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故事作文大全

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家風,有的是厚德載物,有的是誠信為本,有的是克勤克儉,不同的家風會有不同的故事,良好的家風會促進孩子成長,下面給大家分享了家風故事作文,一起來閱讀吧!

篇一:家風故事作文

良好家風的是我們創造美好世界的第一步,它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雖然沒有明令家風家訓,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形成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為我的獨闖世界指引方向。小時候家裡很窮,在那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年代裡,一家人卻有著太多的快樂和幸福。父親淳樸勤勞,愛看書,閒暇之餘會給我們講故事。母親忠厚善良,勤儉節約,喜歡唱歌,偶爾也會唱給我們聽。那時候,我們家破落的院子裡,時常飄出歡歌笑語,讓艱苦的歲月也變得歡快無比。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母親會說:“堅持就是勝利!”;父親每每都會表現出男子氣概:“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們兄妹五人,三個大學生,這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所經受的經濟困難可想而知。現在回望,匆匆那些年,所有困頓窘迫竟沒有一絲印象,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留下只有一家人積極陽光笑臉和團結奮進美好的畫面。

誠然,再和諧的環境也會有波瀾,再茁壯的成長也會生側枝。記得我小時候,因為鄰居家的南瓜蔓爬進我家的棉花地,幾經周折也沒能阻擋它開花結果,瓜蔓纏繞著我家的棉花枝,氣勢洶洶,大有稱雄霸道之勢。我勢單力薄,拖不動瓜蔓,於是直接把他的南瓜摘回家,還一臉得意的向大家炫耀:“再讓它亂爬,以後結的瓜就是我們的。”

這時候父親沒有責罵我,而是讓我去拿成語詞典來,查一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含義。十歲左右的我,根本不懂父親的意思,於是興致勃勃的查字典,找到後拿給父親看。父親卻讓我自己讀出來。沒等讀完,我的臉就紅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父親說:“想想這件事該怎么解決?是要我去跟人家說呢,還是你自己去承認錯誤?”我想了想,很堅決的說:“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擔責任。”父親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教會我如何做人,讓我永遠記住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這兩句簡短的話,掌控著我的人生信條,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踏實,更平穩。

父母用行為教導我們怎樣做人,傳承那歲月沉澱下來的精神之光!我希望我的家風能世世代代發揚下去,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篇二:家風故事作文

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祖父母那一輩是農民,爸爸媽媽也只是普通勞動者的一員。因此,我們家並沒有固定的家訓。但即使這樣,我還是從長輩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那就是:誠信待人,認真做事。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是前人對於誠信的理解,這足以說明以誠待人的重要,信守承諾,是人們你來我往的最基本的紐帶。可是,小時侯的我是不懂這些的,直到那件事的發生,才讓我對於這一點有了深刻的認識。

那是一年春天,我和小夥伴們約好準備趁一個周末去春遊。但不巧的是,就在我們準備出行的頭一天,我收到媽媽給我準備的生日禮物——一套《哈利·波特》。對它我已垂涎許久,一收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一套七冊,一天哪裡能看得完?於是,第二天我便放棄了與小朋友一同出遊的打算,在家裡悠哉悠哉地看書了,全然忘了約定這回事兒。

後來,這事兒還是被家裡人知道了,雖然大家都沒再提起,但是,有意無意的,爸爸總會給我講起《曾子殺豬》《金斧子和銀斧子》這一類的故事。就在那幾天,身體不好的姥姥突然準備要回趟老家,聽媽媽說,再過幾天是二姨姥姥的七十大壽。姥姥的姊妹們曾經約定過:不管是誰,七十、八十大壽的時候,大家都要聚會慶祝一下。家裡人也沒有阻攔姥姥,她還是坐了兩天的車,輾轉趕回老家了。這件事給了我深深的觸動:身體不適的姥姥都能遵守多年前的一個約定,而精力旺盛的我卻不能信守承諾,還要給自己找藉口。真是羞愧呀!這件事之後,我再沒有做過失信於人的事。

