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征擴寫

十五從軍征擴寫_範文1

他曾經是一個身強力壯、懷著滿腔熱血的青年。但戰爭改變了他的一切。

十五歲那年,他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邊疆告急,官府又來徵兵了。他和幾個年齡差不多大的青年為了光宗耀祖,脫下了粗布衣裳,換上了沉重的鎧甲。不顧親人的反對和鄰居的勸說,踏上了征途。

但軍營並沒有他想像的那么美好。軍官的粗暴,簡陋的營地,令人反胃的一伙食……他厭惡眼前的一切,但心中還有一絲僅存的希望。

軍隊開赴前線了,第一仗他們就敗得很慘很慘。剛到前線,就遭到了敵兵的偷襲。敵軍兵強馬壯,是一支精銳部隊;而漢軍,一隻毫無戰鬥經驗的部隊。力量相差太大了。果然,他們被包圍了。敵人的刀槍無情地刺入了漢軍的身體,看見周圍的同伴一個個倒下,他害怕了,但他不能逃跑。終於,那個無能的將軍下令突圍了。他們雖然逃了出去,但卻受到了將軍嚴厲的懲罰。

一天又一天,他就這樣提心弔膽的生活著。一次,他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是哥哥!他欣喜若狂,跑過去和哥哥擁抱,兄弟倆激動不已,跑回營房聊天。在談話中他得知,原來哥哥被硬拉來當兵了。他氣憤極了,卻毫無辦法。一個月後,他聽到了一個噩耗,哥哥在戰鬥時被敵人殺死了。他悲痛欲絕,心裡徹底絕望了。剛來時的遠大志向蕩然無存,他現在只想跑回家。但軍營戒備森嚴,根本逃不出去,何況他也聽說過逃兵的下場,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就這樣活著,英俊的青年變成了成熟的中年人。終於,經過多年的戰爭和談判,匈奴退兵了。他以為可以回家了,卻接到了長期駐防的命令。果然,匈奴沒過多長時間又來進犯了。他們一次一次地和匈奴激戰,他身邊的同伴一個一個地減少,而他也多處負傷。時間在刀光劍影的戰爭中又過去了一年又一年,他已變成了老年人,可戰爭還在繼續。不久,一位新的大將上任了,他帶領漢軍長驅直入,殺的匈奴大敗,收復了所有失地。正當將士們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又接到了平叛的任務。就這樣,一場戰爭接著一場戰爭,這令他身心疲憊。

又過去了很長時間,他已到了古稀之年了。他望著自己蒼老的面容和滿頭白髮,發現自己憔悴了許多。可又有什麼辦法呢?他依然跟隨著軍隊在各地輾轉。轉眼間,他已經服役了整整六十五年,他八十歲了。他不能再打仗了,他終於得到允許,可以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非常複雜,既激動又很擔憂,還有一絲悔恨。懷著這種心情他跋山涉水走了幾十天,終於看到了那個小村莊,他的家鄉,他朝思暮想的地方!

走在村里,沒有一個人認識他,他孤獨極了,但想到馬上就能看到自己的親人了,心中也有了一絲安慰。突然,一個人叫住了他,他經過仔細觀察,終於想起了這是他兒時的夥伴。還沒等夥伴說話,他的臉上就流出了兩行熱淚。他丟掉了手裡的那根拐杖,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向夥伴傾訴著他這些年的辛酸苦辣。而夥伴卻朝他重重地嘆了口氣,神情嚴肅的說:“唉,真是個苦命的人啊,在軍隊受了這么多苦,還要一個人孤苦伶仃地過以後的生活。”他聽到這些話,似乎明白了什麼,徹底癱倒在地上,險些暈了過去。夥伴忙把他扶起來,安慰了一陣,對他說:“你還不知道你家的情況吧,在你當兵後,又有些人來徵兵,他們強拉硬拽,把村子裡的大部分青壯年都拉去當兵,你的兄弟也去了,可他們都再也沒有回來了。你的父母整天都以淚洗面,不久患了重病,都去世了。”夥伴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勸了他一陣,然後就回家了。

他強忍悲痛,一步一步地走回家。剛到家門口,他徹底驚呆了。這還是童年時那個溫馨的家嗎?門大開著,卻沒有一個人理會,屋子已破敗不堪,有幾塊磚已經掉了,再看看院子裡,荒草叢生,井邊長滿了野菜。突然,一隻野雞仿佛受到了驚嚇,從他頭頂飛過。“唉……”,他嘆了一口氣,推開了房門,屋內只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幾個碗。幾把椅子東倒西歪,床上連張被單也沒有。由於接連的打擊,老人對眼前的一切已毫無反應了。

過了一會兒,他餓了,就找堆木頭生了火,采了些野菜煮著吃。飯做好後,他叫著親人的名字,叫了半天也沒有人回應,他這才想起了殘酷的現實。這個家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沒有了胃口,吃了幾口便放下了碗,又流下了兩行熱淚。

他想出去散散心,到了門口向遠處眺望,人們在田地里辛勤地耕作,小孩子在玩耍。還有那一排排整齊的房屋,一顆顆高大的樹木,遠處那條清澈的小溪。這一切是多么的美啊!

