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年俗變化的作文

紅彤彤的對聯、喜艷艷的鬥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這就是中華民族悠久的燦爛的春節民俗文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年俗變化的作文,一起來看看有什麼變化吧。

有關年俗變化的作文1

記得小的時候, 有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每逢過年的時候周圍的景象總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從家家戶戶張貼的春聯、鬥神、福字、年畫、窗花、燈籠,到街面和廟市上擺各式各樣的年貨,從小孩子穿上整潔的衣服,滿街亂跑放鞭炮,到成年人的舞獅耍龍,夜晚的禮花、戲曲表演等,都營造著歡樂的節日氣氛。這中間,飽含著人們期盼幸福的心理,也表達著集體團結向上的精神。所有這些,不僅是平日裡難以見到的,而且與平日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是一種特殊的生活狀態。而現在的過年,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極大的豐富,平時的日常穿著、及飲食與節日期間反差已經不那么明顯了。現在天天像是過年,人們對於春節在物質享用上沒有了太大的期待,轉而追求休閒娛樂等精神上的放鬆。

在年俗中,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人們之間的相互拜年。這是人們相互之間加強交流的方式之一,而今這一方式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在J縣農村里必須的活動便是“拜年”,每一家的第二代當家人將會帶著自己家族的男性的兒孫們,到各個親朋好友家去拜年。這種形式的拜年是為了加強和鄰里之間的人際關係,感謝鄰里一年來對自己家人的幫助,並希望今後能夠繼續加強這種互助的鄰里關係。傳統性的拜年,往往主要是是基於地緣或是血緣因素而進行的。在同一個地方的鄉親父老或是家族內部人員之間是一個熟人的社會,人們在過年期間,在同一個時間內大家相互的“串門”都會道一聲“新年快樂”。這是一種,面對面的加強人際關係的方式。近年來,中國電訊事業發展很快,電話開始普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人們,便轉用既快捷又省事的電話或是簡訊形式的拜年手段,人們在過年時的拜年形式越來越走向了現代化。而且由於現代城市社區分化與個人主義的盛行,人們越來越注重個人的自由化與功利化,於是出現了現代形式的拜年主要是基於業緣群體――如同一單位的人相互性拜年、或是同一單位的人統一組織起來向領導去拜年,大家都有著長遠的利益打算。

在傳統年俗中,人們十分的注重各種各樣的祭祀及禮儀禁忌。如在家鄉農村當中初五這一天有“過破五”和“送窮”習俗。但在現代社會中,過節的重點更加偏向於人們為了未來的提升或是為了商業的銷售,在現代化的趨勢下,春節這一民俗事項也逐步地由“為慶賀豐收而行”變為“簡單的為逐利而行”,節日給人以物質消費和精神享受的這層含義不斷地增長著,而原先的祭祀禱祝性質則日益呈現淡化趨勢。

現在,每逢過年的時候,年輕人群體越來越喜歡追求自己家的過年特色。譬如,人們不再相信以前所講究的過年期間必須敬神,必須給包括灶神、財神、福神在內等神仙磕頭的民俗,不再需要遵守不能下午到親戚家拜年的民俗約定。在傳統的春節習俗中,從臘月初八即臘八粥的準備開始,人們就進入了春節一直到二月二龍抬頭才結束,冗長的節日,在農業社會中是典型的冬閒時的需求。而自從進入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中,人們的時間觀念在不斷的增強,由於現實的工作的需要,人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提前結束自己的春節假期。

有關年俗變化的作文2

20xx年已經過去,但在大多數人心裡,這一年還未翻過,它的最後一頁應該是鼠年除夕夜。這一心態源於春節這一古老的節日,在與“國際接軌”的今天依然散發著無可比擬的文化號召力。

但不少有著懷舊情結的人卻發出感嘆:手寫的春聯如今成了印刷品;家裡做年糕、糍粑時的騰騰熱氣已化作商場超市的熙攘人流;熬夜守歲的人越來越少……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雖然在不斷蠶食著濃濃的年味。但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集結點,春節依然是所有中國人的心靈歸宿。