成長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裡的長輩們,不僅教會了我如何誠信待人,還教會了我怎樣認真做事。

我比較喜歡手工製作,記得剛開始學摺紙的時候,特別喜歡折各種各樣的紙花,但往往因為不夠認真,摺疊的步驟沒有搞清楚,線條也折得不夠合理,導致最後的成品,總是和原作相差甚遠。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目睹了爸爸整理信息、上交報告材料的過程。那時的他神情專注、一絲不苟,有時直到煙燒到手指頭,才會從冥思中反應過來。那個鏡頭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從此,再做手工的時候,我都會格外的認真,細心的琢磨,所以現在,我的摺紙技能也越來越出色了,很多小作品都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現在想想:有時候,家風家訓並不需要拘泥於文字的限制。這些從長輩身上,學習來的為人處世的習慣,可能要比那些乾巴巴的文字更能影響人,它們也必將一直伴隨著我成長,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使我更加出色。

篇三:家風故事作文

家風就像是一個家族的靈魂,它不是掛在嘴邊的嘮叨,也不是貼在牆上的名言佳句警句,它是幾十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遵守的一個準則,已成為一種習慣的“動作,”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強制形成的一種風氣。善,則益終生,惡,則恨終生。

事實上,一個人可以沒有顯赫的背景,也可以沒有祖上的萬貫家財,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溯其源,一定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如影隨形的伴隨著他,薰陶著他。作為父母、長輩對於養成好的家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孩子,耳濡目染,更容易在無形之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時常看到有潑婦罵街這一現象,更有甚者,竟把家裡的孩子叫過來助威,一塊罵,甚者大打出手。現在想想風氣是多么的惡劣,也影響了這一家的名聲,這壞名聲便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子孫後代延續的更長,走的更遠。

一個家族的風氣對這個家族的成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就說[華興資本] 創始人兼執行長包凡,出生於銀行世家,小時候,包凡就受過金融啟蒙,他祖父曾是浙江銀行高管,給他講過很多銀行家的故事,那些銀行大亨的傳奇深深的感

染了他。那個年代做銀行的高管要么是擁有雄厚的背景,要么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包凡的祖父恰恰屬於後者,祖父的經歷深深的感召著包凡,如果沒有兒時的“積蓄”,包凡又怎么能從摩根史坦利到瑞士信貸再到創建 [華興資本] 呢……

父親一直說:“勤乃發家之本,儉為致富良方”。當看到我們浪費糧食時,就拿《朱子家訓》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小時候自然是不理解這么博大精深的古文。在我家裡吃多少就盛多少飯,不準浪費,要吃乾淨碗裡的每一粒米。父親就是這么做的,哪怕一粒花生米掉在地上,也會撿起來搓掉皮放進嘴裡。更談不上浪費了,我們家每天都是“光碟”喔!

記得小時候,母親常說,不管幹什麼一定要守信,這是基本的禮貌,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母親總是要提前幾分鐘到達,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母親,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如果父親不從事建築行業,恐怕我大學就不會問道土木了。小時候見過最多的就是父親拿著刨刀一下一下削著木頭,後來才知道父親是在做家具,為了生計,父親夜以繼日的工作著。他曾告訴過我:“勤勞扎富根。”父親總是花很長時間去做一件家具,因此家具做的非常精細,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因此,他做的家具總是很搶手。我呢,往往也會在一旁

