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飲食習俗

大暑節氣一般在公曆7月22日或23日。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大暑說: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rù)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郁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民諺有:禾到大暑日夜黃;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炎熱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