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的來歷和習俗:潑水節的由來

著名的潑水節,流行於滇西和滇南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地區。每年農曆清明節前後舉行,此時也正是傣歷的新年。

一般認為此節日起源於印度,為紀念釋迦牟尼誕生,根據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傳說,由用各種名香浸水灌洗佛像而來。故又稱“浴佛節”。它大約隨小乘佛教時傳播,經緬甸,泰國和寮國傳入我國傣族等地區。一般舉行三到四天,第一天是除夕,第三或四天為元旦,中間的一至二天為“空日”。節日開始,婦女們要清掃竹樓,街道,清洗家具、衣物等。青年們採摘野花到佛寺獻佛,並堆沙造塔幾座,圍坐聽佛爺念經。

中午,將一尊佛像置於院內,擔清水浴佛。佛寺禮畢,青年們和男女老幼四出互相潑水為戲,表示祝福。不少人被潑得全身濕透,但卻十分高興,認為能夠吉祥如意。各家要製作傳統的“毫咯素”(糯米粉加紅糖及一種叫咯素的香花,用芭蕉葉包成小包、蒸食)、“毫火’’(用蒸熟的糯飯舂爛,加紅糖、製成圓片,曬乾後用火烤或油炸而食)、烤魚、青苔菜和餌鋏等民族風味食品。此外還有賽龍船、青年男女間丟包、放火花、放高升(長竹竿頂端縛以裝有火藥的竹筒,點燃後飛升天空)、放孔明燈(用宣紙糊成長圓形燈,高約六米,直徑二米,下留小孔,以熱煙燻孔,並點燃縛在孔上的沾油布團,產生熱力使其上升,如明燈懸空)等活動。人們在錐鑼、象腳鼓的伴奏下,盡情歌舞。孔雀舞、篾帽舞等優美動人。活動場所附近就是趕擺(趕圩)之地,各種食物及日用品一應俱全。

德昂族過潑水節時,男青年將自己編織的竹籃,在節日前送給中意的姑娘。在節日時,姑娘背的就是這個竹籃,表示她已愛上了這個小伙。阿昌族過潑水節時,姑娘們清晨采鮮花供佛和浴佛。潑水時講究禮節,同性別及年齡相差大的,不能互潑,對方不願意時也不能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