也看的入神,估計土木情懷從那時便油然而生了吧,等父親做完手上的活,我就會拿著他剩下的料頭自己做個木劍,陀螺啥的,受他影響,我做的木劍也很搶手,有的被我當做生日禮物送給夥伴了。在那個家庭經濟蒼白的年代,父親又使我明白了一永恆的真理——只有付出的越多,收穫得才會越多。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到後來,父親開始從事建築行業,窗前總是呈現出這樣一幅圖畫——深夜了還在研究建築圖紙的父親。說真的,我是被他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感動了,那時常自責自己學習還不如他認真呢!由於父親的知識有限,有一些數學公式他還過來問我。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父親,甚至是並肩作戰,當然更主要的是出於對土木的興趣所在。我想那個階段的我已經堅定了將來學土木專業的信念了吧!母親這么多年一直扮演者相夫教子角色,一直支持著父親的工作,同樣,也深刻的教導著我。

家風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伴隨著我從懵懂無知走向了成熟。你們總是在無形中給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傳遞著正能量,真的謝謝你們,一直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我。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希望它世世代代傳承和發揚下去。

篇四:家風故事作文

開篇前先說下我家的家訓:1、欲成才,須先成人;2、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

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國小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篇五:家風故事作文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我們對爸媽的牽掛;是爸媽累的時候一句安慰話;是冬天裡為爸媽準備的一盆暖腳水;是我長大後和爸媽的陪伴……“孝”這個字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做,所以,我家的家風第一條就是“孝”!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前天我家發生的故事。

那是一個周末,我早早地上床睡覺了,迷迷糊糊中聽著客廳里吱嘎聲,接著是桌子和椅子的碰撞聲,“啪!”隨著爸爸“哎喲!”慘叫,應該是他摔倒了。我立馬翻身起床來到客廳,只見爸爸斜坐在茶几底下,頭靠在茶几的扶手,一隻鞋拿在他的手上,另一隻飛出好遠,爸爸滿臉通紅,眼角額頭皺出一條深深的“褶子”,大豆般的汗水襯托著痛苦的表情,原來他喝醉了!

我急忙拉起他,準備扶他回房休息,突然,我的手上感到一團黏糊糊的液體,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我定睛一看,我滿手沾滿了白色的唾液,其中還夾雜著各種顏色沒有消化的食物,細如絲線的金針菇、白色的藕片、紅色的胡蘿蔔……我噁心地打了一個寒顫,那刺鼻的氣味讓我不由自主地退後幾步,怎么辦?

恍然間,我仿佛聽到媽媽曾對我說,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孝敬,因為“百善孝為先”!記得當時我十分自信地對媽媽說,“媽媽,您放心,您老了我決不嫌棄你,我會對您好!”我永遠忘不掉那時媽媽看著我的眼神,洋溢著幸福…….

我眼前又浮現出爺爺生病住院時的情境,每天,爸媽都會提著熬的粥和水果去看望,陪爺爺聊天說話。爺爺因為生病不能下床方便,爸爸就親自為爺爺清洗便盆,一家人在一起總其樂融融,爺爺臉上一直掛著笑容,似乎忘記了病痛……

看到爸爸難受的樣子,想到他平時為了我們家辛苦的在外面工作;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颳風下雨,六年來從未間斷地送我上學;每次放假,爸爸總是陪伴我玩耍……想著想著,我忘記了眼前嘔吐物刺鼻的味道,默默地拿起紙巾……

第二天,爸爸起了個大早,正準備打掃,卻看見客廳乾乾淨淨,他愣了一大跳,連忙跑來問我:“女兒,這么髒是你幫我打掃乾淨了?”我微微一笑:“百善孝為先嘛!爸爸,你要不要喝點蜂蜜水呀?”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爸爸眼中閃爍著淚花,聽到爸爸輕聲地說道:“我的女兒長大了!”

