小康對學習的渴望。

師:很好,過早地品嘗了生活的艱難,他意識到知識的力量。

生:成長就是垂暮老人生命最後一瞬所閃現的人格光彩,還有少年對生命、對死亡的體驗。

師:你關注到老人也有“成長”,人的一生都在成長。我們這裡主要談少年的成長,不過你剛才說到了死忙體驗,一個少年面對死亡的獨特體驗,他是誰呢?

生:桑桑。

師:桑桑的成長體現在哪些地方?

生:桑桑在經過病痛的折磨後,產生了對生活的渴望。

師:對啊,熱愛生活,背著妹妹去看城,變得友好、善良,這就是成長。好像還有一位少年我們沒有說到?

生:紙月。

師:紙月的成長是怎樣的成長呢?

生:紙月的成長就是桑桑生病時默默地關心桑桑,送去她那微薄的心意。

師:微薄而又溫暖的心意,紙月自己的身世是怎樣的?

生:悽然。

師:是的,一個身世悽然的女孩子卻在別人重病的時候,送去沉甸甸的溫暖,這就是成長。這些美麗的成長故事感動著我們,震撼著我們。可以說,在《草房子》里,美,是無處不在的。

曹文軒自己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感動我們中學生的應該是道義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這一切都是美麗的,都是永恆的。”

(四)

螢幕顯示:

有一份美麗,讓人心馳神迷

老師覺得,《草房子》的美,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螢幕顯示:

水鄉景物的優美

師:一年四季,從早到晚,田野河流,水鄉,給了我們美的享受。

螢幕顯示:

風土人情的淳美

師:鄰里之間的真誠相助,同學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大人之間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都給我們留下了美的印象。

螢幕顯示:

道義人性的恆美

師:厄運來臨時的責任擔當,垂暮老人在臨走之際人格光彩的閃耀,少年面對死亡時仍能美好地看待明天的勇氣和平靜……所有這些美的東西,都讓我們深深感動。

螢幕顯示:

在你的腦海里,曾經有這樣一幅美麗的畫面令你久久沉醉嗎?請你讀一讀,說一說。

師: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運用圈點讀書的方法,在書上劃一划,寫一寫。

(學生準備,老師巡視)

生:“操場四周種植的都是白楊樹。它們在青灰色的天空下,筆直地挺立著。脫盡葉子而只剩下褐色樹幹之後的白楊,顯得更為勁拔。”這段話寫出了油麻地國小操場的環境,給人勁拔的感覺。

師:生機和活力。

生:“這柳樹的根仿佛就沒有須子,刨了那么大一個坑,樹根都露出一大截來了,還未見到須子。桑桑很疑惑:能弄到柳樹須子嗎?但細馬不疑惑,只管一個勁地去刨,頭上出了汗,他把帽子扔在地上,頭在冷空氣里,飄散著霧狀的熱氣。他把棉襖也脫下了。”這段話寫出細馬為了挖柳樹須子給邱二爺治病所作出的努力。

師:這段話的精彩還在於使用了一連串的動詞,表達出此時的細馬對邱二爺生命的渴望,一個小男子漢的形象躍然紙上。

生:“蔣一輪倚在柳樹上,用的是讓桑桑最著迷的姿勢:兩腿微微交叉著。白雀的動作在這樣的月光籠罩下,顯得格外的柔和。桑桑坐在塘邊,呆呆地看著,捉住的幾隻蟋蟀從盒子裡趁機逃跑了。”側面表現愛情的美。

師:純淨而又浪漫的成年人之間的愛情故事,這裡的景物描寫,營造的是一種純美的、恬靜的氛圍。

生:在本書第12頁,“在此期間,一日三餐,都是由桑桑的母親給她做的。油麻地國小的女教師以及村裡的一些婦女,都輪流來照料她。”從“都輪流來照料她”可以看出油麻地的人生性善良,她們細心照顧著這個孤寡老人,照顧這個奮不顧身勇救落水孩子的老人。

師:謝謝,你說的真好。你從分析一個詞語深入進去欣賞人物,“輪流照料”,多么讓人感覺溫暖的風土人情啊。

生:一直在指揮搶救的桑喬,此時正疲憊不堪地蹲在地上。下河打撈而被河水濕透了的衣服,仍未換下。他在帶著寒意的風中不住地打著寒噤。

喬喬的父親抹著眼淚,把喬喬往前推了一下,對她說:“大聲叫奶奶呀,大聲叫呀!”

