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習俗吃什麼

鴨的營養價值很高,鴨肉中蛋白質含量約16%~20%,比豬肉(13.3%)高,而脂肪含量(19.7%)比豬肉(37%)低。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而鉀、鐵、銅、鋅等元素都較豐富,鴨蛋中礦物質、維生素A含量也高於雞蛋。

凡事有利必有弊,鴨肉雖好,但也需要注意,因鴨肉性偏寒涼,平素身體虛寒,或因著涼引起食慾減退、胃脘疼痛、腹瀉、腰痛及痛經等症者,則以暫不食用鴨肉為宜。鴨肉忌與甲魚、兔肉、核桃、木耳、蕎麥同食。

做法一:處暑百合鴨

材料:鴨子、百合、芡實、姜和鹽。

做法:將百合和芡實洗淨,將宰好的鴨子切塊,汆水撈起,煮沸的清水倒入燉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燉上兩個小時,下鹽調味就一切完備了。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有補益心肺、清心安神之用;鴨肉味甘微寒,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還兼具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息驚等功效。以百合燉鴨,醇香清潤,又可清潤身體,非常適宜此時節食用。

做法二:海帶馬蹄鴨肉湯

材料:鴨半隻、海帶、馬蹄各200克,生薑、食鹽少許。

做法:把鴨子去頭及內臟,切塊,在沸水中飛水;海帶用水洗淨、泡發;馬蹄洗淨削皮;在砂鍋中裝水,將鴨子燉至半熟,再加海帶和去皮切塊的荸薺和薑片;用小火燉熟,撈去浮油,再食鹽調味即食肉喝湯。

功效:營養學研究表明,鴨肉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煙酸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而鴨肉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