“孝”在我們家成了一種習慣,受著爸媽的影響,我願意做一個孝順的女兒,因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並且願意將這份愛傳承下去。

篇六:家風故事作文

前不久看到了這樣一則訊息:據權威機構統計,一個人一生的能力和做事原則,有60%以上來自於親職教育,而道德修養的80%來源於家庭。起初,我覺得這樣的統計數據是建立在國外教育機制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國內的情況與之大相逕庭。因為很多的孩子上學之後,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和家庭的接觸時間要少於在學校時間;但是前不久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有一天學校放學的時候,孩子們的家長都在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大部分孩子挽著家長的手,有說有笑的離開了學校,有一個孩子的家長剛接到孩子還沒走幾步就對孩子大發雷霆,甚至快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看到這種情況,我走過去了解情況,才知道孩子因為玩的時候,不小心把鞋子弄濕了,家長看到就罵孩子不小心,我出面勸解孩子家長,孩子也是不小心踩到水裡了的,這個家長則不依不饒,繼續對孩子怒吼,孩子也被嚇哭了。看到這種情況,我耐心的勸解孩子家長,這時家長才吐露真情:原來在來學校之前,她和鄰居因為糾紛吵了一架,帶情緒來的,看到孩子又不聽話,因此生氣。

處理完這個事情之後,我細細回想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個孩子是一個班級里比較活躍也較難管束的孩子——上課不能長時間集中精力聽講,輔導作業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正是家長暴躁的脾氣,缺乏耐心的做事風格影響了孩子的所作所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有樣學樣的時候,家長的行為極易影響孩子性格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家庭和家長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家裡的一些事。

我的家庭是四川達州橋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有著農村共有的謙虛和樸實,卻也有家庭獨特的勤奮、好學和崇尚知識的良好家風。它給了我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動力,幫助我在成長的道路上直面挑戰,克服困難,使我人生的路在正確的方向上越走越寬。

記得小時候,老家的房子裡有一幅字畫,是爸爸最喜歡的,那個時候,年幼的我,總喜歡花花綠綠的山水畫,並不喜歡那幅字畫,有一年除夕,我希望爸爸用新買的畫把那幅又破又舊的字畫換掉,但是爸爸卻把那幅字畫挪到了其他的房子裡,並且給我說,他喜歡那幅畫上所說的,勤奮的人老天都喜歡眷顧和保佑,那個時候的我並不懂得那是什麼意思,只知道爸爸很辛苦,每次從外面打工回來,爸爸總是忙著打理家裡的里里外外,很少給自己休息的時間。直到後來,我知道那幅字是“天道酬勤”,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並且學著爸爸的樣子,用勤奮學習來踐行這句格言

小時候的我和同齡的孩子一樣貪玩,每天都和小夥伴泡在一起玩耍,那時候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有一年寒假,天氣很冷,但我還是每天出去瘋玩,弄得手上長滿了凍瘡。爺爺看著心疼就再也不讓我去玩了。我哭著鬧著要去,爺爺沒法,在他的藏書里翻出一本連環畫,一邊哄我一邊說著書的好看,於是在他的指引下,我的注意力成功地轉移到了那本書上,思維被他和書成功俘獲。從此之後,我喜歡上了看書,書中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跡使我產生了走出農村,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我至今還記得那是一本缺了封皮的《三國演義》,書隨很陳舊,但每個頁角都很平整,爺爺喜歡看書,更喜歡藏書,幾乎每年都會在舊書攤淘幾本書回來,每逢閒來無事,他就拿出那些書,躺在床上翻看。這時候,奶奶經常會打趣般的微笑著說,早看書早考上大學了,爺爺則一本正經地對奶奶說;“你懂什麼,我們就是因為沒有文化,才會代代是農民,要走出農村,還得多念書啊!”後來,等我上了國中,留宿學校,每周回家爺爺總會對我說,到了學校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看看外面的天地。現在爺爺走了,我依然記得他當年看書的樣子,記著他說的那句話。

現在的我,即將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我會將這些事告訴我的孩子,告訴她爺爺曾經說過的話。

