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800字作文範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淺斟初見的純淨,留下後世一片喟嘆感傷。曾經的我以為這不過是容若一時的亂髮風騷,等到自己真的也見識過生命的變遷,才懂得所謂初見的珍貴。

20xx年1月份,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日子,我等待新概念公布複賽名單,達到了癲狂的地步。元旦一過我就進入高度緊張狀態,一直保持到1月26日公布結果。我住校,這段時間每當我路過電話亭都會忍不住心裡發癢,跑過去刷卡,打個電話回家問問名單公布了沒有。我甚至會在某個課間忽然心血來潮,迅速地奔下五樓去打個電話詢問。我的關心已經到了如此痴狂而恐怖的地步。這還不夠,我還非常迷信,認為冥冥之中是有運數使然。我開始回憶去年冬天我進入新概念決賽之前做了什麼事、穿了什麼衣服、理過怎樣的髮型,然後去刻意複製。這樣做了以後我心中便特別快慰,甚至當我手臂上長出一個和去年冬天相似的膿包時,我都為此興奮不已。

然而,結果卻不如我設計這般運行。1月26日,官方公布的發布名單時間,我在那個陰沉的下午帶著一種很怪異的心情拿起了電話機。刷卡,撥號,彩鈴,世界在這段時間安靜而滯,等到我終於聽到母親的聲音用一種極委婉的說法道出我落榜的事實,我的心情從詭異的複雜歸為了單純的空白,真的只是空白而已,沒有別的情緒了。

其實我是用了很大的勇氣才決定今天就知道結果的,因為第二天就是學校的期末分班考,我怕比賽結果如果不如意會影響我次日的發揮。我很慶幸在剛知道結果的時候我挺住了,只是空白,沒有崩潰,根本沒有流淚的欲望。在通知了我之後,母親並沒有馬上掛斷電話,同樣比較迷信的她也根據自己的認知在另一端絮絮叨叨。我本來很堅強,聽著她的敘說卻漸漸有些堅持不住了,淚水上涌,越發對母親的聲音無法忍。這時旁邊有一個男生,大概也是跟家長打電話打得氣起來了,大喊一聲“多了,我不想聽你講了”,便兇猛地掛斷電話離去。那一瞬間,我以為自己幻聽到了自己嘹亮的心聲,但我還是堅持著聽完母親的敘說離開。

離開之後我並沒有馬上哭泣,因為事實上我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再進一次,但我真的很想。從很早的時候開始,進入新概念決賽便是類似於我夢想的東西,我把它看得異常神聖而瑰瑋。自我去年參加了決賽遊歷了上海以後,我便更是愛上了這個美麗的比賽,做夢都想再去一次。我分析,去年我是高一B組,現在進入A組名額變多,並且我也有了一定進步,應該很容易進的。可為什麼……

後來我終於是撐不住了,變得僵硬而頹喪。我並不是有多痛苦,只是沒收到想得到的禮物。所以原想大哭一場好好釋放,到最後只擠出了幾滴眼淚。第二天考試難得到達了變態而令人髮指的地步,我理所當然考得一塌糊塗。回憶去年上海的美麗場景,我穿著一件藏藍色厚呢子風衣,對這一切美好都尚有些無法適應。我忽然憶起了《百年孤獨》中的一句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然痛定思痛方為真人生。我開始回顧我走上寫作這條路時所經歷的所有事。最初的我,什麼都不懂,在導師的勸說下開始寫五千字的長文章。剛開始憋得異常痛苦,寫出來的東西幼稚而生澀,現在的我都不敢承認那是我寫的。但那樣無知的我,卻是如此執著而勇敢,枕著的,是對文字單純的熱愛,一往無前地書寫。那時的我,勤奮得有些可怕,無時無刻不在寫。那一年,我也想比新概念,趕製了幾篇文章,用一種很幼弱的心態填了表格,寄出,連它什麼時候公布複賽名單都不知道。現所當然,那時的我沒有獲獎,但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絲毫沒有氣餒。我依然很努力地寫,很用心地寫,很熱地寫,寫我編的沒邏輯的小說,寫我對遠行的渴望,寫我因牛仔褲與父母引發的矛盾,寫我的真性情。那樣的我,理應成功。

很快,我就在一次作文比賽中拔得頭籌嶄露頭角,從此發跡,一路勢如破竹得了各種獎,最後竟然徹底出乎我的意料,進了新概念決賽!獲獎時的心情,我此生再沒機會經歷。

但後來,我的心態變了。現在我懂了,那叫患得患失。已經取得了很多成績,我更痴迷於各種比賽,想全部都得獎,也很害怕失敗。結果,接下來的一年中,我無數次失敗,到現在的新概念令我心痛欲絕。我忽然覺得,一切都逝去了。

真的都逝去了,從我患得患失開始,從我對比賽急功近利開始,我甚至發現,我不那么愛文學了,至少不是無怨無悔,每次失敗之後我都會深深地懷疑文學。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對文學一往情深,毫不氣餒。這樣的我,即便是運數都不會眷顧。

記得南派三叔曾在小說里寫過,說他自己很懷念最開始自己毫不出名的時候,懷著試一試的心理把第一章發到網路上,然後躲在角落,默默等待喝彩。那種時候,有一聲喝彩也是幸福的。但到後來名氣漸大,喜歡他的人很多,罵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也一樣,也喜歡最開始自己默默努力的日子,沒人看得見我,唯有這樣,我才能努力得奮不顧身。我好懷念那段不露稜角的日子,那固然苦澀,但也許正應了馬爾克斯所說“平庸將你的心靈烘乾到沒有一絲水分,然後榮光才會撥動你心靈最深處弦。

那么想必我是遺失了我乾淨的初心了,也在此刻真正懂得,“人生若只如初見”並不是所謂的矯揉造作。

猶念泰戈爾的小詩:

露珠對湖水說道:

你是荷葉下的大露珠,

而我是荷葉上的小露珠。

我莫名地覺得這就是今我和舊我的對話。因為我,我曾經如此努力地把自己擠上荷葉,卻不知能站在荷葉上的只能是露珠而已;唯有將自己置於荷葉之下,才能享生命的盛大。而如何才能說自己甘居荷下?唯有永葆初心。人生,真的只如初見就好。