他又想到了自己,十五歲就跟著軍隊南征北戰,保家衛國,身上受了多少傷,他自己都不清楚,可以說立下了赫赫功勳。整整六十五年沒有和親人見面,甚至連一封信都沒有。他沒有被當做功臣一樣,立了功是將軍們領賞;犯了錯卻要他和同伴們受懲罰。回家了,也是他一個人孤獨的踏上歸途。“這不公平!”他大喊一聲,接著,兩行熱淚順著他的眼眶噴涌而下,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丟掉拐杖,嚎啕大哭。

他就這么生活了一段時間。一天,一個軍官騎著馬領著一隊士兵耀武揚威地進了村,他們又來徵兵了……

十五從軍征擴寫_範文2

當徵兵之令傳來時,少年痛恨兵役制度的殘酷,在家人依依不捨的目光中,他被迫參了軍。他背負著行囊,策馬揚鞭,和戰友們來到了邊疆,他們英勇殺敵,一年、兩年......就這樣,他幾十年都是在戰爭中熬過來的。

每當他躺在軍營的帳篷中,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便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現在,他已經年近八十了。他的黑髮已全白了,臉上布滿了一道又一道的皺紋。征戰了六十五年,離別了家鄉六十五年,朝廷終於讓他返鄉了。他想到馬上就可以和 親人團聚了,一絲欣慰的笑容浮現在他的臉上。

他拄著拐杖,走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了村裡的人,急切地問:“我家中還有什麼人?”他滿懷期望地望著同村的人。“哎”,村裡的人嘆了一口氣,指著一間破舊不 堪的房屋,無奈地搖了搖頭,“遠遠望去那是你的家,現在卻已變成松柏摻雜的一塊墓地。”說完,拍了拍老人的肩膀,走了。

老人望著同村的人離去的背影,怔住了,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過了許久,他才回過神來,拄著拐杖艱難地走到那間簡陋的房屋前。他沒想到原本熱鬧溫馨的家竟變 成了如此荒涼之地,親人也都離他遠去,他感到無比失望,痛心疾首。

野兔從狗洞裡自由地鑽進鑽出,野雞飛到了樑上去,院子裡因長年累月無人打掃,雜草叢生,水井邊上也長滿了野葵。老人看到了這一荒涼的景象,心裡更加難受了。

為解無米之炊,他只得採集殘院中的野谷用來做飯,采了野菜用來做湯。老人小心翼翼地拾起院子中乾枯的樹葉用來升火。飯菜不一會就熟了,老人將做好的飯菜擺 在桌子上,嘴裡喊著:“爸、媽、哥、嫂子,快來吃飯了!”過了許久,也沒有一個人回應他。他這才醒悟過來:所有親人都已離他遠去,家中只剩下他孤苦伶仃的 一個人了。他茫然了,做好的飯菜也不知能送給誰來共用。

想到這裡,他孤零零地走出遠門。這位衣衫破舊、鬢髮全白的老人手拄拐杖茫然地站在他曾經那么熟悉,如今卻家破人亡的故土,絕望地望著東方,留下了幾行熱淚,淚水打濕了他的衣衫......

他凝視著東方,懊悔與憤怒湧上了他的心頭,他痛恨戰爭,痛恨兵役制度的殘酷......

十五從軍征擴寫_範文3

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衣衫襤褸,手中拄著一根拐杖,吃力地走在鄉間小路上,喃喃自語:“我自十五歲就被迫離開了家鄉,如今,年老體弱了,幾經生死之劫,終於回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家鄉。這六十五年的從軍生涯,其中是何等的寂寞啊!可又有誰知道我心中的苦悶呢?”說罷,老人長嘆了一聲。

這時,一位同鄉從遠處緩緩走來,老人邁著步伐,連忙上前,險些跌了個跟頭,他詢問道:“請問,你知道我的家在什麼地方嗎?”或許是因為年事已高,早已記不住家的地址,或許是因為離家多年,對家的印象已經是模糊的吧!同鄉上下打量著老者,指著遠處說:“你是李軍吧!那便是你的家。你的家人因為一場瘟疫去世了!”老人聽了,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可還是忍著巨大的悲痛,說:“多謝!”

邁著鉛塊般沉重的步伐,老人來到了久別重逢的家。野兔在狗洞裡肆無忌憚地鑽進鑽出,似乎根本沒把老者放在眼中,野雞在屋頂上活蹦亂跳。房屋四周,一個一個的墳冢緊挨著,上面刻著老者的親人的名字,多么令人傷感吶!庭院中雜草叢生,還長滿了野谷,昔日井旁的木桶早已倒落在地,周圍還稀疏的長了幾棵野菜。老人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兒時:

娘親坐在凳子上紡織,爹爹去田野里耕種了,年幼的小妹在一旁玩耍,姐姐追著他,整個庭院中充滿了歡聲笑語。不時,娘親還為他擦汗。真可謂是“其樂融融”!而現在卻是天壤之別。

想著想著,漸漸地,夕陽收起了最後一縷光輝。老人將野谷搗碎,做成了香噴噴的米飯;用野菜,煮成了鮮美的湯。可一想到昔日的幸福家庭,老人不禁潸然淚下。走出家門,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的往下滴,老人不禁痛訴道:“天吶!你為何要如此待我!”

夜幕中,一位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