篇七:家風故事作文

良好的家風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的家風嚴謹、樸實,那么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往往受到家風的薰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人也不會走上邪路;如果一個人的家風不好,家長不注意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為,那么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變成“問題少年”,更有甚者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走上犯罪道路。我很慶幸我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爺爺很重視讀書,家裡崇尚讀書的風氣也很濃。我記得小時候,爺爺給我買的最多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書籍。爺爺經常說:“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物質,而是精神上的貧乏。” 自從我懂事起,爺爺就教我讀《三字經》、《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爺爺在教我讀的時候,也告訴我其中蘊含的道理。記得有一次,爺爺告訴我:“‘百行孝為先’這句話說的是,我們做人要懂得尊敬長輩,對長輩要盡孝道,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這種人也不能指望他去愛別人。”正因為如此,每當家裡吃飯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好的東西留給爺爺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幫我燉了條魚,還煮了個雞蛋,我把東西端到爺爺房裡,爺爺撫摸我的頭,“乖孫,你生病了,這個還是你吃,給你身子補營養。”我回答:“爺爺,我壯得很,沒事。”那時,我看到爺爺眼裡有一絲淚水。

爺爺不僅要求我讀書,還讓我堅持鍛鍊身體,爺爺常說:“沒有好的體魄,將來怎么為國家做貢獻?”爺爺愛看歷史書籍,經常告訴我一些名人偉事,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周總理,周總理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就問他讀書的目的,周總理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爺爺經常教導我,一個人一定要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投身到社會建設當中,要做對國家有益的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爺爺在給我講“嗟來之食”時,說故事裡的主人公不吃別人施捨的東西,最後餓死,這個人很有骨氣,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

記得有一次,家裡的米用光了,母親讓我去堂嬸家借點,堂嬸一副勢利的表情,直接把我轟出門,“你們家不是很有錢嗎?怎么跑來跟我這個破落戶借米,真是笑話,就是有也不借。”我回到家,把這些告訴母親,母親把我摟在胸前,這時爺爺來了,“乖孫,你做得對,既然你堂嬸不肯借給咱,我們也不必低聲下氣,男兒膝下有黃金,人家陶淵明都不為五斗米折腰哩!但是你要記住,以後長大了,碰到需要幫助的人,你一定要盡力幫助別人。”爺爺這段話對我以後步入社會工作影響很大,在單位里,每當碰到單位為災區募捐或者到醫院義務獻血,我都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因為我知道與人為善,就是於己為善,能夠幫助別人,自己也活的開心,總之一句話:“人善天不欺。” 高三那年,我高考失敗,整天在家唉聲嘆氣,仿佛眼前只有高考一條路,當我決定復讀一年,再次參加高考的時候,我把自己關在屋裡,整天拚命讀書做題。那一天,當我收拾好行李準備去學校的時候,爺爺來送我,我們一路走一路聊天,“乖孫,人生不止一條路,高考只是人生一個片段而已,讀書卻是伴隨你一生的,你要記住,千萬不要為考試而讀書,要為自己的人生而讀書,多讀書,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才是正道。”在經過村裡的狀元泉的時候,爺爺說道:“乖孫,這是家風。

我們村裡的狀元泉,你喝一口吧。”我捧起一口泉水喝,泉水甘甜清涼。參加工作以後,我依然保持讀書的習慣,偶爾也寫寫文章,當我看到身邊有一些朋友誤入歧途,去吸毒、去賭博,搞得傾家蕩產,我很慶幸自己一直謹記爺爺的教誨。

爺爺,在你有生的日子裡,我會依舊敬你、愛你、戀你,你給我一生的感動,永遠都是心弦上那道不逝的風景!