小時候關於年味的回憶,是從臘月二十三那天大鐵鍋的肉香味開始的。

“那天是‘小年’,吃上一頓難得的豐足晚餐後,母親會將灶台邊一張寫著‘灶君神位’已經熏得發黑的紅紙條扯下,念念有詞地燒掉,說是將執掌一家人一年一伙食的灶神送上天。而除夕這一天,一張新的紅紙會貼在灶台邊,名為‘請灶神’。”秦武明說。

當小年剛過,嘴裡的肉味還未消散,秦武明會和幾個兄弟姐妹早早起床,與母親一道翻箱倒櫃地打掃衛生。因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意味著“除舊迎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年味最濃烈的時刻,則是除夕和大年初一。那種相當隆重的儀式,依然烙在李青的人生記憶里。“除夕這一天,父親會在家中擺上祭案、祭品,點上幾炷香。青煙繚繞的堂屋內,幾代人排資論輩向已故祖先的牌位下跪祈願。大人們的臉上滿是虔誠表情,而孩子們更惦記的,是稍後誘人的年夜飯和口袋裡的鞭炮。”

家中一年來最豐盛的菜餚,擺在了除夕夜的飯桌上。平日裡寡淡的飯菜,讓還是個孩子的向建亨總忍不住多嚼幾塊肥肉,但腸胃適應不了突然的油膩,結果就是年年除夕得拉一回肚子。

年夜飯後,家族裡的老老少少就在篝火邊守歲,孩子們圍著老人聽故事,年輕人則扎堆拉起家常。夜深,人們都努力撐著眼皮驅趕睡意,人們都相信,守歲能守到來年的財富、健康和吉祥。

天剛蒙蒙亮,在家門口守候已久的秦武明和父親便燃放掛在竹竿上的鞭炮,噼噼啪啪的響聲在村子的各個方向此起彼伏。“常常是天還沒亮,就有人開始放鞭炮了,叫‘搶頭炮’,爭先求個吉利。”

小睡後吃過早飯,李青說他會迫不及待穿上碼在床頭的新衣,和大人一道走街串戶拜年。“熟人見面,要互道‘恭喜發財’或‘過年好’。孩子向長輩拜年,要鞠躬作揖,上衣的口袋就會被塞進紅紙封好的壓歲錢。”

向建亨說,那時的年初一到十五,除了拜年,他最喜歡的是到處閒逛,觀看搭台上演的彩調、漁鼓。

春節的形成發展,與中國幾千年的農耕生活有莫大關係。春播秋收,春節是一輪生產生活的結束,也預示著新的一年開始。在這個以辭舊迎新為主題的節日裡,人們在衣食住行上呈現出獨有的狀態,以表達對來年的祝福和企盼,經不斷的發展和固化,形成了春節傳統習俗。

也正是這些年俗,營造出濃濃的春節氛圍,讓過年充滿喜慶、情趣與魅力。

長期以來,國外諸多節日文化的引入,對我們的傳統年節產生巨大衝擊。這些以物質享受為主的西方節日的興盛,迎合了現代生活中人們主張個性化又喜好多元化的傾向,這些因素,讓人們對春節的傳統的風俗民情、深層的春節文化逐漸淡忘。

雖然春節依舊在,但很多人在春節中只是走走形式,並未留意春節民俗這樣的文化遺產的流失。

如今,繁複的春節習俗傳承最多的還是團圓的年夜飯和拜年。但即便是這兩個依舊堅挺的年俗,在形式上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年夜飯搬到了酒店,方便快捷卻千篇一律的簡訊拜年語取代了登門的問候和祝福。

在徐贛麗看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一些紮根農業社會的傳統年俗跟不上時代腳步而發生改變是必然的。

與其說是人們遺忘了年俗,不如說是有些年俗無法適應社會而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