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長》讀書活動徵文3篇

瞬間的感悟

裘村鎮校502班 俞盈盈

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教育我要學會尊重別人;上了國小,老師經常對我們說尊重別人就是一種美德……

隨著歲月的年輪,我漸漸意識到: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友好的動作,就是對他人的尊重。

教室的文化牆廊上,張貼著我們表演《貓鼠之夜》時的一張照片。領舞的那隻小老鼠,長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她叫梁露,是咱班的文娛委員。可如今,她再也不能和我們同台演出了,因為肌肉萎縮症落下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出院後,她曾一度把自己關在房裡,不肯來校上課。老師幾番上門才把她請回來。

就在梁露返校後的第三個星期,學校要舉行廣播操比賽。體育組老師允許身體有狀況的同學不用參加比賽。我們心中很清楚,如果不讓梁露參加,就意味著我們打心眼裡瞧不起她,這樣無疑會傷了她的自尊心。可如果讓她參加,肯定會影響整體面貌。“怎么辦?怎么辦?”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召集班幹部商量:有人說別讓她參加了,有人提議讓她排在隊尾,或者把她藏在隊伍中間,這樣不會影響隊容……正在我們舉棋不定的時候,老師來了,她好像看透了我們的心思,從書櫃中抽出《文明美德伴我行》一書,並把書翻到第八課——《尊重每一個人》,讓我們好好讀一讀。就在那一瞬間,我們茅塞頓開,我們知道該怎么做了——梁露是五二班的一員,我們不該對她另眼相待。我們不但要讓她參加比賽,並按照慣例讓她排在隊伍的最前列。

訓練的日子,我們陪著梁露,雖然很辛苦,但又覺得很快樂。比賽那天,梁露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一瘸一拐的,但是她走得那么有精神;做操時,她是那樣認真,那樣投入。儘管她的動作不那么雅觀、到位——手伸不直、腿抬不高。不過,在我們眼裡,她是最完美的。可能是梁露的勇敢感動了評審,也或許是我們的誠心感動了評審,積分後,我們班居然還是第一名。當我們得知這個訊息時,我們和梁露激動地擁抱在一起,那一刻,我的眼眶潤濕了。

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幸福;尊重他人,是種大智慧,也是門大學問。讓我們學會尊重他人!

吐痰風波

奉化裘村鎮中心國小302班  莊檸

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從超市回來,在車站等車。

不一會兒,汽車從遠處開過來。我們正準備上車,忽然爸爸咳嗽了一聲,隨口把痰吐在了地上。我立刻想到:電視上不是常有這樣的公益廣告嗎?不要隨地吐痰。今天自己家的人隨地吐痰,我不能袖手旁觀,應該對他進行“教育”。

於是,我一把拉住爸爸的手說:“爸爸,慢!”“怎么了?”爸爸急忙問。我指了指他吐的痰說:“您看!”爸爸對痰瞅了一眼說:“我當出了什麼大事呢!一口痰有什麼要緊的,快上車!”“不行,不行。”我拚命扯住爸爸的衣服。

爸爸很不高興地說:“唉!我的小祖宗,你想怎樣?”我理直氣壯地說:“隨地吐痰是不衛生的。應該擦掉。”這時,爸爸的臉被我說紅了,他摸摸我的頭說:“好,我接受你的意見,以後我要多請教你這位‘文明老師’了。”聽了爸爸的話,我趕快從兜里掏出一張紙,搶在爸爸前面,把那口痰擦掉,扔進了路邊的垃圾箱裡。

“嗶嗶……”司機催促了,似乎也在我的行為而喝彩!

指導教師:徐秀雲

追溯先古,傳承文明

奉化市裘村鎮中心國小 603班  何芊芊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手裡拿著這封透著歷史清香的竹簡,默念著這沉澱了中華千年文化的《論語》,不禁被這悠悠的文化所浸染,不知不覺中回到了千年前的孔子學堂,有幸成為三千弟子之一。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文明已有超過50XX年的歷史。可大家一定不知道吧,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地區: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還有中國,其他的三大文明均已斷裂,只有我國的文明綿延至今。想到這裡,我不禁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

做為中國文化的載體——漢字,是我們中華名族所特有的,它更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漢字經過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演變,才有了我們今天時刻在用到的母語。歷代的文學家用他們那雙似有魔力的手,把漢字編織成了一部又一部膾炙人口的佳作:《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這一些的名著不正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嗎?祖先給我們留下的精神文化,我們本應該把它發揚光大,可我發現,網路上出現的越來越多的是“文字遊戲”。有些人,利用漢字的奇妙結構,來組成許多啼笑皆非的句段。有些人,竟利用漢字,來惡搞一些名人名著。網路上把孔子、老子等名人來說笑的話隨處可見,把中國傳統名篇改成一堆不堪入目的文字比比皆是。這一些新聞的報導,真是看了讓人覺得心寒,網友們是不是不懂得尊重?有的人說:“我們這樣做,只是純粹好玩兒,僅供娛樂而已……”那么,我要試問一句:“漢字的意義何在?僅供娛樂嗎?”我認為,漢字也是有尊嚴的,而且它的尊嚴更代表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

上段時間看見一篇新聞報導,讓我感動了好久,大致內容是:寧波某國小創辦了以孔子文學為主題的團隊活動,在這次活動里,學生們個個身穿漢服,大聲誦讀著《論語》。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不僅能讓學生過把癮,還能使學生不忘過去前輩的作品,品味國學的味道。

做為21世紀的陽光的美德少年,我們更應該宏揚祖先留下的傳統,多多去誦讀經典。“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學它,不也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很高興嗎?”……這些不加雕刻、樸實無華的語句雖然並不吸引人,但卻以直觀的方式告訴我們一些值得深思的道理,我真是佩服極了中國古代的文學家。

此刻,我又從深思中回到了現實,我仿佛又聞到了竹簡淡淡的清香,聞到了如清茶半的國學經典的淡淡茗香。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徜徉在祖國優秀文化的海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