篇八:家風故事作文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湧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國小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快步入國中了,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

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家就存在著: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樂於助人、寬容。

我們家尊老愛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上次在公車,我坐在座位上,慢慢變得擁擠起來。在彩虹橋這站,上了一位老人,大約有七十多歲,我便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老人。但老人說:“不用了,你坐吧。”我用了很多辦法說服這位老奶奶,她才肯坐下,老人還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呢!”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在家裡還是外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讓著我們,而我們也要聽他們的話,所以,尊老愛幼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 記得有一次,在春光市場的時候,有兩位阿姨買了一袋西瓜拿不動正犯難的時候,就把我叫去了,於是我叫了兩個小夥伴幫阿姨把西瓜一個一個弄到了車上。事後爸爸說:“你有勇氣去幫助她們,就代表你有著一顆樂於助人的心,你今天好棒啊!”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有一顆善良、幫助他人的心,用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那就是金子般的心。 每個家,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如果你多一份愛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尊敬、謙讓、團結。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篇九:家風故事作文

都說家風是一個家族的傳統風習,是在家庭主要成員的影響下自然形成的傳統習慣和生活作風。良好的家風會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中自然形成,並潤物細無聲般的伴隨著下一代人的成長而源遠流長,我家的家風也正是如此……

記得我上國小時候的一件事情,有一天輪到我衛生值日,那日,同學們一個個背著書包放學回家,我開始大掃除,結果在教室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了一支原子筆,要知道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小學生如果擁有一支原子筆,那是相當奢侈的一件事,我毫不猶豫地把它放進了自己的書包,並帶回了家。晚上做作業時,把筆拿了出來在我的弟妹面前炫耀,這時被坐在一旁的父親發現了,問“這是誰送給你的嗎?”,我照實說了,父親立刻沉下了臉說:“明天一上學,馬上交給老師”,“這可是我大掃除時檢到的”,言下之意這支筆應該歸我所有,“撿到的東西應當歸還失主,不是你的東西不能占為己有,它不屬於你,不屬於你的東西,咱不能要,即使是一分錢也不得貪”。看著我一臉的不肯,父親接著說:“你想想,這支筆是你在班級里撿到的,丟筆的一定是你的同學,我相信,這位同學現在肯定非常著急,說不定晚飯都沒有吃呢!”“誰讓她(他)那么不小心啊,這是對丟東西的懲罰”,看著我滿臉寫著的似乎振振有詞,爸爸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說:“你們姐弟三個都圍過來,爸爸講個小故事給你們聽聽”。接下來爸爸開始說他小時候的一件真實故事,他說,小時候他有四個非常要好的穿開襠褲的小朋友,當時幾個小朋友經常相約去街上的書攤

看小人書,爸爸小時候那個年代沒有廣播,看不到報紙,更不用說電視機了,只有小人書是他們那個年代接觸課外知識的唯一途徑,因此小朋友們都非常愛看,有一天,一個叫文奎的小朋友告訴大家,他爸爸給他買了一本,大家可以不用到街上去看了,那天他把小人書帶到了村邊的空曠場地上,四個小朋友別提有多高興了,互相傳看著小人書,深深被小人書裡面的故事吸引著,一天的時間馬上過去了。第二天,文奎說小人書丟了,問我們有誰撿到沒有,看著我們三個頭搖的撥浪鼓似的,他失望了,說,完了完了,這回他爸爸非揍他不可,我一定要把小人書找到。第二天、第三天都沒有見著文奎,後來,聽村里大人們說,文奎失蹤了,可能被騙子騙走了,再後來文奎媽媽瘋了……半年後,我們在其他三個小朋友之一的一個叫小峰的小朋友家裡發現了那本小人書……小人書丟了後,我們經常一起的四個小朋友再也沒有在一起玩過,文奎的爸媽為了尋找文奎從此再也沒有在村里出現……故事講完了,看著我們姐弟三個深深埋下的頭……爸爸繼續說:“人切不可有貪慾,不是自己的東西,絕對不能要,即使一分錢也不能貪,否則會導致很大的危害,輕則失去朋友,失去友誼,重則危害國家和人民,這樣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從此以後,“即使一分錢也不能貪”便自然而然形成了我們家的家風,同時不貪一分錢也成了我們三姐妹各自成家後新一代家庭的共勉之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