喬喬就用了更大的聲音去叫。

桑喬招了招手,把蔣一輪和溫幼菊叫了過來,對他們說:“讓孩子們一起叫她,也許能夠叫醒她。”

於是,孩子們一起叫起來:“奶奶――!……”

聲音猶如排山倒海。

這段話寫出了油麻地的人對秦大奶奶的擔心,對秦大奶奶為救孩子而掉入水中的敬佩。

師:油麻地國小的師生們,由對秦大奶奶的敵視轉變成了對她的關心,敬仰。“排山倒海”這個詞很有表現力,排山倒海的聲音,就是對秦大奶奶的深情而熱切呼喚。

同學們,這種咬文嚼字一樣地朗讀品味,叫做“細讀”或者“精讀”(教師板書)比如剛才這位同學從“輪流”著手,那位同學從“排山倒海的聲音”著手,還有同學從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入手,這些都是細讀的方法。

老師也發現這么一個美段,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螢幕顯示:美段細讀

在這些草房子的前後或在這些草房子之間,總有一些安排,或一叢兩叢竹子,或三株兩株薔薇,或一片段預告開得五顏六色的美人蕉,或乾脆就是一小片夾雜著小花的草叢。這些安排,沒有一絲刻意的痕跡,仿佛是這個校園裡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這個樣子。

對這段景物的描寫,老師是這樣來進行細讀欣賞的:

螢幕顯示:

景物描寫,生動描繪出了寧靜雅致的氛圍;

竹子、薔薇、美人蕉、草叢,粗看起來是普通花草,細品起來是草房子的“不俗”;

教室是草房子,可是周圍的景物卻是那樣生機盎然,使人不由地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這景物描寫不僅寫出了自然優美的環境,也點明了所浸染的質樸純美的心靈;

這樣美好的環境裡演繹的故事,也一定能帶給讀者美好的回憶……

(學生齊讀)

師:大家看,這就是細讀,就是更細緻更深入地讀書活動,再看:

螢幕顯示:

選景,竹子、薔薇、美人蕉、夾雜著小花的草叢,表現出清新典雅的感覺;

煉詞,“一叢兩叢,三株兩株”是傳神之筆,活畫出質樸的情調;兩個“原本”,表現出校園美得質樸美得自然;

用句,四個“或”領起的排比句式,將閒適淡雅之美渲染得淋漓盡致;

手法,“總有一些安排……”與“沒有一絲刻意的痕跡”相對比,突出校園環境自然幽雅。

師:這就讀得更細了。因為細讀,在這樣短短的一段話中,居然發現了這么多的美點。同學們,選景、煉詞、選用句式、表現手法……這些都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細讀角度。

細讀的感受和收穫,如何才能表達得更真切、更形象呢?有這樣一些句式,可以使我們的細讀欣賞具有文學欣賞的味道,也更雅致:

螢幕顯示:

……生動地描繪出了……。

……這個詞,就把……表現了出來。

……表現出……,表現出……。

初看起來,……;細品起來, ……。

……,不僅寫出了……,也點明…… 。

……是傳神之筆,活畫出…… 。

師:我們要學會使用這些句式,同學們,我們剛才一起欣賞了《草房子》的美。

螢幕顯示:

用美的語言來書寫美

曹文軒作品的語言風格:質樸純美。

在語言上去掉一些浮華、做作的辭藻,讓語言變得簡潔、雅致,呈現出流暢自如而又韻味無窮的味道,這就是《草房子》語言風格。

師:所以,老師建議大家重新去讀《草房子》,細細品味它純美的語言,細細揣摩作者怎樣用美的語言來書寫美的故事。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